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明袁宏道《瓶史》自成书至今,已四百年矣!众所周知,《瓶史》传到日本后,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插花艺术流派——宏道流。时至今日,日本的插花艺术专刊——《花道》,还时常引用其中的理论。于此可见,《瓶史》对日本花道的影响,可谓至深且巨。《瓶史》,最初是随着《袁中郎集》传人日本的。(日)原善公道撰《先哲丛谈》卷二有云:  相似文献   

2.
袁宏道在《瓶史》的器具一节里说:“养花瓶亦须精良。譬如玉环、飞燕.不可置之茅茨;又如嵇,阮、贺,李,不可请之酒食店中。  相似文献   

3.
晚明的袁宏道以其丰富的人生游历、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审美视野中的自然,《满井游记》、《虎丘记》作为袁宏道游记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两篇名作。更向我们展示了人亲近自然,在自然山水中抒写性灵,寻求精神超越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瓶史》是明代公安人袁宏道的一部以综述插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在明、清两代有许多刊本流传.《瓶史》东传日本后,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直接催生出日本花道的一个派别——“宏道流”.本文拟对《瓶史》在中、日两国的刊刻流传状况进行梳理和探讨,分析《瓶史》在中国诞生的思想渊源,并结合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特性、文人情趣,对广泛流行的中国“有《瓶史》而不曾发生花道”的观点(周作人语)进行剖析,希望对袁宏道《瓶史》一书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四库全书》存目中的明代文集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其中着重对明代公安派代表袁宏道的《袁中郎集》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对他提出的“穷新变极”的诗文创作道路,给以应有的评价和肯定,另外存目中的其他明人文集,本文也作了介绍和论述,其在各个领域中所起的价值和作用,都给以应有的评价和透析。  相似文献   

6.
李倩  刘力莹 《兰台世界》2014,(11):98-99
晚明之际,出现了众多的山水诗人和游记小品作家,袁宏道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可谓其中之翘楚。袁宏道一生性耽山水,不仅创作了大量山水诗文、游记小品,还在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7.
晚明之际,出现了众多的山水诗人和游记小品作家,袁宏道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可谓其中之翘楚。袁宏道一生性耽山水,不仅创作了大量山水诗文、游记小品,还在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8.
正有人说,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作为"易碎品"、"快餐型"的新闻文体,讲究的是快捷和直白——在第一时间用最简洁的文字把事实传递给受众。此话虽有一定道理,但新闻既然是一种文体,难道不能具有文学艺术的某些共性吗?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在谈论文章时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可见,文章之妙,并不是作  相似文献   

9.
刘庆 《新闻爱好者》2023,(2):119-120
<正>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源于先秦的性灵观念。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时期,性灵思想不断发展,至明代,此思想更加丰富和繁盛,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研究性灵文学思想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风貌及其生态,了解性灵文学的历史真相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戴红贤著,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详细分析了袁宏道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其文学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正明胡广等辑《春秋集传大全》,收入《儒藏》精华编经部春秋类春秋总义之属,凡二册。"校点说明"言:"以明永乐内府刻《春秋集传大全》三十七卷为底本(1),以影印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校本。……汪氏《春秋胡氏传纂疏》列为参校本。"(2)卷三十七"鲁哀公十三年"之"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条下疏文,"陈氏曰:‘黄池之盟,不书吴晋之盟,《春秋》修讳之’",  相似文献   

11.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页一一○八、《清人别集总目》页九二七皆著录何白《汲古堂集》二十八卷,有乾隆及道光刻本。今按:白实为明人,字无咎,号丹邱生,又号鹤溪老渔,《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康熙《永嘉县志》卷九、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皆以其为明人。校此集之金璋亦称之为“前明何无咎先生”(见是集道光十六年守直堂刻本卷首金璋所撰《汲古堂集后序》)。  相似文献   

12.
《袁自如公粤西家传》是清人撰述的关于明末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的重要传记,原藏于广东中山图书馆,今存杨宝霖誉钞本。由于该书仅存抄本,且一直藏于岭南边徼,长期以来为绝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该书早出于《明史·袁崇焕传》,以《袁督师行状》、袁崇焕遗文以及相关颂冤文献为主要史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可以纠正、补充《明史·袁崇焕传》的错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郊居赋》是南朝沈约的重要作品,《梁书·沈约传》录入全文,但未明言作年。据笔者所知,最早考证此赋作年的是中国学者伍叔傥和日人铃木虎雄。上世纪三十年代,伍氏和铃木氏各自有《沈约年谱》之撰,均系《郊居赋》于  相似文献   

14.
赵薇 《新闻爱好者》2010,(10):146-147
袁宏道是中国文学史上十分引人注目的作家。他不仅文学创作成就高,而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在进仕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定。袁宏道称自己的人生是适世的一生。而他的适世哲学背后隐藏着的是心灵的无限痛苦。崇高的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他痛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续滇南碑传集》是一部搜集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历史人物碑传文的历史文献,由云南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辑成。在编纂体例上,《续集》将全书分为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卓行七类,与其前作《滇南碑传集》差别很大。本文通过与前作《滇南碑传集》、闵尔昌《碑传集补》和钱仪吉《碑传集》进行对比,总结出《续集》编纂体例创新之处,并对《续集》编纂体例实现创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离骚集传》为宋代楚辞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它的作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仅有“宋本重雕,晋陵钱果之集传”这一简单的信息。本文作者在辑佚乐清钱氏家族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钱文子佚文《离骚集传序》,得知本书是宋代乐清人钱杲之在叔父永嘉学派后期代表人物钱文子的指导下撰写的,其撰写与刊刻的时间都在南宋庆元年间。本文利用谱谍与有关地方文献,对《离骚集传》作者的里籍家世及学术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赵钫,字元方,蒙古族人。世居北京,历职银行界。夙爱古籍,喜收藏,因而与书林王晋卿友谊最厚,故委之代为采集,并相互切磋板本之学,甚得王晋卿臂助。其收藏多宋、金、元、明著名刻本,尤喜收藏明代铜活字印本,主不称意之赝本即散出,因而藏量虽不甚多,但皆精本。藏书室名“无悔斋”。解放后,择其精本,指献给北京图书馆,多是罕传善本。如敦煌出土唐写本《南华真经》,唐写本《老子》,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明弘治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容斋五笔》,明弘治间铜活字印本《西庵集》,明正德间兰雪堂铜活字印本《白氏文集》,正德间铜活字印本《庄子(?)斋口义》,明嘉靖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吴中水利通志》,明嘉靖间安氏铜活字印本《颜鲁公文集》、《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残本、《栾城集》,明隆庆间活字印本《凤洲笔记》,五云溪馆铜活字印本《玉台新咏》等皆为活字印本中之精华,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18.
苟子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钱大昕十驾斋之名盖取意于此。《年谱》不载是斋名取自何年,唯于乾隆三十三年下云:“始买城中孩儿桥弄宅,名其堂回潜研,乞新建曹地山先生书扁。”时钱氏四十一岁。自后编著之诗文集、金石文跋尾等均题此名。《清史稿·吴凌云传》谓凌云“尝假馆钱大听屠守斋,尽读所藏书”,又见故宫博物院所藏钱氏关于吴彩写书《切韵》跋记一则,下署“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上书于屠守斋”。此甲寅乃1794年,时钱氏已六十六岁。至晚年所定稿之《养新录》却冠以“十驾斋”之名,自序云:“今年逾七十…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作元稹墓志,称元氏著文一百卷,题日《元氏长庆集》。《新唐书·艺文志》又载元氏《小集》十卷。二书原本俱不传,《小集》是否从大集录出,亦不得而知。唐人别集,唐时俱无刻本问世,元集之最早刊刻本,是北宋宣和甲辰(1124)建安刘麟(应礼)募工刊行的,其序云:"元微之有盛名于元和、长庆间……其文虽盛传一时,厥后浸亦不显,唯嗜书者时时传录,不亦甚可惜乎?仆之先子尤爱其文,尝手自抄写,晓夕玩味,称叹不已,盖惜其文之工而传之不久且远也。乃者因阅手泽,悲不自胜,谨募工刊行,庶几元氏之文因先子复传于世……宣和甲辰仲夏晦日序。"(残宋蜀本卷首)可见宋时所传元集是由刘麟之父辑录而由刘麟募工刊行的。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期拜读了刘致中先生于《文献》2004年第3期发表的《阮大铖家世考》一文,其中详实的资料与严密的考证,让笔者受益匪浅。但仍欲商榷二则求教方家。第199页,刘先生曰:"阮自华诗名不著,然袁中道称其‘下笔为诗,本之以慧心,出之以深心,而尤不肯以轻心慢心掉之,予甚心折焉。’(《珂雪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