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写实主义人物画自20世纪以来,历经几代画人的探索和实践,铸造了辉煌的历史成就。时至今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写实主义人物画家从当代人面对信息时代的状态出发,在新的视觉体验及现代审美经验的实践中,逾越了传统写实人物画创作模式,强化视觉表现、拓展笔墨形式、关注现实个体和人本主义精神的表达,推动写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前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从写意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发生、演变、兴衰的境遇中,探寻写意人物画的源流和深土,研讨中国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的写意性。从中国画写实传统埘人物嘶的滋养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从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及其对现代人物画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西方绘画因素和技法被引入和借鉴等等,分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论述中国写意人物画多向实验、探索和发展的状况;研究挖掘和开拓人物画教学和创作的多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正黄胄是一位富于独创精神的画家,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之一,同样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座高峰。他的人物画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画笔墨相结合,作品中体现出的全新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写实绘画带来的不足。他的作品风格独特,造型准确,笔力狠辣,用优美  相似文献   

4.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的画种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承着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审美观念和风格特征上均有所拓展。其中,将中国画的写意性有机运用到工笔人物画当中,是结合当下工笔画艺术功能和文化内涵的精神需要而进行多方位探索的根本途径。藉此摆脱工笔画在一般意义上"写实"、"工整"、"严谨"等思维模式的束缚,激活工笔人物画在当下艺术空间的顽强生命力,从而获得广阔的自由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5.
工笔人物画具有"写实"性,但同时具有"写意"性的艺术特征。其主要表现在将笔墨,自然与人格修养融合统一,艺术家将自然与情感融合在一起,以便在作品中表现一种自由灵活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能体现中国美学内涵的沉静、深邃、抒情之艺术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写意人物画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重大转变 ,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训练与创造的关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理念与生活的关系 ,本文对此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纪实摄影作品呈现出一种即时即物的自然状态,这种体现时代特征的作品往往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中国水墨写实人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特征,肩负着记录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任,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中国水墨写实人物画创作所不可或缺的。纪实摄影强大的记录功能为中国水墨写实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的珍贵素材。为了提高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中国人物画家需要更加贴近民众,深入生活。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笔人物画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一部分。本文拟从写实和意象两方面分析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革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物画以人为主,是我国传统绘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人物画烙印着深厚的时代特征。以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来讲,不同历史时期人物画中的服饰,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现当时服饰文化的魅力。文章探析中国人物画中的服饰文化,以便更好地在传统服饰文化和现代服装文化之间进行权衡,实现服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水墨画中,笔墨是一个相对规范和完善的语汇系统,但对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而言,笔墨却是需要探索的新的语言命题。如何将中西两种异质的绘画结构元素融合在一起而不越出传统水墨画形式的疆界,如何从传统笔墨资源中汲取营养并保持笔墨的主导地位,一直是写实水墨人物画样式在“融创”过程中努力把握和不断矫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中国画画家们向西洋写实绘画借鉴的目的是改变传统文人画轻视造型的观念,如果不小心误入了“全盘西化”的境地则是中国画的不幸.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其正确的导向应是:在笔墨形式上达到传统文人画的生动性,在造型上追求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当立足于时代,立足于本国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优点,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学养。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基础上的现代绘画同样崇尚才情甚于功夫,崇尚个性表现甚于自然再现,也因此画家个人学养的提高,自身文化涵养的积淀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也应该在工笔人物画中表现“文人气质”。人物造型能力的提高,工笔人物画中“文人气质”的表现,使得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多年的岁月,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特点,采用情感语言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表现语言,然后提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海洋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87-88,90
通过对近十年影响力颇高的一些工笔人物画作品的分析,发现现代工笔人物画在造型方面大胆地吸收西方素描的写实性,主动深入生活提炼素材,通过完美的造型深层次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传统工笔人物画向现代工笔人物画的蜕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人物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学科,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绘画风格传承有序,绘画技法丰富多样,经典无数,名家辈出,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华文明史得以流传在世的人物画作品中记载。同时,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变化、技法的发展,也同样映射出中国历史的变革与进展。因此,再一次强调中国人物画的写实精神更有现实的意义。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风俗的省份,经过历史的逐步演进,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存、相互独立而又多  相似文献   

16.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7.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画坛所呈现出的最为不朽的现实主义经典力作,它是中国人物画从传统到现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跨越和分水岭,也是中国人物画采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现实、体现民情最为成功的巨大标志。《流民图》从技法、造型到绘画理念上融中西绘画之长为一炉,创造出一套既不同于传统、又有别于西画的现实主义画风,其价值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它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的一个重要依托和模本。影响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画家,促进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8.
刘晶晶 《考试周刊》2009,(35):43-44
写生是西方写实绘画最基本的观察方式和训练手段,在20世纪初引入中国,并迅速地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逐渐成为中国画教育的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本文对中国人物画写生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当代许多画家致力于人物画的写实创作,努力探索其中所包含的艺术问题,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玉玺就是其中之一。其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写实技法的新探索,尤其是画面构成方式如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相契合,以及针对农民、儿童题材,绘画应呈现何种审美情怀等艺术创作问题。他以细密苍润的线条在表现纯朴善良的人物形象时,融入了素描和印象派的技法,以逆光处理的手法、繁复饱满的构图等使得画面空灵而又厚重。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一种朴厚真纯的气质。  相似文献   

20.
“意象”美学观念的形成最早是受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思想的基础,是中国思维艺术和艺术创作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在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艺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在艺术领域交流的增多,使得绘画在造型上向多元化发展,意象造型便是其中之一的造型手法,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在与现代工笔人物画结合上,呈现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独特特点.本文即从现代工笔画入手,对意象造型在现代工笔画当中的表现做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