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极光的形成过程和电视机的显像过程很相似.在电视机里,显像管内的"电子枪"能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能使荧光屏上的点发光.北极光闪耀的"荧光屏"就是地球上空大气层中离地面84千米~114千米的空气层.  相似文献   

2.
北极光的形成过程和电视机的显像过程很相似。在电视机里,显像管内的一支“电子枪”能使在真空管后面的热金属丝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由磁场和电场瞄准发射,使荧光屏上的点发亮。北极光闪耀的“荧光屏”就是地球上空大气层中离地面84 ̄114公里的空气层,而显像管内肉眼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习题。大气现象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就是极光。在北极地区,天空经常被绚丽的绿色、紫色和金色反射光照亮。这些就是北方的极光(北极光)。北极光的形成过程和电视机中的显像过程很相似。在电视机里,显像管内的一支“电子枪”能使在真空管后面的热金属丝放出大量电子,这些电子由磁场和电场瞄准发射,使荧光屏上的点发亮。北极光闪耀的“荧光屏”就是地球上空大气层中离地面84公里-114公里的上层空气层,而显像管内肉眼看不见的细端则等于地球的磁尾。燃烧的太阳会像拉橡皮筋一样把地球磁场的一部分拉入到太空深处,当它弹回…  相似文献   

4.
阿姆斯特期和奥尔糟撇在月增上欢呼筐 他们感到比在地球上轻了6倍。插上美国国旗后,他们开始各种科学实验。22,I.时后,宇脱员游离开月理。 “老鹰”号登月舱的上半部分返回,与柯林斯驾驶的控制舱会合。这两个舱将相互对接。掌航员的庆祝他幻的会合·。砚几‘。片7月24日,“阿波罢11”号在离地面12峨千米的高度进入地群大气层。 “阿波罗”太空舱只剩下圆锥形的控制舱。当太空舱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无线电通讯有数分钟的中断。太空舱以40,000千米I小时的这度向翅珠急降。 第一降落伞在7300千米的高度打开,对太空舱进行制刹。其余三个降落…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科学家正在研制一颗用于地震预报的地球观测卫星。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颗地震早期预报卫星将于两年之内被送入地球轨道。这颗卫星将监视地球的大气层,特别是大气层的电离层部分。这颗代号为“地震预测”的卫星上装有监视装置,在距地球450千米的高空记录大气层的变化,并把得到的信息送回地面处理。该研究计划发起人认为,这些数据能在地震发生前2小时至2天内向人们发出警告。俄罗斯航天局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资助这项计划,但是在追加更多的资金之前,该局要求预报能保证95%的准确率。俄专家说,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在以往一些…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裹,大气层就像一件保护衣,保护着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人们把地球大气层由低到高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最靠近我们的“天”是对流层。这里也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对流层里大气对流强烈,所以会产生各种天气变化,如刮风、下雨、降雪等。同时,由于对流层距离地面较近,所以我们只需借助热气球、滑翔机就可以前往。  相似文献   

7.
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简称空间或外空,又称为宇宙空间或太空。在1981年召开的国际宇航联合会第32届大会上,陆地、海洋、大气层和外层空间分别称为人类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环境。通常把100千米~12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称为稠密大气层,也称为大气环境或人类的第三环境;而100千米~120千米以上称为外层空间或人类的第四环  相似文献   

8.
太空望远镜从地球上发射,安放在大气层之外“朦胧”的太空。凭借其惊人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宇宙的奥秘正不断被揭开。★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千米的太空轨道。哈勃望远镜以时速2.8万千米沿寂静的太空轨道运行,默默地窥探着太空的秘密。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  相似文献   

9.
北极光 毋庸置疑,北极光是地球生最美丽的景色之一。从前,爱斯基摩人以为那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现在,科学家认为这美丽的景色帚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的成果。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流,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属于往返式航天器。航天器在返回地球时,要以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7.9千米的速度进入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巨大的降落伞,来降低速度,最后软着陆。在大气层里,由于航天器与空气剧烈摩擦,必然产生大量的热,表面的温度会达到摄氏3000℃。为了保障航天器的顺  相似文献   

11.
月球之旅     
引子: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质量为地球的1/81。月球自转与公转同步,因此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晴区。月球没有大气层,昼夜温差极大。月球有22个玄武岩构成的“月海”,最大的“风暴洋月海”面积达500万平方千米。月球有许多环形山,最大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303千米。  相似文献   

12.
大家稍为留意就会发现:在太阳光照射下,竖直在地面上的竹竿的影长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能从影长的变化推出什么?下面把地球的复合运动分解为单纯的公转和自转,画图如下:图1图2从图1分析,由于太阳和地球距离平均为149 600 000千米,若把太阳光线看作平行线,在短时间内,地球绕太阳  相似文献   

13.
奇妙的宇宙     
在地球上,人们用“米”来度量长度,用“千米”来测量更大的距离。例如,穿着球鞋的姚明身高2.29米,地球的半径为6378千米。但在太阳系空间.“千米”这把尺子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了。冥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900224000千米,以彗星活动范围计算的太阳系的半径为34410000000000千米。  相似文献   

14.
壳是乌龟的“盔甲”。蜗牛身上背着的“房子”、大象身上的厚皮……都是他们的“盔甲”。虽然形式不同,但和古代战士身上的甲胄、现代军队装备的防弹服一样,都是保护自身的。我们人类和万物能够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存,是否也有“盔甲”保护着呢?地球的表面有几百千米的大气层,阻拦着侵入地球的流星,它使绝大多数的流星还未到达地面就已烧光,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但是,若要称之为“盔甲”还不够格。真正称得上是地球“盔甲”的,却是大气层中浓度只有十万分之一的臭氧层。臭氧的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O3)构成的,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味的气…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属于往返式航天器。航天器在返回地球时,它要以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7. 9千米的高速进入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巨大的降落伞,来降低  相似文献   

16.
祸从天降     
飞来横祸 2013年2月15日,当地时间上午9点多,没有任何预警,一颗陨星坠落在俄罗斯位于乌拉尔山脉东麓的车里雅宾斯克州萨特卡市附近.这颗陨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直径约15米,重量超过7000吨;以每秒约18千米的超音速划过天空,并在距离地面15~20千米处爆炸.  相似文献   

17.
高山上吸收的太阳热量少,而散失的热量多,所以气温低。太阳光的直射会给我们带来温暖,被地面反射的太阳光也会使大气层增温,所以平地的气温就比高山的气温高了。一般来说,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下降6℃。高山离太阳近,为什么比地面冷@袁晓平  相似文献   

18.
张岚  刘强 《物理教师》2002,23(4):46-46
20 0 1年 1 1月 1 9日 ,狮子座流星雨的如期光顾 ,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次观看“流星雨”的热潮 .人们在惊诧此次流星雨之壮观的同时 ,心中不禁会产生许多疑问 :流星雨是怎样产生的 ?狮子座流星雨由何而来 ?为什么此次狮子座流星雨如此壮观 ?要回答上述问题 ,必须首先了解流星 .流星 ,也称陨星 ,是太阳系家庭的一类重要成员 ,同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一样围绕着太阳公转 ,它体积很小 ,大多是小粒子 ,当它有机会经过地球附近 ,就有可能以每秒数十千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 ,与大气层发生剧烈的摩擦 ,以致发热而燃烧 ,形成短暂的光迹 .可以说 ,流星一…  相似文献   

19.
陨石趣谈     
在满天星斗的夜空,常常可以看到明亮的流星掠过苍穹,流星也叫陨星,其落到地球上的块体叫陨石。 陨石从何而来呢?一些行星在运行过程中被碰撞,从而脱离了轨道破裂成碎块,当其坠入地球的引力区时被地球俘获。它们在到达地表之前,要穿透几十千米的大气层,会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而急剧燃烧气化,未焚烧殆尽的残体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 根据化学成分可将陨石分为石质陨石、铁质陨石和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为什么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并不完全准确?其原因就是尽管气象学家在陆地上建立了众多地面观测站,在大气层放飞了很多探空气球,但是对海洋的变化还缺乏长期、实时、全面的观测。地球是个水球,约70%的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海洋中的变化对大气环流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科学家们正在建设“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中每隔3个经纬度投放一个由卫星跟踪的浮标,总计3000个。当科学家把这些“浮标间谍”投放到海面上后,它们就悄悄地下潜到水下2000米深处,然后随海流漂移,每隔10天会自动上浮一次,沿途通过安装在浮标上的电子传感器测量海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