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法治政府的价值取向及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对政府的要求,是指政府时刻受到法律约束和支配的法制建设状态。其价值取向及指标体系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统一政府和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2.
法治政府是依法设立权限,依法实施行政管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高效政府、责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落实宪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依托公私法逐步融合的新时代,通过探寻政府诚信建设的基本方向,推动构建民法典时代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并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和信息技术等方面逐步推进和深入政府诚信建设,以期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的法治建设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4.
法治政府是有限政府、民意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透明政府。目前,我国在建设法治政府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我国走上一条正确的法治之路,早日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由主义奠基人,洛克的经典政治思想是其有限政府理论。此理论以自然状态、天赋人权为历史假定,以社会契约、权利让渡为逻辑起点,以分权制衡、法治国家为政府架构,系统严密地论证了有限政府的正当性。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对近现代西方国家政府的建构与运行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我国当前的政府建设亦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它启发我们建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以民为本、重在法治的有限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建国50多年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和政治体制转变中阐述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运行在法治下的有限政府。探讨了法治下有限政府的涵义以及如何建立法治下的有限政府。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市民社会的兴起,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关系的形成,实现运行在法治下的有限政府的目标将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7.
依法行政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坚持执政为民,建设法治政府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那么首先需要的就是依法行政理念的合理架构。依法行政理念包括:法律至上、服务理念、有限权限理念、责任理念、监督理念、诚信理念、平等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等。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对改革前景和目标的清醒认识与改革所选择的模式相比意义更加深远,文章从建国五十多年来中国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和政治体制转变的轨迹中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在法治下的有限政府。文章继而探讨了法治下有限政府的涵义和意义以及如何建立法治下的有限政府,并乐观的相信,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市民社会的逐渐兴起和壮大,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最终形成,实现建立法治下有限政府的目标将不会太远。  相似文献   

9.
诚信的缺失,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的确立,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社会呼唤诚信,诚信是立国之基。然而塑造诚信政府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关键。诚信政府意味着政府应该是法治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诚信政府要有良好的法律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予以保障。包括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培养“契约文明”,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政府诚信立法、完善行政法治。  相似文献   

10.
政府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是构建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因其主体的特殊性,政府诚信包含许多自身特定的价值要求.当前由于诸多原因,造成我国一些地方政府诚信的缺失,出现政府诚信危机,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从法制保障、宣传教育、监督制约以及政府建设等诸多方面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不断深化行政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强化服务、法制、诚信等理政观念,切实转变理政方式,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搞好廉政文化建设,就要正确认识其意义、内涵,以及深入开展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郭美美事件”是当下比较热议的话题,它与之前发生的陕西“彩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山西“疫苗事件”等轰动一时的事件有着相同的特点:透过这些事件可以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失信问题相当严峻。失信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政府在管理政策、决策上存在缺失、不足以及公众因素问题等方面。要提升政府公信力。就必须建设服务型、廉洁、有限及法治的政府。  相似文献   

14.
从诚信政府的概念着手,分析构建诚信政府的合理性,并且对政府失信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诚信政府的建议措施。认为应通过落实宪政理念和立法体现诚信原则,实现诚信政府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老子将“慈”、“俭”和“不敢为天下行”视为“三宝”。“慈”即爱民,“以百姓之心为心”,“俭”即俭朴、寡欲.反对奢靡,“不敢为天下先”即无为而无不为。“三宝”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廉政建设价值。挖掘“三宝”思想的廉政建设元素.为当代中国廉政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方法,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党风廉政建设中产生的各项积极作用,并改善和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一步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作为政府施政行为的体现,直接关系到政府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且影响到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政府采购制度作为政府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它将透明规则和竞争机制引入政府管理,已成为规范政府消费行为的制度规范,因此在国际上普遍实行。我国政府作为最广大公众利益的代表,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的消费行为也应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使其消费行为形成合理而明晰的制度规范,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性,这是高效、廉洁政府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有关无产阶级政党和廉政建设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的思想遗产,构建了内容丰富而又颇具特色的廉政制度建设理论体系。刘少奇廉政制度建设思想作为其廉政建设思想的精华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健全监督和权力制衡机制;二是健全法制,扩大民主;三是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四是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完善廉政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