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士示弱     
北大方正的王选院士把人才的类型比喻为指明猎物、打猎物、捡猎物的三种人.指明猎物者为指明科研方向的人才;打猎者为科研攻关人才;捡猎物者为让科研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的人才.在激光照排的研制和市场化进程中,王院士扮演了"指明猎物、打猎物到捡猎物三个角色." 但王选却自认为是第二种人,只适合做科研开发.令人不解的是,1998年王选决定退出科研设计第一线,理由是他已经不能胜任设计工作了.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9,(1):7-7
据新华社:2008年10月23日。中国传媒科技界的最高人才奖项——“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人才奖”在江西南昌首次揭晓。北京大学教授陈垫跺等六人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成就奖”,新华社技术局副局长高连涛等十人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  相似文献   

3.
要说报道员偶尔“捡”条新闻.不足称奇。可要说一个业余报道员在3年里靠着“捡”新闻.竟然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170余篇稿件.就不得不叫人“拍案惊奇”了。然而.沈阳军区某炮兵旅下士报道员陈怀志.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捡”新闻的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08,(9):14-15
走进泪水与汗水交织,光荣与梦想并存的2008年,中国传媒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在技术建设方面不断尝试着自主创新,并结下累累硕果。在10月22日即将召开的“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下称“王选人才奖”)颁奖大会上,将有16位传媒科技工作者分别获得代表传媒科技领域最高荣誉的“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成就奖”和“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  相似文献   

5.
《出版视野》2009,(6):45-46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8,(9):10-10
9月18日,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对外同时发布了《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人才奖)获奖决定》和《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公告》。记者从《获奖决定》中获悉,共有16名获奖人获得了该奖项,其中6人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成就奖”,10人获得“王选新闻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本期的“封面故事”中将会有对获奖人的有关情况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6日,“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王选奖基金管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关村方正大厦召开。会前,王选院士的夫人陈塑镓老师会见了王选奖基金管委会的全体成员,她说,“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申办“王选奖”的过程我都知道。王选这个人一直很低调,起初他很不愿意。他就是那样的脾气,认为事情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功劳不可以归他一人。前几年,他的身体一直不好,需要住院治疗,医生又不让出来,你们提了几次(想见他),他是很想见见你们的。第一届“王选奖”颁奖他也来不了,只有书面表示祝贺了。你们之前提要把“王选奖”办成与“长江奖”、“韬奋奖”一样影响力的奖项,王选就说了,那两个奖影响巨大,“王选奖”怎么可能与之并列呢?我到不了那个水平,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大家有决心办好这个奖项,王选很安慰了。谢谢大家!”会见后,陈老师还陪同大家瞻仰了王选院士生平陈列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的王选院士于2月 13日病逝。王选的一生,是对创新孜孜以求的一生。王选的一生, 是追求人格完美的一生。正是王选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技术,改变了科技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带领  相似文献   

9.
“748工程”使我与王选老师相识相知三十年,是战友,也是朋友。我知道王选老师身体一直不好,后来又身患重病,但治疗的效果很好,王选老师担任国家领导人以后虽然见面少了,但每次报道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的时候,我总是在看或听有没有王选老师出席,看到了王选老师心里就感到塌实,心里总会念叨:看米身体还不错。今年新年时我又看到了王选老师出席了一个会议,心里很高兴,万万没有想到噩耗传来王选老师突然离我们而去。王选老师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当代杰出的科学家,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使我国新闻界痛失了一位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0.
精英的实力与规模完全有资格与Adobe这样的国外专业图形厂商携手。 第三个法宝就是移动PC移动性更具优势。经营方式可以由过去的“坐等客来”转变为“客人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甚至可以为顾客提供上门服务。低廉的价格和轻便小巧的移动性可以打“游击战”,灵活的插入  相似文献   

11.
“老婆.咱们家户口本、你、我的身份证在哪里,我在家找半天了也没找到。”这是老公为买房子办住房公积金贷款准备材料。我10分钟后骑自行车迅速赶到家里。看到老公己把家里翻的一团糟,书包、信封、夹子、衣服到处都是,人呢,也是累的满头大汗,腰酸背痛.脸上的表情就是两个字“不满”.而且是相当的不满。我也为平时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情而惭愧,东西孜哪里从来没个秩序.用完东西随手一放.脑袋后一搁。下次再找,不翻遍72抽屉誓不罢休。我自知理亏,不声不响地开始地毯式的搜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笔者在业余时间写的部分杂谈之类的稿件在报刊杂志刊登后,一些青年朋友来信问我:“文中这些引经据典的资料是怎样积累的”。说实在的,自己虽然发表了些作品,但每篇稿件的字里行间,无不洒有编辑的辛勤汗水。俗话说:“丑媳妇不怕见公婆”,为了不辜负青年朋友们的期望,我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和体会。作文章,需要丰富的知识。俗话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资料素材从哪里来?我的体会只有一个字,就是“捡”。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10,(31):53-53
一个人的魅力来自哪里,眼睛,鼻子,嘴巴,还是脑袋里的东西? 有一次,我去观摩电影的选角过程.竞争激烈.结果大出意外。我问导演:“为什么没有选那个大帅哥.而是选择这个相貌平凡.个子不高的家伙?”导演看了我一眼.“那个高个子在智慧上比那个矮了一截。”  相似文献   

14.
《重庆商报》的女记者罗侠在采访中被人无端毒打,此事在国内新闻界激起了一片公愤。 罗侠被打是在晚上。光天化日之下尚且有人敢于行凶,晚上当然更是恶人猖獗之时。被打的地点是一家夜总会,这种地方在一般百姓眼中往往脱不了“是非之地”的印象。打她的人是正在这里寻欢作乐的某电器厂的法人代表“朱二哥”及其手下喽罗,大约属于既有权又有势更有钱,于是便有了背景也有了靠山的“腕”级人物。打她的缘由十分简单:“朱二哥”喝令毫不相识的她过来陪酒,她竞敢以自己是执行公务的记者而非“三陪小姐”相拒。 “朱二哥”明码出价:我就是…  相似文献   

15.
“我将尽我最大努力,像当年攻克科研难关那样,顽强地与疾病斗争,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王选院士在2000年患病后写下的,从中我们仍可强烈的体会到王选院士那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现在,王选院士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持续创新,追求真理,坚韧不拔。  相似文献   

16.
惊闻尊敬的王选老师离我们而去的消息,心中悲痛,夜不能眠,回想“七四八工程会战”与王选老师共同工作情景及王选、陈望鲸夫妇对我在“七四八”工作中的信任、支持和生活中的关怀,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8,(8):10-10
8月24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奖励委员会主持召开的第四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人才奖”(以下简称“人才奖”)评审工作会终审会议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8.
“俗”有三六九等。最低的一等是“恶俗”:比如农村妇女跳在房顶上骂街、脱衣舞,还有一种叫“黄片”的电视片。稍低一等是“低俗”、“庸俗”:比如巨肥的妇女绷条健美裤、形成视觉污染的店面设计、拼命想叫人笑却愈加让人觉着可怜的相声,还有一种叫“娱乐片”──让人难捱的武打片。好的一等,就是“通俗”:比如《好汉歌》、西湖、新年贺卡、《渴望》,以及好莱坞制作精良的好片子……。那这“通俗”和前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想有三点:它健康,高妙,接受者喜闻乐见。健康与否这一问题,世人心里有杆称,无需赘言。如果把这一点搁下…  相似文献   

19.
品牌策略的奥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讲讲品牌策略的秘密。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建筑群。或积木(BUILDING BLOCK)理论。我先讲一个故事,这是我对品牌的感受。有一个寓言.说的是一个人在建筑工地遇到三个砌砖的建筑工人,出于好奇,他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建筑工人回答说:“我在砌墙”。其实,他们干的是相同的事情.他又问第三个人“你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慎学西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节目是当前世界各国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真人秀的特征到底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真”和“秀”“,真”就是纪实性,而“秀”就是一种效果,指他的表演性和戏剧性;第二是“人”,或者说其第二个特点就是平民性、参与性和大众性。第三,就是游戏,真人秀节目是游戏性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