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译学史》是鲜有的译学理论史学著作。作者陈富康将中国翻译史分为古代、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后四个时期进行叙述,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顺序,遴选当时有代表性的翻译家进行介绍和评述,为读者勾勒出中国译学进程史的大致轮廓,同时,注重对各时期各翻译家其译论之间的关联进行介绍,"尽量显示史的连贯与动态发展",如实讲述,客观评论。《中国译学史》一书中收录的译论和作者对观点的评述都为读者提供了诸多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以探译海之深浅。这些理论和经验对于从事翻译方向的研究者开展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翻译机构研究应归于应用翻译研究范畴,其旨在指导翻译机构内部的有效运行并保持其与外部联系的和谐性,进而有效发挥翻译机构的作用,推动译学发展.本文在综述我国译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论述了翻译机构研究的内容及其在译学研究体系中的定位,并分析了翻译机构在译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借翻译机构的研究来丰富译学理论并推动译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晓玲 《海外英语》2014,(13):157-158
文学自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态,通常指文学作品的自译。文学自译活动在西方翻译史上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双语作家如贝克特、纳博科夫、泰戈尔等自译者,其自译作品也因其特殊性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近年来,学界对于自译现象的关注日益提升,西方翻译界在西方文学自译史研究方面已有一定的进展,该文重在回顾西方翻译史上的文学自译研究,以及介绍两本有关西方文学自译史研究专著The Bilingual Text:History and Theory of Literary Self-Translation与Self-Translation:Brokering originality in hybrid。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的手段之一.纵观中西翻译史,可以发现,翻译更是权力扩展和巩固的工具.在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今天,我们立足中国文化,以包容为主,加以创新和发展,建立自己的译论,从而重新审视翻译的历史和实践,将翻译作为反文化霸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传统翻译研究囿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总是围绕翻译四元素即作者、译者、原本、译本打转,鲜有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解构主义的兴起使翻译研究突破二元对立的潘篱,翻译研究步入当代发展阶段,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各派新兴理论迭出,创新性成果日益增多,丰富和完善了译学的学科体系。纵观译论发展史,可知译学研究要发展,译学学科要建立和完善,必然走向跨学科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持续近千年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翻译高潮,留下了数量惊人的译文和宝贵的译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已对佛经翻译做了深入细致的爬梳剔抉,对其发展脉络和历史作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是深得堂奥。然而,细致剖析其诸多译论中的翻译比喻,仍然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本文专论佛经翻译时期的翻译比喻,旨在通过评析该时期对翻译做出的种种妙喻,彰显其中深藏的传统根基,辨析其中寓意的翻译本质,更鲜明地揭示佛经翻译时期的理论起源和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发展的一脉相承,以期对中国自身翻译理论发展体系的研究做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颇负盛名的哲学家和翻译家,贺麟不仅在翻译理论方面有深入的探讨,在翻译实践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贺麟关于可译性、译名翻译的研究包融传统译论,而他关于重译、深度翻译的研究又关照现代译论。重新发现并认识贺麟翻译思想对中国译论译史方面的重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韩虎林先生在《陈独秀的译事活动和译学见解》一文中对陈独秀翻译活动的错误表述为例,指出翻译史研究者应充分利用馆藏图书、电子书刊数据库、网络公益图书数据库及搜索引擎等图书资源,以获得可靠的史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者发现前人研究的错误,从而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后,马建忠写成《拟设翻译书院议》,提出了“善译”理论,努力矫正洋务翻译的弊端。“善译”构建了我国近代重要译学理论的发展基础,“翻译书院”则勾画了清末译学馆的基本办学框架。但“善译”以培养对外交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翻译人才为宗旨,在甲午战争后变革图强的转型社会中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翻译史上,傅斯年贡献突出.以傅斯年《译书感言》为中心,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通过解读傅斯年注重译材的选择、提倡直用西洋词法、强调“对读者负责”的文学翻译思想、倡导建立译书协会的翻译思想,为学术界了解傅斯年翻译思想提供线索,为丰富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