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注重以“老字号”、以名牌产品占领市场,他们靠的是名牌的质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信赖和凝聚力,也就是“名牌效应”.厂家运用名牌效应并不止于此,在确保名牌产品质量的同时.往往利用深入人心的“名牌”开发系列产品和新产品,以发展更大的市场.“名牌效应”是厂家、商家重要的竞争策略,至于消费者买不买帐,“名牌”能否让消费者长久倾心,关键取决于厂家对质量是否有绝对保证,一旦消费者发现产品的质量偏离了原来所认可的名牌,这名牌就会黯然失色,就会在竞争中败下阵去.当前,在电视主持人节目竞争中打“名人…  相似文献   

2.
扩大名牌产品的出口加强名牌产品产权的保护夏至(中共盐城市郊区委员会)市场竞争犹如无硝烟的战争,产品是商家的子弹,而名牌产品则是制胜的导弹。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谁拥有名牌产品,谁就能占领市场。我国是外贸滞后国家,一方面要大力培植名牌产品,以增强国际竞争能...  相似文献   

3.
追求名牌是一种普遍的消费心理。消费者选择名牌一方面是因为名牌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周到,知名度、美誉度都高于普通商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名牌产品不仅可以满足低层次的生理性需要,还能满足高层次社会心理需要。消费者为满足精神享受而追逐名牌,名牌因此而身价倍增。 有人做过一项实验,实验者把几种咖啡  相似文献   

4.
名牌对企业来说,是企业人力、财力、物力等综合投入和科学运作的结晶;对国 家来说,则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国际化,名牌产品垄断市场格局正逐渐形成。中国,迫切需要推出世界级名牌,让中国名牌走向国际市场,以造就高素质的企业群体和高素质的国民经济。 然而,在我们日渐并轨“世界大市场”循环圈的时候,我们却痛惜地看到:我国  相似文献   

5.
飞速发展的科技,让传媒手段日益现代化、多样化,也让老百姓——也就是传媒文化的消费者增加了许多选择的机会:同时,也向媒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谁能让消费者满意,谁就赢得了“上帝”。于是,经济领域里让人稔熟的名词——品牌,就被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们移植过来,当成了制胜的法宝。不过《有线新闻网》栏目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和迎接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让全国广大知识产权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保护商标及专利等知识产权,近日,上海左旭初商标博物馆首次举办"中国近代名牌产品展"。左氏商标博物馆这次展出的所有名牌产品实物,均是20世纪30年代国内纺织、轻工、化工、医药行业40多家企业,在市场上畅销的70多件名牌产品,且展品实物大都保存良好。其中有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9,(39):82-82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让欧美等传统葡萄酒消费大国的消费者收紧了钱袋.而在中国葡萄酒高端消费势头正劲。随着新富阶层消费需求的释放.高端酒庄酒逐渐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以致出现了上千个酒庄酒品牌.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所适从。日前,张裕成立拥有七大顶级酒庄品牌的”张裕国际酒庄联盟”.  相似文献   

8.
邹火明 《今传媒》2005,(11X):20-22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早在战争年代,在谈到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时,邓小平同志就着重强调,要“大大地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要通过文艺作品、报告文学、新闻通讯、摄影、绘画等,把我们真实的战斗生活反映到国际上去,流传到华侨中去,传播到大后方去。”建国以后,邓小平同志对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明确和系统的认识,他在很多场合讲过,要让中国走向世界,必须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要走出去,请进来,让更多的国际人士看到、听到、谈到一个改革开放后的真实的中国。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探索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国际宣传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在中国电信市场上获得数以亿计订单的国外电信巨头们让人羡慕不已。然而朗讯公司的自报家丑行为让人震撼。“现在很难让我相信,一个外国公司在中国获得成功,并同时能够保持手脚干净。”一位外国官员这样评价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操守。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行贿者”所面临的不仅是公司利益与职业道德的冲突,更是他们身在其中的中国商业环境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社区,是消费者生活的核心地带,这是一片巨大的市场。来自不同领域的商业力量正在纷纷以各种方式抢占这一领地。但是,从本质上来说,社区不过是个“概念”,那些雄心勃勃的公司的真正目标,是为了更加贴近消费者,让消费者与产品、服务的连接更为顺畅和直接。让产品和服务处处可见、处处可用,让产品和服务“唾手可得”。而这些商业力量正无形中在重塑人们的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涌入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同样要应对国际企业的挑战。在产品同质化现象越发明显的情况下,市场之争也就成为品牌之争,如何打造一个具有特色且清晰、消费者高度认知的品牌形象,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淑琳 《新闻世界》2013,(9):195-196
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受消费心理活动支配。求廉心理是最常见的消费心理,它是指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希望商品价格便宜。本文在深度剖析求廉心理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商品定价、商品包装、商品陈列、商业促销和商业运营业态等五个方面,就商家如何满足消费者求廉心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刚刚跨入新世纪的大门,国家新闻出版署就提出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的战略构想,准备用 5年左右的时间,创出 10~ 20个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从 2001年开始进行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这一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我国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临近,创办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 (以下简称世界名牌期刊 )及组建期刊集团,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我们不仅需要拥有自己的经济名牌产品,还必须创出自己的文化名牌产品,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得以传播,否则就…  相似文献   

14.
太仓市档案局自去年建立“名、特、优”档案库后,今年不断充实“名、特、优”档案的数量,提高档案质量。太仓香塘鞋艺、雅鹿羽绒服、太仓服饰、醒狮纱布等一些名特优产品的信息资料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另外太仓三角洲塑料粒、舒宝家具等一批著名商标的档案资料正不断加入到“名、特、优”档案库中。目前,太仓档案信息网“太仓名牌”专栏已将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等20多种名牌产品列入目录,产品信息将逐步得到充实。  相似文献   

15.
一、和谐社会的宣传中,商业新闻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商业的特点是流通,流通的结果是人际交流。商业的人际交流有许多关系要处理:生产者与供应商,供应商与消费者,商店经营者与顾客,还有服务业、维修业与顾客、消费者等等。这些关系处理不好,社会就不会和谐。因为商业涉及社会生活的面非常广,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商业;商业牵涉的人特别多,可以说,凡是社会的人,都不能与商业无缘。商业新闻是以商业活动为内容的报道。因此,商业新闻的报道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6.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为了让消费者对高端照片打印机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购买前就能真实体会到新产品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的优势,解除一些新老用户的疑虑。爱普生计划从即日起对旗下Stylus Photo系列两款A3幅面的专业级颜料墨水打印机产品——Epson Stylus Photo R1800/R2400进行对外开放免费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1997,(6):20-22
国际互联网络最初并不是为了商业目的而设计的,建立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信息的自由交流。而其中的信息也并不总是和商业需求有关。然而就在网络成为大众媒介的那一刻起,电子商贸的出现已不可避免。而蓬勃发展的全球网(WWW)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进程。我们也随处可见在未来全新的世界,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用自己的键盘做一切事情这样的宣传,然而今天,电子商贸的真面目究竟怎样呢?就电子商贸而言,Web的确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对于那些保守的消费者来说,它集邮购和家庭购物电视网络的优点于一身—一免去了应付拥挤人群、无处停车、混…  相似文献   

18.
当今商品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市场各种产品竞争空 前激烈,名牌产品成为消费者追逐的目标,假冒产品同时也成了不法之徒牟取暴利的手段。尽管这几年来我国在打假上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假冒伪劣产品仍泛滥成灾,防不胜防,给广大消费者和生产厂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大和危害,国内外舆论界惊呼:  相似文献   

19.
说说《中国消费者》的特色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消费者》杂志的编辑,我有幸经历了刊物从 1997年发行 2万份、 1998年 4万份到 1999年 10万份,再到 2000年发行 30万份的发展过程。我以为,刊物的迅速发展是与“特色”经营分不开的。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第一,开掘品牌效应,用品牌优势确定自己独有的特色   《中国消费者》杂志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刊物,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惟一的一份媒体。这一隶属关系决定了《中国消费者》自一诞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在全国 8000多种刊物中,《中国消费者》无疑是一个“黄金品牌”。如果说,…  相似文献   

20.
黎惠娟 《中国广播》2005,(10):76-7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自1998年推出自己的网站国际在线以来,规模不断扩大,语种不断增加.是中国四大外宣综合性网站之一。国际在线的点击率在逐年递增。作为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窗口.我们应该有使命感,要力争让更多的受众去锁定我们的网站,肩负起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任。但是,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众多网站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要下工夫做出自己的特色.让国际在线成为被广大受众牢牢锁定,“情有独钟’的重量级知名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