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许多名科学家一样,彭桓武也是“海归派”.有人曾问彭桓武:“你当初为什么回国?”他非常生气地回答:“你应该问为什么有人不回国!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学成回国是每—个海外学子应该做的,学成不回国才应该问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为什么要回国─—家教“爱国谈”四年级四班来子欧家长卢丽平编者按:当您接到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通知单时,您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请您看看北京西师附小的学生家长们,写出的教子经验,也许会使您对家长学校有新的认识。当我来到派出所要求办理恢复户籍手续时,...  相似文献   

3.
话说回国工作胡大源我是1990年夏季自费赴美留学的,1995年春开始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美国的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去年夏天国家烟草专卖局的一个访问团在肯塔基同部分中国留学人员座谈时间道:什么样的待遇可以吸引学成的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我们一时难以回答。回...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5,(7M):26-26
湖南省岳阳县XX中学吴天:我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在学校老师什么事也不让我做。也因为这,很多同学对我说:“你看你多好,什么事都可以不做,平时有那么多时间学习,如果我是你就好了。”更有个别同学轻蔑地对我说:“像你这样以后怎么办?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坐着。”每次我都只能笑脸相迎,心里却像是刀割一样难受。现在我已经越来越害怕呆在学校,我好想逃学,可是我不能。我好想哭,却又怕父母知道。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职场四步走     
第一步:加法 成功女士杨澜曾说过:“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我都是一直在做加法,做了主持人,我就要求导演:是不是我可以自己来写台词?写了台词,就问导演:可不可以我自己做一次编辑?做完编辑,就问主任:可不可以让我做一次制片人?做了制片人,就想:我能不能同时负责几个节目?负责了几个节目后,就想能不能办个频道?人生中一直在做加法……”她之所以成功与她抱有这种职场“加法”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1,(5):64-64
读者问: 我是一名在美国求学、工作并加入美国籍的北京人,在外飘泊多年,越来越想回到故乡工作、生活。但是,不知道目前国内对加入外国籍的人员回国就业有何具体规定,我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实现回国就业?  相似文献   

7.
在叶永烈的《钱学森》一书中,有一段文字非常感人: 1955年,在钱学森回国的轮船上,还有一位菲律宾华侨林孙美玉女士。面对著名的科学家,林女士问道:“您为什么想回到中国?”钱学森回答:“我想为仍然困苦贫穷的中国人民服务,我想帮助在战争中被破坏的祖国重建,我相信我能帮助我的祖国。”钱学森问林女士:“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林女...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奖励》:我了解到,您于1999年回国,您当时选择回国的缘由是什么? 张辉:1999年9月,我正在贝尔实验室做一个科研项目的时候,突然接到师兄邓中翰的电话,邀请我回北京参加50年国庆海归博士团,也顺便一起考察回国创业的时机。北京的金秋十月,祖国的蓬勃发展是如此的激动人心,我们也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科技强国的时代已然来临。我们当月即在北京创办成立了中星微电子,启动了“中国芯工程”。  相似文献   

9.
《音乐世界》2012,(17):52-55
E:量近在锻炼身材方面有明显的效果,是有什么秘诀吗?在健身期间最痛苦的事是什么? 周杰伦:由刘畊宏的“300壮士”健身房团队与我一起运动、打篮球…以互动、竞赛的方式激励彼此,在饮食上实行“少量多餐”。较为痛苦的是因为身体的限制,有些动作不能做,所以针对我的健身设计可以说是专门为我置身打造的。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2011,(10):64-64
问:我是一名澳大利亚留学生,经常会选择学期末回国休假,每次回国都要携带各种行李物品,请问携带行李物品的种类和重量有何要求?到海关申报行李物品时应当注意哪些事项,才能减少过关的麻烦呢?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2012,(8):50-51
Q:我是一名在美国求学、工作并加入美国籍的北京人,想回中国工作和生活。目前国内对加入外国籍的留学人员回国就业有何具体规定,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回国就业?  相似文献   

12.
风继续吹     
1 “纪若年,你不能走,今天你值日。”在你拎起书包正往门外跨的那一刻,我终于还是鼓起勇气叫住了你。那是我第一次和你说话,嘴唇微微地颤抖着。你回过头,看我的眼里有些许的诧异:“做值日?”  相似文献   

13.
这是我在文萃小学教书的第一年,与之前在新西兰当老师的经历很不同。记得当年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问我:“你为什么要出国当老师?”初出茅庐的我不假思索就说道:“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别人总说国外的教育好,我希望在国外任教的经历能够有助于我以后回国之后的任教。”冥冥中似有神助,赴新西兰任教和回国后找工作都很顺利。  相似文献   

14.
我会学 句型展示:某某,您(你)能不能(可不可以)为我(让我)做什么?.  相似文献   

15.
张辉 《神州学人》2001,(4):47-47
读者蔡贤: 您好! 您来信问到的有关自费留学生回国工作的问题,我们请负责此项工作的教育部直属单位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回国人才交流处的有关人士向您作以解答,希望能够给予您帮助。 ──编者 问:自费留学生回国工作是否可以纳入公派生计划内? 答:根据国家留学政策,自费留学人员与公派留学人员一视同仁,获得同等学位享受同等待遇,均由教育部负责办理回国工作的派遣、落户等有关手续。 问:自费留学生回国工作,应该与哪些部门联系?通过什么途径和手续? 答:自费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工作,可以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系,他们的联系方…  相似文献   

16.
开心豆豆     
谁最懒 父亲:豆豆,我问你,你们班上谁最懒? 豆豆:我不知道。 父亲:噢,你知道!你想想,当全班同学都在课堂专心念书或写字时,是谁坐在那儿望着别人学习? 豆豆:老师。 诚实的孩子 老师:你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豆豆,究竟是谁替你做的功课? 豆豆:我不知道,真的,我睡得很早。 没全抄 老师:豆豆,你的试卷是抄别人的吧? 豆豆:是抄了些,但并不全是。 老师:哪些地方不是抄的呢? 豆豆:我的名字不是抄的。 老师:有一物,浑身都是漂亮的羽毛,每天早晨它能叫你起床。是什么东西? 豆豆:鸡毛掸子,爸爸每天早晨都用它叫我起床。…  相似文献   

17.
王祖哲 《中学教育》2005,(10):51-51
2000年我在澳大利亚教汉语。我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一个流浪汉过来跟我要烟抽,说:“天气不错,能不能给支烟,Sir(先生)?”我在饭店里吃饭,服务员当然叫我是Sir或Mr。在学校里,澳大利亚同事和学生都叫我是Mr Wang(王先生)。澳大利亚的老师竟然称呼他们的学生是Ladies或Gentlemen,翻译为汉语,也是“女士”或“先生”。等我回国,不一样了:我在学院,年长的喊我“小王”,同辈的直呼其名,特别会来事儿的同辈也叫我“王老师”。原来是这样:你光有男身,还不足以被呼为“先生”。在那里,称为“先生”的没几位,虽然那里的男人很多。  相似文献   

18.
星期四上午,我刚上完课,学生刘芳就跟着我到了办公室,说要请假。我挺纳闷,今天才星期四,她是位住校生,学校离她家有八九十里路,她请假要去做什么呢?我问她:“有什么事吗?”她支支吾吾地说出两个字:“想家。”想家是不能成为请假回家的理由的,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我却不能以此拒绝她,否则下一次她会想出其他的理由回家,比如家里有什么事了,头疼或肚子疼了,等等。于是我向她讲述了我曾经的亲身体验。我说,当初我在离家300多里的大学念书时,也是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第一次成为住校生。当然开始时特别想家,想念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19.
儿子去美国读高中4个月后,回国过圣诞节。一天晚上,儿子和国内的初中同学聚会回来告诉我,有位同学几乎每天都是夜里零点30分才能睡觉,妈妈很心疼,跑去找班主任诉苦,反遭老师训斥:“什么?你儿子12点半就睡了?很多同学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头回放:下课前十分钟,我布置完课堂作业,全班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开始做了。此刻,我像往常一样,巡视着学生的作业情况,忽然,一名男生指着一道题,低声地问我:“老师,这题怎么理解?”题目如下:把一个长15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包装盒平放在桌面上,包装盒与桌面接触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待我看了题目之后,这名男生又问:“这个盒子是不是展开的?”说到这里。我马上知道了这名男生的问题关键所在:他不能确定题目中的包装盒是展开?还是不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