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瞿瑛 《家庭教育》2004,(5A):46-47
青春初期(10岁~14岁)孩子的身体、情感、智力等方面发生着很多变化,这些变化结合在一起,使得青少年和他们父母之间原有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因此,青春初期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都可能是难以应付的时期。父母和家庭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2.
寒羽 《家长》2012,(Z1):62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最令父母头疼。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杰.麦克因特里的力作《与孩子一起成长:青春期家庭教育10步法》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的办法,使父母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子女。  相似文献   

3.
寒羽 《家长》2012,(2):62-62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最令父母头疼。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不能正确引导、教育并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杰.麦克因特里的力作《与孩子一起成长:青春期家庭教育10步法》为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提供了可借鉴和可操作的办法,使父母能够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教育处于青春期的子女。  相似文献   

4.
袁睿 《家教指南》2005,(6):42-44
12岁到16岁,是人生成长最艰难的时期,香蕉、苹果成熟了,但离恋爱婚姻还很远,希望做父母的能了解今天孩子的性,包容、等待,并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大词典》中标明,青春期的年龄段“一般为10-20岁左右,分为前后两期,10—14、15岁为发育迅猛的青春前期,14、15—20岁为发育逐渐缓慢的青春后期”。在小学阶段,通常男、女孩都会进入青春前期。作为家长、师长和社会,在孩子的这个充满危险与困惑的“心理断乳期”转型期中,要正确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心态,因势利导:要懂得并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恰当的分析、指导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2010,(12):48-48
在德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6岁~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问,到商店里买东西:10岁~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给全家人擦皮鞋;14岁~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花园里翻地;16岁~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如果孩子不自觉执行,父母有权通知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将派专门的执法人员监督孩子执行法律条例。而德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非常严谨,绝对没有半点的庇护,即使孩子因为生病不能做家务,也必须要给父母一个正式的书面说明。  相似文献   

7.
徐军 《幼儿教育》2001,(3):33-33
《咏尔入托的启示》通过一个个案,介绍了如何帮助一岁半左右的孩子顺利度过入托最困难的前两周的种种办法。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2006,(4S):48-48
父母离异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这是父母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真面临这样的情境,孩子该如何做呢?据《参考消息》载,英国一名10岁的女孩莉比写了一本帮助自己应对父母离异的书——《帮助、希望和幸福》,由奥尔特贝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9.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怎么给孩子零花钱才好呢?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理财?……这些可能是困扰许多父母多时的问题。《教孩子提"钱"布局》针对这些问题,精心打造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了解和学会的四十五堂理财课程,帮助父母切实提高孩子  相似文献   

10.
6~12岁是孩子牙齿替换的时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这时候乳牙和恒牙同时存在,所以要特别注意孩子牙齿的发育情况,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家庭教育》2014,(4):21-28
青春是最美好的。灿烂如花,热烈如火,明媚如霞。如何教育引导青春贿孩子更好地体味人生诸般美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做列远离佞友。结交益友,慎交网友,拒绝早恋。珍惜友谊,让青春激荡飞扬……这不啻是孩子面临的问题,更是家长需要直面的课题。让我们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友伴世界。了解青春明同伴交往的特点,帮助家长指导青春明孩子交友.真正做到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最近网上有一条微博很火——《美国教子》:(1)保证孩子在健康中成长.(2)让孩子看到希望.(3)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4)管束是父母的责任.(5)倾听他们的声音.(6)言传身教.(7)尊重并理解孩子的看法.(8)惩罚会产生逆反和报复心.(9)让孩子了解后果.(10)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11)培养独立意识.(12)了解孩子到底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使综合活动课程成为促进一年级学生成长的土壤,满足并提升学生的成长需要,在"成事"(实施好这一课程)的过程中"成人"(帮助孩子顺利过渡,获得成长)。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适时家访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家访工作,借助家访让老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父母、了解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同时尽可能地通过谈话、微笑、牵手等方式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使孩子在与老师的初次见面后就喜欢老师、信赖  相似文献   

14.
郗爽 《学周刊C版》2011,(9):76-76
在我国出现过不少被冠以“神童小画家”的孩子.他们在10岁以前曾轰动一时.然后却未能顺利渡过10—14岁的儿童转折期.没有向天才画家正常发展。中外儿童美术教育专家一致将这种带有普遍性的“夭折”现象的时期称之为美术教育的“危机期”.本文通过对10-14岁儿童转折期的特点、任务分析,初步探究了儿童转折期的美术训练途径.以求帮助儿童平稳顺利度过“危机期”.  相似文献   

15.
正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对孩子的辅助和关爱此时对孩子尤为重要。那么家长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成长呢?2016年3月14日、18日,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育儿传媒,分别与HP志愿者联盟、中国惠普志愿者协会、诺基亚通信工会父母俱乐部,特邀北京张娟儿童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张娟老师带来"如何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主题讲座。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杂志日前完成的一项2416人参加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3~6岁孩子的父母都给孩子报过这样或那样的兴趣班,6岁以后,参加过兴趣班的比例超过了8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培养孩子的才艺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在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爸爸妈妈都已经意识到了,今天的孩子成长速度太快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他们要比他们的父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正确了解这些信息,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让孩子接触新闻。新闻并不是成人的专利,让孩子了解新闻,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会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好处。年龄不同方法不同0~5岁学龄前儿童(小于6岁)很难区分新闻中想象与真实的差别。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因在新闻上看到的一些可怕的事情而对现实生活产生恐惧感。因此,父母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媒体新闻。6~10岁心理学家表明,6~10岁的孩子更易…  相似文献   

18.
张玮 《早期教育》2006,(1):30-30
3~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许多家长都很关心自己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特别奉献一组《宝宝成长宝典》,从孩子的体格发育、感觉和运动发育、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会性发展方面,介绍3~6岁(指周岁)孩子的成长情况,供家长对照参考。同时我们将在本刊其他栏目中不断刊发文章,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以达到与《宝宝成长宝典》相一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父母曾一直是孩子快乐、安定、温情和依赖的象征.但突然有一天仿佛一切都变了.孩子开始对父母的言行表示质疑.甚至"看不起"父母了,昔日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变得"硝烟"弥漫.这让我们警醒,孩子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成长阶段--青春期,他们正用着反叛的眼光看着我们.也审视着他们周围的一切.而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教育也在摸索中走过.种种的烦恼,问题不断向我们袭来,常常弄得我们手忙脚乱.不仅给孩子而且也给自己添加了越来越重的负荷.所以我们需探讨青春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找寻教育中的问题症结所在,并积极地解决问题.用我们曾经的青春经历与人生智慧.去引导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20.
马志国 《家长》2008,(Z2):45-46
初二的孩子最让家长劳神。通常而言,孩子能平稳地度过初二,初三就没有太多的麻烦,少年便可顺利地成长为青年。家长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孩子多一分了解,多一分沟通,让孩子平安度过"心理危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