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有一个14岁的男孩,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长。有一天,他在电视中看到记者现场采访偏僻山村的放牛娃:“你在这儿放牛干什么?”“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取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男孩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深夜,他服毒自杀了。男孩的死,为一出失败教育…  相似文献   

2.
“挣大钱,娶美女”记者日前收到一套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在内的举报材料,其中有一位语文教师的获奖论文《入学教育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我又问: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为了什么?株洲市二中的尹健庭老师在他的开学教育课上说:“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  相似文献   

4.
你为谁读书?     
上初二的儿子刚学完一篇《为中华崛起读书》的课文,教师依葫芦画瓢,要求同学们也写一篇《我为XX读书》的作文。儿子告诉我,班里同学的读书观五花八门:有写为家长读书者,有写为将来找个漂亮女孩读书者,有为考大学读书者……儿子写的是《我为生存而读书》。我认可了儿子的读书观,也未贬低他的同学那些并不“高尚”的读书观。作文者,实话实说也,何必“低俗”时却伪装“崇高”?几天后,儿子大呼上当,说老爸的话不可轻信,原因是凡庸俗的读书观,不论行文如何入情入理,一律给了不及格。教师要求大家写成“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  相似文献   

5.
读书苦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6.
株州二中尹建庭老师在入学教育课上说:“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个漂亮老婆,生一个聪明儿子。所以,我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心理辅导技术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位班主任老师与一名打算退学的学生对话的案例。生:老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退学!师:你怎么能这样想呢?生:我觉得学习一点用处都没有……师:谁说学习没用?你看那么多人都在努力学习,准备考一个好点的大学,以后找一个好工作生:考大学有什么意思?您看报纸上说,读了大学,很多人连工作都找不到!师:那你的意思是,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  相似文献   

8.
世界真奇妙 !原湖南省株洲市的一位普通教师尹健庭可能做梦都没想到 ,自己一不小心竟然成了名人 ,并因此丢了工作 ,打起官司 ,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曾获市级二等奖的论文《入学教育》里的一段话 ,原文如下 :“读书干什么 ,考大学干什么 ,总之你为了什么 ?也许你会说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为了社会主义建设 ,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 ,不是为了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 ,提高了自己的资本 ,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 ,挣下大把的钱 ,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比如生活愉快 ,人生充实 ,前途美好 ,事业辉煌 ,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  相似文献   

9.
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让我们带着曾经魂萦梦牵了几代人的问题去读一读当代知青作家史铁生的长篇散文《我与地坛》吧。《我与地坛》是一篇自传体散文。它本真地记录了作者对过去15年在生活、思想、写作行为本身进行的自我剖析。原文共有七小节,第一节主要写地坛对他的生存启示。当他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之后,当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死的问题紧紧攫住了他。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生的价值在一些四肢齐全的人那里都可能找不到很好的答案,又何况是一个本该潇洒地抒写青春而忽…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在心理学校接待了一位母亲,她充满焦虑和不解地跟我讲了刚刚发生的事(孩子的爸爸一直在旁边默默地坐着):“真没想到!前两天,我刚上初一的儿子打开煤气要自杀! 差一点儿,幸亏他后来又关上了。那天我下班回家,孩子正在屋里哭。他告诉我,老师又批评他了!他在班里就忍不住哭了,后来借日上厕所就回了家,在家越想越难受,就打开了煤气。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话着没意思。 “我想不明白;我们这么好的家庭,吃穿条件都要比一般的家庭好,我们把整个的精力都投到他身上了,他怎么会活着没意思? “在自杀的前一段时间,他就为…  相似文献   

11.
韵芝 《中文自修》2006,(12):23-23
韩寒曾对我说过:“倘若这样,就玩完了。”怀着对读书失败的殷忧和恐惧,以及他内心的向往,在《三重门》里写了他想和Sushan一起考北大。 之后的辍学是幸运,抑或不幸?从他《三重门》的热卖始,以及读者们对他的热爱都是无与伦比的,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韩寒,一个柔弱而又坚强的少年,以及他叛逆的性格,但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从求学到参加工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找一个小小的角落.默默地看自己的书。正如一个网友所言:读书是什么?读书是生命的追求.读书是人生的享受,读书是情感的交流。说得很恰当。书是我的挚友.她教会了我成长.教会了我生活.也教会了我做一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13.
读书苦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4.
“挣大钱,娶美女“   记者日前收到一套包括获奖证书复印件等在内的举报材料,其中有一位语文教师的获奖论文&;lt;入学教育课&;gt;.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那么我又问:你读书干什么?考大学干什么?总之你为了什么?也许你会说,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我要明确地告诉你--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认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怜又可恨的少年。他深受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戕害却又浑然不知,甚至愿意为了这场非正义的战争牺牲生命,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朝一日也能刻上阵亡将士纪念碑。战争摧残了他的肉体,更摧毁了他的心灵,致使他无法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可笔者始终有一个疑问,如果"我"只是一个懵懂无知、对战争缺乏认识的少年又为什么会对自己身处  相似文献   

16.
王德英 《师道》2013,(3):53-54
孩子,作家张平说过:"我讨厌功利化生活,但自己一直功利地活着。读书为了考大学,考大学为了找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娶老婆过好日子。"他终于找到一件事,完全出于兴趣,不为功利,只为自己内心去做的事情。很遗憾,虽然我也是中国教育界中的一员,但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出了一点问题,在关注"人"的成长方面,缺少有操作价值、有内涵的课程。比如说,课程里多数是教授知识,却极少教育我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价值     
志强从大学毕业已半年了,他的同学都相继找到了工作。只有他仍处在失业的困境之中。 他每天都在找工作,但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至今没有人聘请他。他终于忍不住地啜泣了,想到前阵有几个自杀的学生…… 这时候,他听到一个声音:“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志强向声音望过去,原来是一个浮在空中的人,志强吓了一跳。“不要怕,我是工作的神仙,我是来帮你的。”他还拿出了工作证件给志强看,说:“唉!你真是杞人忧天,为什么要自杀呢?难道真的没有机会了吗?我像你那年纪的时候,也经历了不少困难,也曾气馁过,但最后没有放弃。你看…  相似文献   

18.
读书苦乐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闲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19.
没有时间     
包利民 《高中生》2008,(21):41-41
有个人很喜欢绘画,小时候被人称为"神童画家"。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先是忙于考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忙于找一份好工作,工作期间又要忙于升迁。一天,他在找一份资料时,不经意发现了自己小学时参加绘画比赛得的一摞获  相似文献   

20.
读书苦乐     
杨绛 《教师博览》2006,(6):49-49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工夫。为应付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者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