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没有高职称,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荣誉;我,一个"另类"的老师,不组织考试,不批改作业,不辅导学生。班主任们见到我会问:"你怎么上课的?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你的课啊!"孩子们见到我进入教室也会说:"何老师,您可来了!我们想死您了!今天咱们玩什么?"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说,作为一个年轻的老师,只有让学生怕你,才能让学生学好你的这门课。可是,有些老师实在不具备让学生怕的素质。但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不是要求老师应该让学生喜欢自己吗?到底该怎么样?其实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大多数学生分不出什么是真正的师爱;学生也特别不喜欢厉害的老师。做教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服你、信你,最好的就是在学识上让学生感到佩服,这样你才会有威严可谈。该让学生怕我们还是喜欢我们?  相似文献   

3.
据《华商报》消息,最近一位网名叫"下梁正"的语文老师,在该报发表文章,称自己十分讨厌清华北大这两所名校。他在文章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越来越不喜欢清华北大了。我的理由很简单:首先,领导们把清华北大当成了炫耀政绩的两面旗帜,所以我不喜欢。在校长大人们的眼中,清华北大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尽管鄙人觉得他们只是中国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自己学校培养的学生如果没有人或者没有足够多的人考入这两所大学,哪怕实际高考成绩再好,那也是锦衣夜行、明珠暗投,实在是令人沮丧而难堪的事  相似文献   

4.
王宇江 《班主任》2001,(6):27-27
新形势下的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具有诸多美好的品质。我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到,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做到“一像”“三不像”。一、是老师又不像老师。一个好班主任首先应是一个好老师。他(她)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与此同时,班主任又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教师地位,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对,不能一切自己说了算。学生不能提出不同见解。如果班主任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势必禁锢学生的思想,捆绑了学生的手脚,时间长了,学生便想挣脱这种禁锢,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会形成紧张局面,从而动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班主任既要有老师的尊严,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是老师又不像老师。  相似文献   

5.
刚下课,六(2)班班主任吴老师就拿着一篇习作来到我的办公室,气冲冲地说:"这学生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你看,这写的是什么!"我拿起习作本一看,原来是小元的一篇命题作文《我最喜欢的一节课》。开头写到:"我不喜欢语文,也不喜欢数学;不喜欢品德,也不喜欢英语。我只喜欢一种课,那就是下课。  相似文献   

6.
肖丽红 《学子》2013,(6):19
"差生",也就是后进生,广义地说是班级中思想基础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转化这部分"差生",是每位班主任以及任科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郑渊洁。小学教育是关键,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地教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善于把"差生"变成不差。老师就要用情感去  相似文献   

7.
晏红 《学前教育》2011,(3):42-43
案例一 新学年开始了,李老师担任中班班主任。李老师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的班级工作,可是开学不久就接到家长反映她对孩子比较厉害,说孩子害怕她、不喜欢她。这让李老师很郁闷。开学以来,孩子在园生活得好好的,与家长沟通也没有问题,这些意见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动不动就讽刺人的老师。讽刺对自尊心最具杀伤力。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很脆弱,最经不起打击。喜欢讽刺的老师想表达的永远是否定的意思。 二、不会讲话的老师。有些老师自身很有水平,但不会讲话——“茶壶里的汤圆——倒不出来”。这类老师常常照本宣科,学生听课仿佛是自学。 三、废话太多的老师。有些老师上课,很容易从一个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学生仿佛听野史,时光虽好过,到头来却发现没学到什么东西。 四、喜欢自吹的老师。有些老师喜欢在学生面前炫耀自己,一些语文老师,常把自己的文章作为范文宣读、讲解。谁都知道,教科…  相似文献   

9.
张豫涛 《快乐阅读》2011,(24):68-69
一位语文老师说:"如果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学了十几年语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面对作文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没有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这固然与学生自身的阅读面、生活面狭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欠缺有  相似文献   

10.
俞碧波 《班主任》2007,(12):37-37
我曾经在一位班主任的博客上看到这么一段话:"真的,我很辛酸。这一天,我不停地上课,批改作业,讲解试卷,我已经是声嘶力竭、筋疲力尽了。一下子觉得自己特别委屈!学生有困难可以向老师说,那老师呢,我向谁去说?"这位老师说出了我们班主任的心声。早上,最早走进教室的是班主任,傍晚,最晚离开学校的还是班主任。中午吃过饭想休息一会儿,却总会有学生敲门,什么"本子不见了""某某作业没交上""某某不打扫教室"……总有处理不完的事,让班主任时刻提心吊胆。这些,班主任们肯定是感同身受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初三男生交了女朋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下降了),被班主任发现,这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老师:你们这样在一起有想过不好的影响吗? 学生:我们的交往没有干扰到别人,只是我们两个想在一起. 老师:你们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做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在一起. 老师:嗯.为什么不能和别的同学在一起呢? 学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和别的同学也在一起,但我们更希望我们两个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刘(班)主任     
我是很喜欢当班主任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当老师的幸福。我是市名师,在当地教育界小有名气。每逢县局搞教科研活动,外单位的领导、老师都认为我这个教学上的名师应该享有行政上相匹配的名分,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问:"现代生活,怎样才能算得上幸福?"答曰:"农夫、山泉、有点田。"我的教育生活就借用这三个词语来概括吧。我是个农夫型的班主任,"种庄稼"是我的特长人们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好多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也喜欢来点儿厉害的,班规、班纪接连出台,学生们一看,这班主任很凶,这个不能,那个不许的。得,"惹不起我就躲着"吧。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经常听人说:某某班很齐心,很团结,成绩好,纪律好,每个老师都喜欢某某班。也经常有这样的班级:班干部不得力,班级一盘散沙,没有集体凝聚力;班主任整天围着学生转,累的精疲力竭,但效果不佳。要让一个班的学生具  相似文献   

15.
王志红 《班主任》2006,(11):31-31
我刚进教室,一个女生便来告状:"老师,李凯说李戈喜欢杨谨."原本很安静的教室顿时笑声四起.被提到的3名学生早已涨红了脸,不知所措.自知理亏的李凯一个劲儿地对李戈说"对不起".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说:"虽然杨谨刚来到我们班一年,但据我所知,许多老师都特别喜欢她,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等他们回答,我又接着说:"现在大家先想想,你们喜欢不喜欢杨谨?喜欢她什么?第三节课班会我们再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中,惩罚多是老师对学生实施的.我调查班级的42位同学,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一位同学表示她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惩罚.不过,对于他们所受的惩罚,有人感激,有人讨厌.读读他们作为当事人所感受的惩罚,对于我们做教师的了解什么是学生们"喜欢"的惩罚,什么是学生们"不喜欢"的惩罚,一定会有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名师是培养学生成人的催化剂,是引领教师成长的主动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奠基石。笔者发现,名师的教学思想、学术造诣、研究能力和丰硕成果等若干重要因素,均蕴含在喜欢、思考、执着、共享这四大品质之中。喜欢:名师心静的先决条件"喜欢"有三层含义:一是喜欢学校,二是喜欢同伴,三是喜欢学生,"三个喜欢"是产生工作激情的  相似文献   

19.
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吃饱、睡好、玩得高兴、学得愉快,成为受同伴和老师喜爱的小朋友。可当孩子回家抱怨"老师不喜欢我"时,你该怎么办?4岁的妞妞刚升入中班,新换了班主任,她明显不适应,回家委屈地向妈妈倾诉:"老师不喜欢我,她喜欢朵朵,今天提问朵朵了,还对朵朵又亲又抱。"妞妞妈听了女儿的话有些焦虑:都说和老师搞好关系非常重要,可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女儿又内向敏感,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良师》2004,(20)
知心姐姐: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没有什么特长。我发现班主任老师有些偏心,什么事情都叫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去做,对我却一点兴趣也没有。我很想帮老师做事,很想作为班级的代表参加各种活动。你能告诉我,怎样做才能使老师喜欢我吗?童甜(浙江衢州)童甜同学:读了你的信,我脑子里闪现出小时候帮老师发作业本的情景,说不定当时自己正被哪个同学羡慕着呢!如果咱们俩同班,那个人就会是你吧?童甜,收回羡慕的眼神吧。虽然“没什么特长”,可是这类的事你当然能胜任,如果很想做,不如直率地说:“老师,让我来做吧!”在班级工作中,老师很自然地会想到班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