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生数量剧增,就业岗位增幅有限,教师招聘体制的变化,不少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也纷纷参与教师职位的竞争,免费师范生的优惠政策出台,地方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客观和主观角度,分析师范生就业困难的原因,研究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陈鹏  李威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19):41-44
自二战以来,由定向封闭式师范教育向非定向开放式教师教育转轨是世界师范教育体系的共同走向,美、英、德、法等国家相继通过将原有师范院校独立举办师范教育的封闭教师培养体系向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的开放体系转型,综合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自由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1]教师教育综合化格局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逐步参与到教育学科当中.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作为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2]我国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199所师范类院校和406所从事教师教育的综合类院校共同构成.[3]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应当也必须有高水平综合大学的参与,这为当前综合性大学发展教育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着教师教育综合化背景下的特色发展瓶颈,这集中反映在以学科评估为导向的学科建设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3.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办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教师教育的办学格局已发生了悄然变化:20世纪90年代后,师范院校纷纷增设非师范专业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综合性大学开始举办教育学院参与教师培养,一部分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进入综合性大学兴办教师教育的行列。这既适应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走向,又有利于重新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教师教育体系。然而,综合性大学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模式,以怎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来实施教师教育,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在实践中创新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扬州大学是全国合并最早的高校,1992年合并时共有师范生3200余人,占在校生总数的近1/4。对…  相似文献   

4.
一、师范生就业困难的表现特征 师范生就业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就业率较低。据调查,在辽宁师范类院校中,其师范类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不超过39%,而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二是师资来源多元化。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进入教育系统,导致师范生处于不利竞争地位,从事非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一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对许多非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非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要成为事业单位教师的梦想更是难以实现。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非师范类院校师范生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第一届免费师范生的毕业,对许多非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非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耍成为事业单位教师的梦想更是难以实现。在这种大背景下,由于受到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非师范类院校师范生的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11日至13日,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倡导和支持下,一百多所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在厦门召开了“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研讨会”,成立了“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协作会”。会议回顾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以来,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水平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的现实要求和历史意义,决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师范…  相似文献   

8.
实践能力偏低,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明显“弱项”,增强师范生的教育创新意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培养师范生的从教能力和职业人格,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培养体系,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操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形成学生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9.
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师范生是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应担当起培养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任。然而,目前大多数院校师范类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构建具有连贯特性的层次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及构建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改变高校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高他们终身从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师范院校办教师教育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作出了关于“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校”的决定。2003年11月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会员单位百所高校共同发布了《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随后2004年12月7日,全国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作会在扬州大学召开成立后的首届年会。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非师范院校办教师教育的积极性,部分没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大学也已开始了尝试,“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  相似文献   

11.
实践能力偏低,已成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明显弱项,增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地方师范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构建教师教育全程教学实践体系,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操作方式,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智慧,强化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习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教师不可或缺的途径。与传统的教育实习相比,顶岗实习克服了传统教育实习的种种弊端,目前正受到师范类院校的普遍认可与接受。作为一种崭新的实习模式,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仍然存在指导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颉静 《林区教学》2022,(6):94-98
实践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师范生师德养成与能力培养,是帮助师范生生成实践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师范类院校在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上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其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小学教育专业二级认证标准,探索师范类院校在培养卓越小学教师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师范院校大学生最基础最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师范类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其次分析师范类院校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论述了师范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措施,以促进师范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面向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师范院校科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师院校的转型和教育系统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师范院校办学定位模糊,师范体系内部缺乏合理分工,学校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学生“农”的意识淡薄,师范生就业率持续走低,而农村教师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紧缺。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应将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作为自己办学的科学定位,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农”的职业责任教育,从而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师资。  相似文献   

16.
长久以来,在外语专业类院校、师范类院校部分专业都存在着严重的男女生比例失衡现象。笔者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在所任教的师范院校中,普通本科英语教育专业这一现象也十分严重。根据统计,二年级男生人数16人,占全年级学生总数21%左  相似文献   

17.
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生是指我国各级各类的普通师范院校(包括普通的高等和中等师范院校)的在校学生和各级各类的成人师范院校(亦称各级各类教师进修院校)的就读学员。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或在成人师范院校进行提高的现职教师,其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在师范生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导向作用,决定其在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向、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为人师表的养成教育,培养其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职业理想、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师德品质是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师的极为重要方面。一师范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地方师范类院校承担着培养基层一线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使命,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摆在地方师范类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提高音乐专业学生思想品德入手,就如何提升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师范生技能等方面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构建与养成是社会、学校、个体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契机,按照“一践行三学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新定位,注重加强学生“三基三能三有”能力培养,抓好教师技能养成和校地协同创新培养,凸显实践教学,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培养,探索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达成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实习是高等专科院校师范类专业(以下简称师范类专业)教学实践的必要环节,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以下简称师范生)接触小学、了解小学,初步掌握小学教学规律并成为合格教师的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