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陶渊明的仕隐与陶诗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作者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所编《陶渊明选集》“前言”的节录,凝聚着作者十几年来研究陶渊明的心得和成果。文章紧密结合晋宋易代前后的政治背景来考察陶渊明的仕与隐,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陶诗风格,论证从《古诗》到阮籍诗到陶诗的诗歌风貌的一脉相承同时又一步步变化的轨迹,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所作结论,使人信服。本文的注释,有些是作者对自己所作结论的考证,有独到之见。  相似文献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大雅》、《小雅》两部分诗歌是西周到春秋时期周天子、诸侯国君及贵族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展现了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生活的真实风貌。其中多数诗歌是在各种典礼上配乐演唱的,它们的得名和这些诗歌最开始应用的场合有关,用在重要典礼上的诗歌被称为《大雅》,另一些则名为《小雅》。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歌诵读教学与中职学生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渊源流长,灿若繁星,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漫步在这个艺术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风貌,还可以窥见折射出时代之光的人的情感世界。古典诗歌传达着诗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郑小琼的诗歌犹如一面时代的镜子,照出了当下的、中国的、底层群体的生存风貌与精神内核。作为生活于底层现场的诗人,她的诗歌还力图在疼痛中追问存在的意义,以此彰显出其中蕴涵的温暖及担当。  相似文献   

5.
唐代酒肆发展非常迅速,发达的酒肆文化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诗歌风貌。作为社交娱乐场所,酒肆为各层次文人提供理想的交流空间;酒妓在酒肆中进行歌舞表演并以此为媒介与诗人产生种种联系;酒肆题壁风尚推动了诗歌的传播、交流与欣赏;文人开酒肆作为当时之习尚也使诗歌与酒肆紧密联系起来。唐代"酒家胡"逐渐勃兴,胡文化以胡姬酒肆为中介渗入唐人生活,带给诗人新鲜的审美感受,影响了诗人创作心态和诗歌风貌。酒肆文化催动了唐诗刚健气质的生成,促进了诗人诗歌技艺的精进,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歌经历了唐诗的极度兴盛之后。发展到宋诗阶段形成了新的独特的诗歌风貌。宋诗体现出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经历了唐诗的极度兴盛之后。发展到宋诗阶段形成了新的独特的诗歌风貌。宋诗体现出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蔡永华 《考试周刊》2013,(69):35-36
学习诗歌有利于学生感受社会风貌,体会人文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诗歌让学生吸取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在诗歌阅读鉴赏中体会情感,进而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开展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与积累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的感悟与鉴赏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顾况的诗风有着与大历诗风不同的风貌,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个性。顾况的一生都受到道教的影响,道教思想不仅影响了顾况诗歌的内容、表现形式,同时也影响到了顾况诗歌的语言,形成了其诗歌语言古奥和华丽兼而有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诗歌分析简朝亮的思想性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书堂集》中“诗”有六卷,大部分是简朝亮自青年游学时期至八十岁晚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记录.是研究简朝亮思想性格的最真实、全面、直接的素材。作为恪从儒道的传统文人。其诗歌鲜明体现出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的创作目的和价值,可视作了解近代岭南风貌的一扇窗子。本文通过评析其诗歌,爬疏出诗人主要的思想性格,并试图从中窥探近代岭南乡村风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1.
咏侠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流品。它产生于汉魏,发展于六朝,至唐达于鼎盛。唐代诗人用慷慨之笔来抒写他们的价值观念、人格理想,将豪迈不羁的精神追求和壮志难酬的不遇悲慨寄托在形形色色的侠客身上。因此,与魏晋六朝时期相比,这些游侠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更为鲜明生动,主要包括:古代游侠、唐代游侠、另类游侠。  相似文献   

12.
吕美荪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她一生作诗千余首,在诗史上,是现存诗作最多的女性诗人。吕美荪转益多师,其诗风格多样,古体有魏晋之风,尤擅五古,其近体参唐。其诗歌成功地展示了诗歌的叙事性,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唐朝山水诗人和日本江户时期的许多汉诗诗人皆以山水自然为素材,来表现其政治思想和人生态度。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自王朝时期就受到中国汉诗的影响,创作了不少优美的汉诗,但也由于各自时代背景和中日文化传统的不同,两者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朝鲜朝建立之初至16世纪末主要诗人的汉诗创作,李胄、金净、朴淳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宗唐先驱。李胄像中国晚唐苦吟诗人一样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其诗歌多写羁愁离恨。金净在继承融合唐代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清新淡雅的诗风,其诗歌题材以写景抒怀、酬答赠别为主。朴淳将盛唐王孟的淡远清新及中唐元白的平易浅切融于一已,诗风清新淡远,其抒怀写景之作尤佳。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从茶的出现,历代诗人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茶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当我们再细细地品读这一首首茶诗时,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了唐朝诗人对茶的浓浓情意,充分体现了唐朝诗人与茶的深深情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至唐代可谓已臻登峰造极之胜境。由于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美的价值所特有的深刻认识与深切体验。故而使得唐代山水诗别具“畅神之山水”“感怀之山水”“人化之山水”三种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诗人们凭借山水,或体现个性,或感怀身世,或畅神适性,或抨击黑暗,或避世隐居,或陶冶情操;它们既是诗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又是诗人自由往来的精神家园。唐诗离不开山水,山水孕育了唐诗;山水由唐诗而妩媚,唐诗因山水而生辉。唐诗自然山水的丰富内涵,实即“天人合一”思想在唐代得到最为突出的体现,这对于增进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皆不无启迪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的唐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创作宗旨上,提出"以唐人为指归"之论;2.从雅正原则出发,表现出趋尚古雅的唐诗观;3.崇尚壮美、天然的盛唐风格,贬抑柔弱、巧饰与险怪的晚唐作派。在选编实践上,其《唐诗鼓吹》表现、引导了元代诗坛宗尚"唐音"近体的风气,沟通了宋金两朝学唐、崇唐间的差异,为元代诗坛"宗唐得古"开启了先声。  相似文献   

18.
唐人编撰的诗歌选集《国秀集》,因其所选诗人绝大多数是盛唐普通诗人,长期以来,对《国秀集》的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以《国秀集》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盛唐普通诗人及其诗歌。“盛唐普通诗人”,因其是“盛唐的”,故其诗歌具有盛唐诗歌的某些特征;又因其是“普通的”,故其诗歌又具有不同于盛唐著名诗人诗歌的地方而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盛唐诗人入幕是促成盛唐边塞诗繁盛的重要因素,然而自明人胡震亨以来,后人对这一史实作用与意义的认识历来因循旧说,未免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夸大与误解。通过对盛唐诗人出塞、入幕等史实的考察、排比,可知盛唐诗人入幕并不普遍,对于当时诗歌创作的整体影响并不如前人认为的那样突出。事实上,入幕和出塞都是盛唐时期边地与诗人生活广泛联系的一部分,而这种联系的广泛与紧密正是促进盛唐边塞诗创作繁盛的外部条件。只有将出塞、入幕这类现象置于这一宏观视角之下,才能对它们在唐诗发展中的意义与地位有准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20.
在阅读宋金人著述《梦溪笔谈》、《分门古今类事》、《清异录》、《庄靖集》、《滹南集》等著作时,偶见唐五代人诗而前贤尚未及者,在逐句和《全唐诗》以及《外编》、《补编》、《续拾》等全部唐诗资料核对以后,共补辑唐五代佚诗凡19首131句,是近年来学界较大规模的唐诗辑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