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数字     
32%的印刷企业愿意投资数码印刷 《美国印刷人》杂志推出的“2009轮转胶印调查“对美国104家印刷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1%的受访企业认为数码印刷将对轮转胶印造成威胁,49%的企业认为威胁来自高速喷墨印刷机.26,5%的企业认为威胁来自双面单张纸印刷机.还有10.5%的企业未做回应。可见.印量下降,可变数据印刷灵活性的提高,高速喷墨印刷向书刊.报纸等领域的渗透让印刷企业备感压力。  相似文献   

2.
2010年第1期《数码印刷》已经向您展示了第七届香港数码印刷大奖单张纸及组合印刷组、静电式书刊印刷组的获奖作品,在此,我们为您献上可变数据印刷组和喷墨印刷组的获奖作品,敬请分享。  相似文献   

3.
一、数码印刷发展概况与趋势 Strategies on Demand(按需印刷战略)公司通过对2005年第三季度的初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去年(2005年)的数码印刷产量增长了16%.比2004年预计的增长量要低.但相对于整个印刷行业2%~3%的增长率来说,它的发展已经很令人欣慰了。预计2006年.有540亿页文件将以数码印刷的方式印刷;2007年;将达到750亿页。数码印刷的市场将不再是一种”小而专”的市场了。据2005年9月《数码印刷》杂志调查.中国数码印刷装机量按倍数增长;达到765台(不含富士施乐)。据行业专家预计;数码印刷的收入占中国印刷业份额约在1%~2%左右。这两项数据均显示中国的数码印刷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多可能;也隐藏更多机会。  相似文献   

4.
在上期,我们从书刊印刷将来的发展引入数码印刷的必然说起,随后,探讨了选择数码印刷的几个因素,包括在工作流程中同传统印刷的结合,新业务需求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描述。本期我们将从应用的角度继续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与网络化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印刷工业正阔步走向数码印刷的爆炸时代,商业印刷公司正处于采用数码印刷机和直接成像设备的迅猛增长时期。据预测,到2007年,商业印刷公司的数码印刷设备拥有量将增长234.1%。  相似文献   

6.
据国外资料报道,2003年世界包装市场(包括印刷,承印材料及加工)约达90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6%~10%。在全球包装市场,各种包装印刷方式中,柔印占41%,胶印占37%,数码印刷占10%,凹印占8%,其他印刷方式占4%。由此可见.数码印刷在包装印刷中已占到10%,而且这一比例还会继续增长。众所周知,标签的印刷方式除柔印,凹印,  相似文献   

7.
深圳中华商务安全印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安全印务”)是中华商务在收购原深圳美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后组建成立的.收购之后大胆对其主营业务进行了调整.在书刊胶印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全印刷及数印刷,迅速华丽转身为采用最先进技术、业务类型独特新颖的新型印刷企业。所以如果将深圳安全印务简单地归为数码印刷企业.似乎有失偏颇,但我们从深圳安全印务至少可以看到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共生共荣的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印刷业的飞速发展,以“按需印刷、个性化印刷和可变数据印刷”为特点的新型印刷方式——数码印刷日趋活跃.市场迅速扩大。数码印刷正在影响着行业的方方面面,并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数码印刷》杂志作为行业良好的交流平台,也在不遗佘力的为推动印刷行业的数字化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2008年,  相似文献   

9.
drupa2008以数码印刷为主轴.让印刷厂的老总们看得一头雾水,明明数码印刷找不到多少客户,绝大部分印刷厂的收入主要还是靠传统印刷,如果说数码印刷会影响未来印刷产业,结果到底将如何?  相似文献   

10.
新年新气象,作为2008年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本期开始,《数码印刷》杂志将从世界范围内遴选印刷行业知名专家,为本刊撰写卷首语(Professional's Letter),请其就数码印刷市场的变化,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本期我们邀请到了素有“按需印刷之父”美誉的Frank D.Steenburgh先生,以其《如果创业,我选数码印刷》作为开篇之作,今后,我们将继续邀请其他知名专家,希望他们的言论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并能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美国RIT(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ttp://www rit.edu/)的名教授Frank Romano对美国印刷行业做了详细调查,调查报告中预测了数码印刷市场的兴起.2002年传统印刷占印刷业总产值的94%.到2010年将下降至62%,38%将被各种形式的数码印刷所占领。中国内地的市场发展虽然和美国不同.但从历史经验看.也不过只是“进度”的差异而已.重点是我们能否在美国市场今天的现象中.窥见我们数码印刷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有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数码短版印刷已经占据印刷市场9%的份额,预计从1999—2005年,数码短版印刷每年的增长率将达到6.9%,到2010年,数码印刷所占市场份额将上升到20%-25%。专家指出:数码印刷将是21世纪印刷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数码打样像任何一项新技术一样,历经推广之艰苦,终于改变了印刷企业,输出公司及其客户的观念,从而在印刷企业中“登堂入室”,取代传统打样指日可待。但是,从国内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数码打样只是在商业印刷,书刊印刷企业中应用得较为广泛。相对而言,国内报纸数码打样还处在应用的寒冬季节。  相似文献   

14.
数码印刷在香港印刷界及供应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和重视。有较多的传统印刷商已经引入生产型数码印刷机。同时.香港数码印刷协会近10年来大力推广数码印刷技术,举办了数码印刷大奖赛,引导行业去观摩和提升数码印刷品的质量,令更多人知晓了数码印刷的高品质及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数码印刷在中国”用户调查已经做到第4个年头了。这4年,是中国数码印刷市场快速发展的4年,也是数码印刷行业从业者迅速成长的4年。设备新品层出不穷,数码印刷价格一降再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数码印刷在我国的应用究竞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数码印刷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此次由科印传媒《数码印刷》杂0志及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共同策划的“数码印刷在中国”用户调查,是以源于数码印刷企业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专门针对数码印刷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从业者心态所做的基础性市场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方正电子举办新品发布会,印捷数码印刷系统全新亮相,推出黑白数码印刷系统;2004年6月.印捷彩色数码印刷系统完成.2004年年底.方正电子将推出中等价位的全彩色数码印刷系统:2005年.更高档的印捷彩色数码印刷系统将被推向市场……在印捷系统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方正电子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7.
尔冬 《电子出版》2003,(2):27-28
2002年是农历马年,数码的风暴席卷神州大地,业内人士将这一年形象地叫做“数码年”,印刷行业也不例外,数字印刷在2002年发展迅猛,好戏连台。  相似文献   

18.
李峰 《电子出版》2003,(8):16-17
在全球范围内,印刷行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方向的发展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最近CAPV公司提出数码印刷产量的复合年度增长率为14%,将从2001年的26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500亿美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富思集团,这家在日本数码印刷领域相当成功的公司开始进军中国,并给中国的数码印刷行业带来了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理念,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码印刷发展的方向,近日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日本富思在华子公司(中自富思公司)总经理李峰先生。  相似文献   

19.
“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以下简称数码大奖赛)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主办,科印传媒《数码印刷》杂志承办,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届。在业内各方的支持下,它见证了中国数码印刷市场的成长,更体现了中国数码印刷行业的发展水平,是中国数码印刷应用领域中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赛事。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数码印刷的质量都为印刷企业客户所诟病,由于数码印刷达不到胶印品质,大大影响了客户接受数码印刷的程度。但是EFI Fiery彩色服务器的出现,使得数码印刷达到胶印品质已不是纸上谈兵。很多传统印刷客户已经逐步采用配有Fiery彩色服务器的数码激光设备去完成数码打样和数码印刷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