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涛──中国海岸的凡·高”──这是德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德国路德维希国际艺术论坛主任沃尔福冈·贝克教授今年三月精选收藏了李洪涛先生的作品后的赠言。贝克教授对画家及其作品还评论道:“以一个欧洲人的眼光看,这些绘画作品在当代国际艺术上是一种综合艺术的极佳典范。这种艺术的综合包括了对中国丰富的绘画艺术或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另一方面它实际上又具备了欧美艺术的强烈表现方式。这种综合艺术的睿智被笼罩在艺术家强烈的激情与生动的欲望当中。”李洪涛先生受到德国权威艺术评论家如此之高的赞赏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美学造…  相似文献   

2.
“美”,在科学家与艺术家眼里,往往是大相径庭的。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的美”与“科学的美”会继续是“井水河水不相犯”吗?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又该如何真正地互动与互补?  相似文献   

3.
电视艺术的发展,从来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纪录片作为以纪实为审美特征的艺术形态,在当前数字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新的制作手法。影视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人类社会发展至“数字”时代,编导们正在经历一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革命,影视艺术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艺术类型,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编按]  相似文献   

4.
长期在美国纽约生活和创作的钟耕略先生,在绘事上辛勤耕耘与探索,不断有新成果问世,最近,他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题为《清朗的观照》的绘画艺术展上的近50件展品,包括油画、色粉笔、彩色铅笔和铅笔素描等,以其近年创作的“室内系列”“花果系列”和“尼加拉瀑布系列”为中心,同时也展示了以前的“水石云系列”“古柏峭壁系列”和“树影系列”、“阶梯系列”等,该展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位艺术家数十年来艺术历程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魅力赵无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国,83岁的法籍华裔油画家赵老可谓尽人皆知;在当代世界画坛上,赵无极先生更属抽象绘画艺术的“领衔”之帅。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4日,应中国政府邀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访华一周。当代名书法篆刻家容铁专门刻制“奥运门”印章一枚,赠与萨马兰奇先生。在北京举行的赠送仪式上,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该印章并高度称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记专访了容铁先生。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艺术的百花园中,魔术无疑是其间绮丽灿烂而又神奇莫测的一朵七彩玫瑰。魔术演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在舞台之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所产生的变幻多端和真假难辨的艺术效果,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赢得一代又一代不分国度与种族的观众浓厚的好奇和始终不懈的喜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魔术艺术一样,中国传统的魔术艺术也因其特色独具而在世界魔坛据有一席。更为令人欣喜的是,在2001年10月4日至7日所举办的第16届“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上,由中国杂技团青年演员李宁、曲蕾表演的“移形换影”节目一举夺魁,获得该届“魔术明星节”唯一金奖——“金魔棒”奖。创办于1985年的每年一度的“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可谓推动世界魔术艺术进步的一个硕大舞台,该节被认为是当今国际上少有的几个重大魔术赛场之一。那些现今活跃于魔坛上的艺术家,包括一些世界知名的魔术大家很多都是由此脱颖而出的。21世纪的第一个“蒙特卡罗国际魔术明星节”举办于摩纳哥的国家剧院——著名的格雷丝王妃剧院。与历届“魔术明星节”相同的是,本届的参赛节目也是在多达200余个推荐或自荐的节目中,经严格筛选后,最终浮出水面的:西班牙的“幻影魔术”;法国的“滑稽魔术”;美国的“变衣术”;比利时的...  相似文献   

8.
尽管想不起何人所说:“谁赞助了艺术,谁就赞助了历史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此话却让人想起1931年吴子深先生的54000银元。  相似文献   

9.
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在中国汉画像石中,有许多表现星空天象的图案,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探索。从中,人们感受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确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也经历了难忘的欢乐。经过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18年的快速发展,上海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上海人民更加自觉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国家战略,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坚持不懈地走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在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上海突出“促发展、调结构、抓统筹、重民生”工作基调;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上海文化发展也在建设文化大都市宏伟目标的指引下,一步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澳门回归之际,艺术工作纷纷推出新作,欢庆这一历史盛事。其中,从事艺术创作的特艺(双手)书法家寒夫先生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创作了传统对联双手书法作品,并分别将上联“庆澳门洗雪国耻重振海外赤子中华心”赠给澳门特首何厚铧先生,下联“贺香港繁荣昌盛再抒龙的传人民族情”赠给香港特首董建华先生,  相似文献   

12.
2004年,苏州市举办“苏绣艺术创新论坛”,邀请国内外50多位著名学者、艺术家参加。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专程从美国赶来,应邀担任“论坛”名誉主席并做了重要演讲,他的名言“文物化新,方成文化:苏绣创新,能生万象”,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关注。在网上对“苏绣创新”的评议空前踊跃,“论坛”对苏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连绵不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人川避难,得以看到成都白马寺附近出土的战国青铜器,由于其地方特征较浓而疑为古代巴蜀时期之物,卫聚贤先生并据此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这为我国考古学园地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旋又在其主编之《说文月刊》上,编辑一期“巴蜀文化专号”。后来华西大学教授郑德坤著有…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李兆忠不无兴奋地拿来他新近发表在《东方化》(2001,5)上的《艺术与科学:一枚硬币的两面?》一,还附带李政道博士主编的《科学与艺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出版)一书。他说章是他向李政道博士“请教”,的,希望我发表一点意见。我说,先拿来看一看,想一想,再说。读过之后,觉得尚有些话可说,便打开电脑敲下所感,所思。  相似文献   

15.
刘琼 《华夏文化》2012,(4):37-38
“美育”即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由蔡元培先生带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审美教育不仅在理论上不断深人,而且在实践方向上也趋向多元化。“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美育思想,滕守尧先生在其2008年出版的《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黄奕缺先生13岁起开始木偶艺术生涯,从艺已有50多个春秋。数十年间,他对古老的传统木偶结构,不断进行革新,新增了很多线位,丰富、提高了提线木偶的表现力。由他创立的“以提线木偶表演为主,融汇杖头木偶和掌中木偶表演于一台”的综合演出形式,对于泉州提线木偶艺术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黄奕缺先生先后10多次参加全国巡回演出,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广大观众演出近万场。近年,黄奕缺先生跨出国门,先后多次到菲律宾、日本、荷兰、新加坡、朝鲜。阿拉…  相似文献   

17.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沙。”杭州不仅是美丽的风景城市,而目‘是一个篆刻城市。坐落在西湖北岸、西岸桥畔的西岸印社,则是以印、以人、以地著称于世的印学研究中心,被书画界誉为“天下第一名社”。西冷印社始创于1904年(光绪三十年),近百年的风云间,几度兴废、沧桑阅尽,却依然洋溢着勃勃生机,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蕴底和超凡的艺术铁力,世雄辩地证明了西岸印社的存在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及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国际意义。今年10月,恰逢印社首任社长、一代艺术宗师吴昌硕先生诞辰150周年,西冷印社又将举行盛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京剧院成立于1960年,曾排演过田汉先生创作改编的《白蛇传》、《谢瑶环》和本院改编的《通天犀》、《盗御马》、《战洪州》、《盗库银》等优秀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还创作、改编和演出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孔雀四、(多沙阿波》、(黛诺)等剧。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剧目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戏剧界誉为“全国京剧界的一支劲旅”。新时期以来,该院在艺术上又有新的建树。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京剧艺术片(铁弓缘),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该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春天到来的日子里,中国美术馆十分高兴地举办《虚幻的蓝天——日本著名画家森秀雄作品展》,以展示森秀雄先生从1970年以来的艺术历程,特别是他进入21世纪以后,艺术上的新发展,从而使中国美术界和广大公众得有机会,认识森秀雄先生的艺术创造及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可以说,这个展览是中日美术交流又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杨建军 《世界文化》2014,(10):I0001-I0004
建十先生近年书学,渐归于风骨。余尝读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深自以为先生之书,乃渐近之。风骨二宇,或分或合,孰主孰次,古来论述,未能一也。而余以为先生书法之风骨,在其艺术品格之清正端直、刚健不息处,在其书法面貌之风道骨峻、清刚顿挫问,即如刘勰所云:“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又:“刚健既实,辉光乃新”,“骨髓峻”、“风力道”,“风清骨峻”、“篇体光华”等是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