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森 《百科知识》2007,(8X):38-38
自杀涉及各种因素,而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又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人们还认为自杀是其他各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后果之一。例如,一些统计发现,相当数量的自杀是由抑郁引起的。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也即神经递质的变化可能对自杀要负一定的责任。更为具体的是,大脑中的血清素受体的变化可能与自杀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科教文汇》2005,(11):24-24
数不清的大脑实验观察过当动物在将得到奖励的动机驱动下要行动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总是一定会得到奖励,日本科学家利用这个想法,观察了大脑的活动,确定了一个与失望有关的区域。Takafumi Minamimoto和同事用猕猴研究了大脑一个叫丘脑外侧核区域的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男性在听声音时只用了大脑的一半。美国印第安那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0名男女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男性在听声音时只使用左脑,而女性却使用左右大脑。  相似文献   

4.
彭文 《百科知识》2007,(1X):30-30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宄显示,人们睡眠时用电流刺激大脑,增强脑波,可能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研究人员让13名医学系学生在睡前记忆46个单词,然后将4根电极接到每个学生的头皮上。学生入睡后,研宄人员利用模拟自然脑渡的低频电波对他们的大脑头皮进行刺激,每次5分钟,共进行5次,这种刺激不会使入睡者清醒过来,早上醒来后对学生们进行同样单词的测试。不接受脑刺激的对比组学生在醒来后平均记起39.5个单词;接受电流刺激的测试蛆学生醒来平均记起41.2个单词。  相似文献   

5.
据俄罗斯《科技信息》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大脑研究所通过多次实验研究发现,在消极或者积极的情感刺激下,尽管大脑皮层兴奋和工作的范围不同,但都能激发大脑的创造力,强烈的情感刺激能够影响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1955年去世,享年76岁。很多人认为他的大脑是人类中最好的大脑。虽然身体被火化,大脑却被保留下来,用于科学研究。多少年来,他大脑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研究人员。最近,科研人员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的每个神经元里都拥有非常多的神经胶质细胞,它们的数量多于正常人,这使得他的大脑可能具备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据以色列科学家称.大脑系统获得感觉的逢径就象调频收音机一样.他们认为,人们在触摸物体时皮肤有感觉是因为人的大脑在不断地调整变化着神经源频率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刘永 《百科知识》2005,(6X):35-36
女性早有这种猜想,但现在她们的猜想得到了证实:男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女人不一样。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女性和男性在智力测试中使用大脑中完全不同的区域。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显然具有比迄今为止所设想的更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近一年的会议商讨和公开辩论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日前宣布了分配《使用先进革新型神经技术的人脑研究(BRAIN)倡议》资金的方案,这笔1.1亿美元的拨款旨在启动新技术的研发.绘制出人脑庞大而复杂的神经回路。简而言之,BRAIN计划着眼于一些宏观的理念,诸如研究大脑的所有细胞.尽管目前可供完成该目标的数据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0.
小刀 《知识窗》2011,(2):21-21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语言能力和创造力在大脑中相互“竞争”.这种说法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大脑受损后.却突然变成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正>人造大脑人的大脑镶嵌着数十亿计的神经元,它的大部分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现在,从事《蓝色大脑工程》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在未来十年中,开发出能够运作的人造大脑。  相似文献   

12.
方留民 《科学中国》2007,(12):64-64
人能埋藏让自己不快的记忆,这种由来已久的说法被证实是正确的。周四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能够大概解释大脑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0,(1):11-11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些改变,如脑萎缩、细胞活性降低以及淀粉样斑块和沉积物增多等,这些变化会对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美国研究人员让年龄在55岁~78岁的健康志愿者在两周时间内至少有7天每天上网进行1小时的搜索和阅读,与此同时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发明与创新》2003,(5):37-37
科学家们揭开了大脑感知色彩的秘密,这一发现将来可能会让那些失明的人获益。得克萨斯———休斯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猕猴的研究,揭示了在大脑的一个特殊部位里一种叫作“细条纹区”的细胞模块的排列情况和感知色彩的机理。神经生物学和解剖学教授丹尼尔·费勒曼说:“这一发现为所有颜色的感知提供了第一个生理学的基础。”费勒曼和他的研究小组在给猕猴观看一系列色彩的同时,绘制了在猕猴大脑细条纹区血液流动的变化图谱。他们的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在观看不同颜色的时候,猴子大脑血液流动的峰值在细条纹区的特定部位…  相似文献   

15.
毒瘾与大脑     
滥用药物会使大脑的奖赏环路发生长时程变化.深入了解药物成瘾时这些适应性变化的细胞和分子机理.能够导致针对吸毒等强迫性行为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20-20
1997年,一位73岁的妇女在一次中风发作后,不再做梦了。如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病例为大脑深处的一个部位是做梦的关键这个观点提供了第一个无可争辩的证据。这些发现也许能帮助澄清梦研究领域存在了几十年的争议,并为梦的用处提供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彭文 《百科知识》2005,(7X):36-37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游戏对中风病人进行了“虚拟现实疗法”试验。游戏设计着眼于人体保持平衡、移动、迈步和走路的技巧,分别模拟上下楼梯、和鲨鱼在深海潜泳和高山陡坡滑雪。试验结果表明,病人的行走、站立和上台阶能力都有所改善。试验前后的大脑成像检测显示,病人在接受“虚拟现实疗法”治疗后大脑功能开始重组。  相似文献   

18.
《发明与创新》2013,(11):14-14
一项最新研究称,一种能帮助动物记录它们所处位置的大脑细胞首次在人类大脑中发现。这些神经细胞被称作定位细胞,就像一个内置的GPS系统,当参与大脑研究的志愿者探索。个虚拟环境时,这些细胞就会被激活。  相似文献   

19.
《科教文汇》2005,(11):19-19
美国科学家在近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一位因脑部受损而难以正常识别他人恐惧表情的妇女.使他们对人类大脑情感认知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脑杏仁核是人类大脑中识别恐惧表情的关键部位。这位38岁的妇女由于患病导致大脑两侧杏仁核均有损伤.确实很难识别出他人脸上的恐惧表情,但她识别喜悦、愤怒.哀伤等表情的能力却很正常。  相似文献   

20.
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诚 《中国软科学》2002,(9):125-126
一、开创人力资源量化研究之先河———罗伯特·索洛的“余值”法美国学者罗伯特·索洛在1957年的《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的论文中,打破了“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的见解。罗伯特·索洛根据美国1909-1949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运用增长会计方法的计算公式发现这期间美国的产出水平增长了31倍,其中只有12.5%源于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贡献,而87.5%的“增长剩余”都应归因于技术变化。这一发现极富有挑战性,批评了经济增长理论中对资本积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