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辛全民 《兰台世界》2007,(8X):55-56
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们的形象具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体现在语言方面,就是他们对于民族歧视用语的反对的同时又提倡对其他民族的语言歧视。  相似文献   

2.
1253年,元朝在云南建立统治,有10多万军队和大批蒙古族官吏来到云南。1381年明军大举进攻西南,击溃10万蒙古军,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终结。失败后的蒙古将士和官吏无法回到蒙古,只好落籍云南,因受到民族歧视,散居各地的蒙古人多改为汉姓,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中。750年来,他们在语言、风俗、生产、生  相似文献   

3.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农民工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图书馆的任务是为不同层次、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文献信息服务.对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技能培训、法律培训等服务,引导城市居民改变对农民工的歧视态度,促进农民工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杨豪 《青年记者》2007,(9):49-50
语言歧视的表现 媒体报道中的语言歧视有着多方面的体现,这些或零或散的歧视符号日积月累地形成了语言暴力,会给被歧视对象带来雪上加霜的伤害,同时也容易给普通受众的认识指引一条错误道路,甚至导致社会偏见、习惯性歧视。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与消解符号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翼 《现代传播》2005,(5):35-38
目前我国大众传播系统中的符号歧视,比较严重和复杂。就对象而言,主要是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就形式而言,有语言符号的,也有非语言符号的。其中,语言的符号歧视,不仅是一个历史问题,同时也是现实问题。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系统工程中,消解大众传播领域的符号歧视,非常重要。应该强调的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众传播系统,重视符号歧视现象,从消解符号歧视做起,不仅仅是治标,而且是治本。同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营造和谐传播氛围,引导舆情,能够配合其他系统,尽可能地消解社会歧视,所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新闻传媒中对女性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女性报道的内容和语言使用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世界各地关于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当今女性在社会上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就新闻传媒而言,对女性的歧视依然较为突出,本文就新闻传媒中女性歧视的具体表现、语言特征以及出现女性歧视的原因和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朱爱敏 《新闻界》2012,(12):39-43
作者运用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新浪微博维吾尔社区群体互动进行观察分析,认为:该网络社区公共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描述、分析维吾尔文化现代转型问题的议题;有民族歧视含义或被解读为"民族歧视"的议题;贴了民族标签的"抹黑"性陈述;争取民族权利和利益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朝代。由于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厉行民族歧视和掠夺剥削政策,各族下层人民深受奴役与贫困之苦,大都(蒙语称汗八里,即今北京)的高峻宝座上坐着一个语言习俗殊异的皇帝,有些人便不加分析地认定这是一  相似文献   

9.
隐逸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由于政治的束缚与价值取向的变迁等各种原因,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超逸、自然的生活方式,崇尚精神自由。元代是由异族统治的王朝,因此在政治政策上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汉族人在朝廷的发展之路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这使他们放弃了自身的民族责任感,选择了隐居生活,并且将情感寄托于画作之上。吴镇可以说是元代隐逸思想的代表,其所描绘的"渔隐山水"表达出自己内心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感。本文便以吴镇的"渔隐山水"图式为例,来探讨"渔父"形象及其笔墨语言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10-2011"跨年晚会新闻中,其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泛用的军事语形象生动、活用的流行语新颖时尚、巧用的修辞语幽默诙谐、妙用的评论语麻辣犀利.跨年晚会相关新闻中存在的语言问题也比较多,诸如语言暴力、语言歧视等,有待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跨年晚会的相关报道中彰显新闻语言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族的起源,除血缘外,更重要的是由于他们共同的语言、文字和生活方式组成的.他们为了生存繁衍,维护共同利益,在长期与险恶环境和艰苦条件的斗争中,对客观事物逐渐形成一定的日益稳固的群体心理定势,凝聚成一个民族总的心理情绪.这一心理情绪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包容宗教、礼仪、庆典、祭奠、征服、反抗、复兴和衰败等等,所以,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气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秉赋.每个民族在审美心理上,都毫不例外地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制约.这种制约对听觉艺术来说,尤其明显.现在就象征性音响的出现、分类和与象征性审美心理的对应关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在民族问题上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拨乱反正,大力宣传民族政策,在增进民族团结,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近几年来,某些报刊杂志,在宣传报道和发表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文艺作品中,接连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作品,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不恰当的评述,有的丑化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有的仍沿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些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语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民族在统治制度上采取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式的部族统治方式,在这种统治方式之下元代的法律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并维护着蒙古民族作为统治者的统治特权,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刘磊 《兰台世界》2014,(5):150-151
作为统治者的蒙古民族在统治制度上采取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式的部族统治方式,在这种统治方式之下元代的法律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并维护着蒙古民族作为统治者的统治特权,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中最为独特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西南各民族的文献只能在民间传播,官方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许多文献也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人们并不太了解西南各族中有多少种文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20世纪初民族学传入中国后,中国民族学家开始深入边疆进行田野调查,调查中常常意外地发现一些文献,使许多民族和他们的文化逐渐为海内  相似文献   

16.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月25日发出《关于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习俗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近几年来,有些报刊杂志,在宣传报道和发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某些文章和作品中,接连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小说、剧本、电影、曲艺、美术、杂文等文艺作品,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不恰当的评述,有的丑化了少数民族人物形象,有的仍沿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些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语言、称谓。这类问题的发生,在少数民族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引起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不满,在个别地方,甚至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对政治安定和民族团结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7.
下篇:大漠草原任驰骋 面对新疆记者生活的特殊条件,开始我也努力挣扎,力图摆脱困境。 但我在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方面的功夫却收效甚微。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我以为,不懂得一个民族的语言,便谈不上真正了解一个民族。在我长期记者生活中没有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少数民族人物,除了其他原因,不懂他们的语言,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依靠翻译和“半拉子”翻译,是难以找到开启一个民族心灵的钥匙的。  相似文献   

18.
史占旗 《传媒》2006,(11):56-56
《精品购物指南》9月21日《娱论界》专版刊登了一组《外来艺人频伤民族情感花钱请人来歧视》的文章,对娱乐界和追星族只顾娱乐追星而不顾民族情感的思想倾向进行了严肃批评,对追星一族颇有教益.  相似文献   

19.
王忆伟 《新闻世界》2013,(10):335-336
语言与文化共同发展,相互依存,贯穿于人类整个历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中西方不仅存在语言的差异,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礼仪风俗、生活习惯等,这一切就构成了各民族问文化上的差异。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这种语言,而且还要使他们了解与之共存的文化,使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同步发展,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清军人关后,随着军事上的胜利,满洲贵族强制推行一系列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从而形成了广大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清斗争.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廷严厉推行剃发令之后,激化了民族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