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天津天后宫和妈祖信俗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旅游资源,更是一种文化。天津天后宫是承载天津妈祖文化的空间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基于妈祖信俗环境、功能和理念有所变化的现实,提出利用天后宫的建筑空间优势,结合妈祖文化产业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民俗资源等,从非遗保护、博物馆学、艺术学及传播学等角度,适应新时代和新生代需求保护和传承好妈祖信俗。  相似文献   

2.
妈祖信仰因海运航线而北传青岛口,在明成化年问青岛口便建成青岛天后宫,并以神之名保护各港往来商旅。妈祖信仰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进入青岛口,被当地民众接受崇拜,天后宫中香火不断,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逐渐被同庙的多神信仰所同化,职能逐渐宽泛,不司专职。再加上德人来青后带来的天主教信仰的影响,青岛天后宫的地位在中西传统的信仰较量中日渐衰落,趋于弱化,正确认识青岛天后宫的信仰境遇对于青岛这座沿海城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7,(3):13-18
在介绍巽寮湾妈祖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论述了巽寮天后宫从一座普通庙宇成长为享誉珠三角乃至妈祖文化界的著名天后宫的过程,并分析了宫庙复兴后所呈现出的多功能聚合状态。巽寮天后宫的复兴机制体现为庙宇重建、圣地分灵、传播妈祖文化、经营地方、媒介合作等五个方面,旅游市场的资本注入是其复兴的动力。巽寮天后宫的个案,部分地呈现了当下民间信仰复兴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8-22
通过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阐述毛里求斯路易港南顺会馆天后宫的创建历史,介绍南顺会馆天后宫的设置,以及天后宫举行的主要活动,指出毛国华人具有多元民间信仰的特征,以及中华文化和妈祖文化在毛里求斯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始建于元泰定三年的天津天后宫是妈祖文化在北方传播的中心,是天津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地理位置与漕运是妈祖落户天津的主要原因;其次,宋元明清各朝数次的加封,无疑加快了天后信仰的传播。天津的皇会在妈祖本土化的过程中起到直接推动作用,民俗传承的功利性选择决定了天后宫的庙貌延革。  相似文献   

6.
指出妈祖文化是闽台两地共同的传统文化资源,简介两地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文化产业等相关概念。通过资料分析与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闽台两地妈祖文化资源的旅游观光与文化创意实践的现状进行比较,探讨妈祖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源于福建莆田湄洲的妈祖信仰 ,千百年来为民众所信奉 ,为道教所吸纳 ,为官方所崇祀。对怀化境内的三座天后宫进行的考察 ,将有利于对这种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保护 ,更利于发挥“妈祖文化”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芹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3):112-115
妈祖文化由南方传入天津后,在其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因不同时期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宗教信仰倾向性不同,受到不同程度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天津妈祖文化有了天津地方特色.本文从社会学、建筑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角度,采用田野考察、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天津天后宫的妈祖文化在形象定位、神职功能、事务管理、装饰隐喻等方面与佛教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怀化境内的天后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源于福建莆田湄洲的妈祖信仰,千百年来为民众所信奉,为道教所吸纳,为官方所崇祀。对怀化境内的三座天后宫进行的考察,将有利于对这种传统的宗教信仰的尊重和保护,更利于发挥“妈祖化”特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0-12
简述马来西亚雪兰莪巴生县区的妈祖信仰由来和妈祖宫庙分布情况,重点介绍海南会馆天后宫及班达马兰新村妈祖庙以及相关的妈祖民俗活动,说明妈祖信仰对巴生华人精神和社会整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历史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根基,要促进安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底蕴。安庆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古皖文化资源、佛教禅宗文化资源、戏剧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名人文化资源。对安庆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一要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与旅游人才的培训;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三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琅琊台旅游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优势,但未得到充分开发,制约了青岛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青岛市经济重心的西移和2008年海上奥运在青岛举办,琅琊台旅游渐成青岛大旅游开发的新亮点。充分发掘琅琊文化特色,提升景区核心竞争力,开发优质海滩资源,发挥依托青岛的地缘优势,是琅琊台和青岛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台州的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但在开发中却存在人为破环严重,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产品开发层次低,生态文化品位不高,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薄弱等问题。生态文化视野中的台州海洋文化旅游开发应实行生态性规划与开发,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管理,深挖文化内涵,提高生态文化品位,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及其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旅游文化的弘扬。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宗教旅游资源转化成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的旅游项目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鞍山目前的宗教旅游发展现状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做一些分析和建议。通过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多层面地开发,同时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带动第三产业,进一步促进鞍山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开发存在雄厚基础。应该明确彭水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各方面的责任归属,加强区域、区际协作,整合渝东南各县旅游资源,以传统民族文化为依托,以旅游业为载体。走绿色文化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民间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具有重要价值。分析海南乡土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业中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建议从展示乡土文化精华,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植入非物质文化,丰富乡村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高产品教育性,注重开发参与性和知识性旅游生态产品等方面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越南二方碑记进行解读的同时,分析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传播情况;继而阐述了穗城会馆天后庙的肇建、沿革及其作用;最后说明该天后庙成为越南文化历史遗迹的情况,从而揭示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已经融入当地民族文化当中。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虽已取得成效,但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规划,择优开发,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意识,改进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