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细致工作。有时,我们觉得这项工作非常难做。觉得很苦,很累。但是只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关爱学生,以理服人,以自己的真情打动学生。就能使我们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给我们的情感回报。使我们觉得班主任工作苦中有乐,在苦中得到情感的满足。在苦中得到精神的升华。使自己觉得,自己所有付出是值的。我们投放的是关爱,收获的是快乐。  相似文献   

2.
零称呼是一种特殊的省略称呼的面称方式,运用恰当就显得自然、亲近,拉近交际双方的关系,而运用不当容易让人觉得不礼貌,产生反感。零称呼的语用效果受到对话双方的权势差别、熟识程度、对话场合的正式程度以及听话人的确定性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论话语效果     
本文从表意效果、交际效果和社会效果三个层面分析了话语效果的构成,认为表意效果是单向性的语词表达发话人思想内容的效果;交际效果是发话人运用针对性的话语策略有效地促使受话人对发话人话语作出发话人所希望的特定理解和反应,,从而实现发话人的交际用意,完成特定交际任务的效果;社会效果是话语行为在追求交际效果的同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效益。这三种效果既有效果追求上的不同侧重,但又同属于一个统一的话语取效过程,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从这团乱麻中抓住关键的契机使工作变得主动有序,轻松愉快呢?如何使开学工作对一学年的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觉得开学初是个不容忽视的点,从以下四个  相似文献   

5.
<正>"松绑"一词意蕴深远。父母给孩子松绑,就会使人觉得是父母的溺爱;老师给学生松绑,就会使人觉得是老师的失职;国家给公民松绑,就会使人觉得是这个国家的规章制度不够严密……但如果在合适的情况下松绑,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社会上时常发生让人痛彻心脾的事件,如某老板因欠下庞大的债务被人追债而跳楼自杀;某  相似文献   

6.
左袁袁 《大学生》2020,(3):26-26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有机物。此次疫情我们看到,药店里口罩脱销、供不应求的同时,医用酒精也一售而空。平时受伤,伤口的消毒会选用医用酒精,而医用酒精是浓度为75%的酒精。有些人不知道消毒原理,觉得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因此可能会选择无水乙醇进行消毒,但效果真的会更好吗?答案是否定的,消毒效果最好的酒精浓度在70%~75%之间,高于或者低于,都达不到该浓度范围的消毒效果。病毒包含蛋白质,而医用酒精的作用,就是破坏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从而使病毒不能入侵细胞。要知道酒精为什么不是浓度越高越好,我们需要先了解蛋白质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3):48-49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都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实践、探索,但仍让我们觉得收效甚微。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大多是因为学生预习不到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举步维艰。而从多方实践证明:从字词、句段及整体把握、质疑问题、拓展延伸入手,指导学生预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幽灵——兼论“德育”的吊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德是幽灵作为一个人,你觉得高尚吗?作为一个人,你觉得光荣吗?作为一个人,你感受到尊严没有?德育在做人这个意义上,应该理解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光荣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或者,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人的高尚、光荣与尊严。我们这个世界使人丧失尊严的遭遇太多了,不使  相似文献   

9.
激情使人成功。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有一定的激情,才能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兴趣是激情的最好的老师.应当让激情成为教育的积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微笑     
笑有很多种。大笑使人觉得张狂,浅笑使人觉得小气,阴笑让人不寒而栗,狂笑使人乐极生悲。而微笑, 她貌似平淡可恰到好处,她出于礼貌又发自内心,她既代表清纯又代表富有。  相似文献   

11.
有时候……     
有时候我见了不认识的校友也会向她们友好地微微一笑,有时候听到我的名字却不知叫我的那个人是姓陈还是姓张。有时候我觉得跟同学相处真累,有时候我觉得世界上少了友情真活不下去。有时候我觉得人这种高级动物真复杂,有时候又觉得正是人多种多样的性格才使我们的生活五彩多姿。有时候我觉得我是活着的李白或陶渊明,有时候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所存在的现状,本人觉得应该做一些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使学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此措施,课堂教学是突破口。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在课堂最大限度地接受英语,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和随堂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一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和研究,这就是如何提高练习效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很多按钮元件,虽然网上的按钮元件资源非常丰富,但直接使用,往往会觉得其颜色或动画效果与自己的课件不是很协调。那么如何使按钮能够很好地融入课件呢?一般课件包含两种信息:一种是课件的主体信息,需要引起使用者注意;另外一种是辅助信息,最好不要引起课件使用者的注意。如:按钮上的标题属于主体信息,而  相似文献   

15.
许爽 《内蒙古教育》2008,(10):37-39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写文章要如此,上语文课也应如此。不仅开课导入教师要精心设计,使学生为之一震;一课结束时教师也必须在语言设计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达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余音绕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古镇”二字,总令人无端地向往。人到了一定年龄后会觉得新城不及古镇来得有魅力。我们在黄昏前抵达赤坎古镇,那正是光影效果绝佳的时候,夕阳从骑楼上斜斜地照射下来,在店铺林立、古榕婆娑、江水环绕中别有一番风情。虽然历经风雨沧桑,600多座骑楼无可避免地都在破败之中,而破败令人遐想,更有一种别样的动人。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满堂的X、Y、Z、点、线、面,满堂的黑板板书,满堂的练习与作业,使人头昏脑胀,结果常常是教师在前面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一头雾水,效果很是不好。由此,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美,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便成为教师眼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赵成武 《教师》2011,(33):45-45
有些学生觉得英语作业枯燥乏味,不想在作业上花很多时间,这种消极的情绪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效果,本文从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探究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问题,力求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我们经常用来教育学生的名言。不少教师为人谦和,给学生作出榜样。不过,事物总是辨证的,谦虚是应该的,但有时有点自负,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呢。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师,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育学生并不一定要摆好架式,一本正经地说教,有时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师生交流过程中,孩子们便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觉得让学生在平和、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比在严历的训斥中接受教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