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平台快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移动社交媒体环境下,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受众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电视时政新闻应该积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更新传播理念,丰富和创新时政新闻的内容,改革时政新闻的形式,创新时政新闻的传播方式,更好地宣传党政方针和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2.
李婷 《传媒》2021,(9):31-3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消费内容渐趋海量与碎片化,传统时政报道所面临的到达率不足、传播力欠缺等问题愈加显著.时政报道要想获得用户的青睐,急需创新表达方式与重构传播模式.河南广播电视台2021全国两会时政报道全面开启"云模式",围绕"开新局 出新彩"主题,将互联网作为首发阵地,以用户为导向,以体验为核心,采取"轻量化"策略,大小屏融合呼应,在技术、形态、语态、传播"四个维度"不断精进创新,打造出多个主题鲜明、内容鲜活、形式多样的融媒体爆款产品,将时政报道触达受众掌心,更抵达人心.  相似文献   

3.
<正>新传播形势下,如何做出受众愿意看、看得懂、主动转的时政报道?面对愈加年轻的新生代读者群体,如何站稳百姓视角,解读好一省发展大计?对于地方党媒来说,在移动传播场景下,保持年轻态,这是一个事关未来发展的核心命题。2022年9月,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集合优势兵力,面向移动端,创立了时政品牌栏目“豫头条”,重塑地方党媒时政报道方式。作为主打“年轻”的时政新媒体栏目,一年多来,“豫头条”以“河南新闻联播”为基础,以新视角、新思考探寻时政新闻新表达,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化已逐渐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趋势。目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主要在生产、传播、运营三方面进行社交化尝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时政类可视化新闻报道模式单一、过度注重内容个性化推荐、弱社交关系不利于用户长期留存等问题。因此,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应创新时政可视化新闻叙事模式、增设自主订阅功能、利用垂直话题构建强关系社群,促进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社交化路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郑艳华 《今传媒》2013,(5):93-94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行业整体面临的挑战越来越清晰——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转入数字新闻阅读,新闻移动化和多终端化的时代正在到来。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新媒体时代,时政报道运用新技术、新渠道在报道观念、采编模式、稿件内容、传播形态等方面创新突破,发布及时、准确、权威的新闻信息,时政报道跃上新高度,传统媒体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时政新闻是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对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重大。在融媒体时代,为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传播效率,时政新闻工作者应掌握受众的阅读习惯,转变陈旧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加接近百姓,服务百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时政新闻传播的特征,然后从重构新闻用语表达方式、打造多平台立体化矩阵、打造用户参与的传播模式、持续深耕新闻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策略,希望能进一步提升时政新闻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优先"理念的驱动下,"互联网 +"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了创新模式,本文以央视《大国外交最前线》系列Vlog为例,分析"时政新闻+Vlog"的外显表达特征和内隐基因缺陷,探寻Vlog对电视时政新闻的赋能与启示,以期能充分利用Vlog的创新传播形式实现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冲击下,杂志在中介功能、内容结构和资本补偿三方面均受到冲击.研究发现,不少时政类新闻杂志进入手机端时未关注到移动端的核心特点,因而未能形成竞争优势.在面临移动终端的新环境时,时政类新闻杂志应巧妙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二次传播为抓手,打造全媒体独立客户端,提升用户体验,探索赢利模式,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9.
吴知音 《新闻传播》2023,(6):117-118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稳步发展、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不断拓展,提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效果。但现阶段时政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问题,严重阻碍了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基于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探究时政新闻报道创新策略,本文重点提出时政新闻报道可视化的发展路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分析了时政新闻的特点和传播现状,然后主要论述了时政新闻在媒体融合环境下提升传播力的途径,例如发展多样化的传播平台、充分整合时政新闻资源以及加强时政新闻四力建设等,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扩展时政新闻受众范围,促进时政新闻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融合传播走向深化,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的过程中,应将时政新闻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全面创新时政新闻的个性化解读形式。为此,对时政新闻如何拉近受众距离展开探讨,从形象化、生活化、社交化、亲民化四个层面论证了个性化解读时政新闻的语言形式,从H5页面新闻、短视频3D设计和手绘风格、动态页面互动、跨屏互动立体场景等层面提出了全新的时政新闻个性化解读的视觉呈现方式,对时政新闻解读文本结构提出了个性化标题、个性化导语、个性化主体、个性化结尾等建议。希望对提高时政新闻融合传播效力具有积极作用,扩大时政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智媒时代新闻的业态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政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制作模式、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探究融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的叙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界,在这种大环境下,新闻客户端应运而生,移动终端由此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终端影响了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文本主要介绍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和互动传播的概念,分析了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现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应措施,以期推动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的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14.
杨波 《新闻前哨》2022,(5):63-64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媒体格局被打破.短视频的制作成为了展现人民群众舆论观点的重要方式,在传播思维、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对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全新的时代要求,针对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先进技术运用、专业性、UGC共同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成为人们接收资讯的新手段。信息的快速传播,让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权威性和纪实性依然是传统媒体最擅长的,特别是最为"传统"的时政新闻。如何站稳时政新闻的传播阵地,在报道观念、采编模式、稿件内容、传播形态等方面谋求时政新闻的"再创作",成为党报党媒迎接新媒体挑战最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杨波 《新闻前哨》2022,(4):38-39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舆论生态环境与媒体格局被打破.短视频的制作成为了展现人民群众舆论观点的重要方式,在传播思维、传播内容等各方面都对传统的时政类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全新的时代特点,针对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再从先进技术运用、专业性、UGC共同发展三方面提出了时政类新闻短视频的发展策...  相似文献   

17.
新浪网络新闻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尝到“’98世界杯”报道甜头的四通利方开始转入时政新闻,并于9月成立专门的时政新闻频道,也就是新浪新闻中心的前身。经过多年发展,新浪新闻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模式和传播理念,并因此成为称雄国内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而新浪模式也逐渐成为各大网站纷纷沿用的网络新闻模式。一、新浪网络新闻的模式(一)新浪新闻的传播理念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从传播方式看,它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从传播对象看,它面对的是拥有高度能动性和自由度的网民,这与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传播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新浪…  相似文献   

18.
云彬 《新闻窗》2012,(5):61-62
时政新闻是有关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作为地方电视台立台之本的时政新闻,在新闻传播中不仅可以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也可以在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地方时政新闻形成的一些固定模式,严重影响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一成不变的模式令观众看后味同嚼蜡。  相似文献   

19.
李元栋  匡艳丽 《传媒》2021,(3):59-61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党媒深耕时政传播已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路径."侠客岛"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依托品牌、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创新实践,逐步构建自有的时政传播话语体系,成为党媒转型的成功范例.本文从内容定位、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话语权构建四个方面入手,总结"侠客岛"时政传播的基本特色,以期能够为党媒及纸媒的融合转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我国党媒传播的主要新闻类型,时政新闻传播直接承担着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和解读,承载着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功能,以及主流社会和价值的呈现。由此可见,时政新闻传播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政新闻传播承载的重要功能要实现的前提,是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