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esearch Policy》2023,52(4):104724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process innovation in fostering supply chain competitiveness, existing studies primarily emphasize product innovation and overlook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builds on the dyadic capability-based view and institutional theory to investigate how buyer's and supplier'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jointly affect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in China. We differentiate between two distinct dimension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symmetry, and propose that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negatively influences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whereas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symmetry promotes such innovation. We also examine how formal (i.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nformal (i.e., guanxi importance) institutional factors moderate the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strength and asymmetry on supply chain process innovation.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157 buyer–supplier dyads in China offer strong support for our hypothese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literature and manage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2.
樊玉敬 《情报科学》1998,16(2):140-141
文章探讨了用引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学科文献老化规律时引文出版年龄的计算处理方法,分析了“表观引文出版年龄”对老化研究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498家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供应链集成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供应链集成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中研发资金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均显著正向调节供应链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协同创新程度在企业供应链集成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等角度向企业管理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专利创新作为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战略工具之一,其布局及演化历来备受各国关注。随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格局演变,供应链专利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成为供应链创新的风向标和指示器。本文选取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供应链专利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1990—2016年共27年供应链专利数据池,从合作创新、空间结构、技术主题三方面,采用定量和可视化方法分析网络特征及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供应链专利创新网络演变过程与全球产业发展轨迹高度一致,计算/推算/计数、通信技术、输送/包装/贮存等为供应链专利申请热点,也是各国专利技术必争之地。(2)供应链合作创新网络不断趋于成熟,异质性社区结构逐渐凸显,各国亟须消除锁定效应,增强产学研协同创新规模。(3)供应链专利空间网络规模逐渐扩大,但空间布局不均衡,各国多以本国跨区合作为主,跨国合作为副,跨国合作多以美日韩三国间合作居多。(4)中国供应链创新专利规模增大,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技术主题布局与我国优势产业发展尚不匹配,亟须顶层设计供应链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 米哈依诺夫关于文献老化定义的贡献与不足;(2) 情报源的价值与文献的使用没有必然的关系;(3) 情报源的价值不是衡量文献老化的标准;(4) 文献老化是由用户对文献使用的必要性来衡量的;(5) 文献老化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6.
In today's era of globalization, periodically new products with better value and added featur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arket. The rapi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re creating significant risks of obsolescence at the product level. It creates enormous challenges to coordinate betwee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inventory control policies. Due to the dynamic nature of the market, it becomes essential to integrate technological substitution along with diffusion of new products while formulating economic ordering policies for technological products. The literature of estimating and forecasting innovation diffusion patterns for technology product is fairly rich. In recent years these models were applied extensively to derive economic order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economic situations. Unfortunately study on impact of technology substitution on economic order policies is still scarce. The proposed model acknowled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itution rates of product categories and the inventory policies.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generate economic inventory policies for technology produc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ts diminishing demand.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do not essentially imply that existing generation products will be withdrawn from the market immediately. The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and th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optimal EOQ policies are highly receptive towards the dynamics of the product substitutions and hence it is imperative to identify the trend. A simple solution procedure in the form of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ycle time and optimal order quantity using the cost function.  相似文献   

7.
苏敬勤  马欢欢  张帅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88-1898
本研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视角,通过对3家中小制造企业的纵贯式多案例研究,探索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在供应链整合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呈现出一种从低阶到高阶的动态过程,遵循这“局部型技术创新能力--定制化技术创新能力--协同型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2)供应链整合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一种关键性的创新实践,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演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并会随之存在模式的动态转变。(3)在此基础上,企业通过“能力积累--能力延伸--能力跃迁”的作用机理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吕慰慰 《现代情报》2011,31(11):51-53,162
为了模拟方志类文献老化过程,本文对几种常见文献老化模型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志鉴类文献实际情况,最终在莫地列夫公式和丁学东公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老化模型——"丁—莫"修正式,并给出其回归分析的具体解法。  相似文献   

9.
文献老化研究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科学知识不断更新 ,新的知识不断取代旧的知识 ,这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作为科学知识记录的科技文献必然要随之发生新陈代谢。文献老化是一种必然的普遍社会现象。文献老化及其规律是科学计量学与文献计量学的重要课题。自从C .F .Gosnell研究文献老化现象以来 ,人们围绕文献老化的机理、量度指标、数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大量研究。研究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进行的 :一是文献老化理论的研究 ,进而探索文献信息传播的动态规律 ;二是对研究方法与定量描述方法的研究 ,以便准确把握老化规律及其动力机制 ;三…  相似文献   

10.
数字供应链金融具有精准性管理服务、网络型信用传递和智能化风险控制的禀赋特性,可以契合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化技术渗透影响的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在科技型企业中应用的运作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设计,并针对现阶段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控、技术应用和法律体系等约束条件,提出应该把控风险源头规避风险、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创新以及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观点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个基于资源观点的动态和折衷的国际技术转移方式选择理论,认为技术转移的供方企业对某种转移方式的选择是基于四组因素的折衷考虑。本理论还考虑了供方企业在实施技术转移过程中通过实习获得的四组实验效应,使得理论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2.
林颖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8):138-140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税收作为宏观经济的调节手段,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选择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日本、韩国等为比较对象,力图找出这些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方面的共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完善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理军  陈洪波 《软科学》2002,16(3):28-31
技术变化周期由技术突破、技术培育、主导设计、渐进技术等四环节组成,各环节的特点不同,风险与益不同,资金需求的性质与评价标准不同,客观上要求相适应的资金供给和投资策略,以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朱兢  肖婧文  付晓蓉 《科研管理》2022,43(5):121-130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高水平外循环的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倡议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一带一路”倡议在重塑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合理化国际分工方面与高水平外循环相辅相成,并能够从总体数量与研发质量两个维度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化解一段时间以来本土企业“量与质不可兼得”的创新困境;第二,高水平外循环帮助企业对抗来自高技术中间品供给端与国际市场需求端的双重挤压,通过外部市场迁移、创新要素集成、生存风险规避三大机制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本文建议,政府应引领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在畅通型国家中寻找新的市场机遇,通过更高水平的外循环来赋能本土企业,同时,要构筑研发资金与研发人员的“蓄水池”,疏通要素流动渠道的堵点,驱动创新要素内向集成,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UC3842高性能电流模式PWM芯片,提出一种医疗开关电源设计方案。该设计ACToDC给医疗设备供电,采用单端反激式结构,实现90-264Vac供电,12V的直流输出,具有瞬态响应快、电磁兼容好、输出电压精度高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医疗设备供电需求。  相似文献   

16.
力学文献老化速度50年(1954-2003)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新  梁立明  刘则渊 《现代情报》2006,26(10):12-15,18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54—2003年SCIE收录的106种力学专业期刊近20万篇文献文末所附的2856324条参考文献进行研究.考察了力学专业领域文献老化速度在50年问的变化趋势。用同时法计算了引文的半衰期和普赖斯指数后发现.50年来引文半衰期变得越来越长.相应地普赖斯指数越来越小。最大引文年限从50年前的2年变成目前的4年。研究结果表明.50年来力学专业文献的老化速度正在减慢。  相似文献   

17.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前提。首先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其次总结当前我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论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提品质和调结构引领三产融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补齐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短板等;最后提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发展以生态安全与资源节约为目标的现代生产技术、以规模化和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装备技术、以粮食营养安全与资源集约利用为目标的现代加工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供电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民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持续发展的保证。【方法/过程】通过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模式的研究,以创新能力对比研究为基础建立了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韩两国供电企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估,阐述两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和优缺点。【结果/结论】通过横向对比研究提出了我国供电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建议,为我国供电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节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林度 《科研管理》2001,22(6):63-68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对于提高企业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行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供应链网链基础上,形成技术创新网络,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本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供应链网络结构,研究了借助于供应链节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论述了技术有效供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界定了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剖析了影响技术有效供给的因素,给出了企业技术有效供给的决策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