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师课前的导入,是给学生学习留下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及学习兴趣。导入艺术的魅力能延续小学生兴趣高峰的时值,能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精彩的导入环节是语文课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导入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思想和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本文围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感受数学学习中的美”来畅谈课堂导入技能的重要性.重点挑选介绍了回顾旧知导入、设疑悬念导入、巧设游戏导入、教具演示导入,知识类比导入六种典型,实用的导入技能的类型和方法,阐述了以上典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相似文献   

3.
童智慧 《考试周刊》2012,(46):84-84
相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项基本技艺。许多人之所以爱听相声,是因为相声能逗大家乐,使人们在乐的氛围中得到娱乐和某种启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也能融入相声中“逗”的艺术,就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让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钦敬,值得崇拜,第一印象很关键。常言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为何那么重要?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作用。成功的开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广大教师都在积极响应。本文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自主”学习的本质意义、“自主”学习与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作了积极的探索,着重阐述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开展语文“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方法,意在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并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而一堂好的语文课同样需要一个“凤头”。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环节,导入设计的好坏将影响到这堂课的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主动型的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在走进课堂前应仔细推敲导入的设计。那该怎样设计呢?  相似文献   

7.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能否成功,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开头,即课堂导入。好的导入,能化难为易、引人入胜,能激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能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打好铺垫。既然如此,备好一堂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从“头”做起。下面就是开课实践中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8.
左雪梅 《文教资料》2010,(32):62-6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如一篇文章的“凤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成功地带领他们走进课文之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且因人因课、因时因地而异……导入要针对学生、教材、教师特点,有利于激发兴趣,引起下文,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尽可能地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9.
汤育红 《山东教育》2003,(17):45-45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怎样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兴趣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创造导入情境,营造和谐氛围“课伊始趣亦生”,一个具有艺术性的开场,往往能先声夺人,激发求知欲,起到搭石铺路的桥梁作用。我在讲日本侵华战争时,准备好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一上课就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立刻受到爱国主义氛围的感染,然后导入课题:“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伟大的民族,一百多年来,她一直在不屈不挠地抗争着,而日本侵华战争就是这段历…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引入”这一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学生迅速进人“角色”。下面,谈谈我常用的几种激趣导入法:  相似文献   

11.
一堂好课的开头,犹如一台好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有艺术,就能先声夺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达到一举成功的奇效。课堂的“导入”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的重要艺术特征是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意,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充满趣味,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而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使课堂变得更为活跃。一、有趣的课前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富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课前导语的设计,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的热情。精妙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无疑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一步。恰当的导入能使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4.
一、情感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动力之一德国的教育学家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极力呼唤、鼓励学生,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醉的人;没有生机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他的话突出指明了教师劳动艺术性的特点,而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染,感染性是感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情绪的波澜。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并成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如果导人特别漂亮,就能很快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艺术地导入教学,能为后续教学创设最佳教学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学习状态。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来编排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无疑是这堂课成功的第一步。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很多,但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入,都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 跃的成分。一个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把学 习看成是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他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越学 越爱学。相反,如果没有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甚至 产生厌烦情绪。教学艺术的精髓是一个“趣”字,在课堂教学过 程中,教师的一个妙趣横生的新课导入、一个富有创意的设计 主张、一个深入浅出的问题解决,都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张志  徐恒祥 《云南教育》2007,(9S):22-23
一、讲究特色,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特色作业能有效唤起学生再学习、再认识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乐意地去探知、获知,使之想学、会做、善创造。一位教师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设计了“比一比,哪一队获胜”的一组题,并按座位号将班级学生分为质数队和合数队,以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1号学生当裁判。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高深的教育艺术,它包罗万象,广袤深邃。无论是上下五千年,还是古今中外事;无论是“字、词、句、篇”,还是“语、修、逻、文”,作为语文教师应能够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否则还是捧着一本“老皇历”(教材),翻来覆去地念,未免有点让学生感觉趣味索然。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因为教师“导”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和阅读教学效果。发挥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从“导入”“导问”“导拨”“导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穿插,是在戏曲、小说中为了衬托主题而安排的一些次要情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适当地运用一些“穿插”的艺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还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课堂充满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