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按要求设计并组装滑轮组,是同学们学习滑轮组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年来中考常遇到的一类题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供同学们参考.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不计摩擦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F.(其中n表示直接与动滑轮和动滑轮的挂钩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如图1中的n为2,图2中的n为3,图3中的n为4,图4中的n为5.根据图中的滑轮组,通过分析、比较,可总结出组装滑轮组的一般规律.一、确定绳子的段数.根据要…  相似文献   

2.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变化多端,在历年各地中考中所占分量不轻,是初中物理“力和机械”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不懂得总结规律,往往是做了很多练习,仍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并且遇到的题型越多,思路越乱。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这部分内容,下面就常见的滑轮组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向大家介绍解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剖析滑轮组     
同学们刚学滑轮组问题时,普遍感觉比较吃力.特别是对滑轮组中力的关系理解不清,常常会混淆.解滑轮组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已知滑轮组的构成方式,求绳子的受力情况;二是已知绳子的受力情况,设计滑轮组的构成方式,画出滑轮组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4.
设计滑轮组,同学们普遍感到比较复杂和费时,那么,有没有快速、准确设计滑轮组的简便方法呢?对此,笔经过多年的数学探讨,总结出如下设计滑轮组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初二物理《滑轮》一节中,同学们感到较难掌握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滑轮组省力情况判断;二是滑轮组的装配.下面就这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提供解决的方法.一、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课本中明确指出“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在学习这个结论时,首先要明确,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运用这个结论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在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时,部分同学只注意到“绳子段数”而忽略了“承担”二字,致使判断…  相似文献   

6.
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要求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生活中有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同学们对这方面的内容感性认识较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基本知识点,注重对基本公式的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以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和举一反三的目的.现深入分析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7.
正滑轮及滑轮组的考题在中考题中并不少见,尤其是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往往会出现滑轮组的身影。解决这类题目时,应该从计算出滑轮组的拉力着手,逐个突破。现将滑轮组拉力计算问题作如下解析,供同学们学习之用。一、基础知识回顾在涉及滑轮组拉力计算问题时,一般要分竖直提升和水平牵引两种情况,分别求解拉力与重物或与摩擦力的倍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要求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生活中有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同学们对这方面的内容感性认识较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基本知识点,注重对基本公式的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以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和举一反三的目的.现深入分析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脸”就是其机械效率可以不同。笔者从例题解答和理论分析来具体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关滑轮组题目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单根绳子的滑轮组.另一类是多根绳子的滑轮组.下面各举一例谈谈它们的解法.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例l 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G.其中重物重是100牛.每个滑轮平均重是5牛.问拉力F应为多大?(摩擦力不计)解析  重物和两个动滑轮总重等于G+2G动=110牛.从图中可以看出由5股绳子承担.所以F=G总/5=22牛.例2 如图2所示,通过滑轮组使100牛物体匀速上升,其中每个动滑轮重平均是3牛.如不计摩擦,问作用在绳子末端的力应该是多大?解析  …  相似文献   

11.
学习有关滑轮方面的知识时,有的同学对定滑轮、动滑轮的概念以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掌握不好,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变化多端,在历年各地中考中所占分量不轻,是初中物理"力和机械"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如果没有一定的解题技巧,不懂得总结规律,往往是做了很多练习,仍一头雾水、无从着手,并且遇到的题型越多,思路越乱.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领会这部分内容,下面就常见的滑轮组问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分类向大家介绍解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滑轮组的使用有竖直放置和水平放置两种形式,同学们在做题时接触较多的是竖直放置形式,而对水平放置的滑轮组感到陌生,其实,  相似文献   

14.
与滑轮组相关的综合问题是各地中考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学习上的难点.现结合有代表性的问题分类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沪科版八年级教材第九章谈到有关滑轮组的绕线及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问题,同学们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往往出现无从下笔,不知道怎样才能既快捷又准确地解决好这类问题,下面就此类问题列举几例谈谈。  相似文献   

16.
滑轮组是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的简单机械.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滑轮组问题题型多样,在历年各地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解决滑轮组绳子的绕法问题,是解决众多滑轮组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脸"就是其机械效率可以不同.笔者从例题解答和理论分析来具体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机械效率的大小与机械的本身有关,不同的机械结构,机械效率一般不同.这一点同学们都知道.那么,对于同一结构的机械效率是否不变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以一个滑轮组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学生通常遇到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根据“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来判断.去数一数与动滑轮直接相连的绳子的股数,就可得出F1一个C&.当遇到如图2、图3那样的滑轮组时便束手无策,不知所措了.同学们如果能理解下列的基本常识,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一、同一根绳子各处的力是相等的,在图1中的a、b、c、d四处各串装一轻质弹簧秤,示数应是相等的.二、要把动滑轮和动滑轮下的重物看成一个整体,绳子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钩上,或重物的钩上及重物上的人,效果是完全一…  相似文献   

20.
关于滑轮组的计算问题,在初二《物理》课本中只有一段结论性的论述:“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只靠这个结论解题还不便于实际操作.只有透彻地理解了这段话的意义,并结合具体的例题,向纵深发展思维,才能熟练地掌握好滑轮组的基本知识,使同学们在解题中少犯错误.下面就以最常见的由一根绳子穿绕定、动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为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