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周保中是白族优秀儿女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中都立下了不朽功绩.他革命的一生,是一个白族人追求光明、艰苦奋斗的一生,是为了祖国和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一生.他艰苦卓绝的人生探索和光辉璀璨的革命历程,都值得我们深情怀念.  相似文献   

2.
宋炳龙 《大理文化》2021,(2):100-112
大理洱源籍革命先烈施滉(1900-1934年),他牺牲前担任中共河北省地下省委书记.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童年时期 1900年,施滉出生在洱源县城北门外孝子坊一户白族农家,字动生,小名振宗.因革命的需要,施混曾化名同天、赵森、赵晋生、老罗、赵大等名字.  相似文献   

3.
李明璋(公元1936年一1985年),云南省大理市海东名庄人,白族,是建国后自学成才的白族民间艺人,是广大白族人民公认的白族大本曲演唱家,经过不断发掘和创新,他对白族大本曲唱腔、曲调研究有自己的独到的创意.生前创作改编了一大批反映新生活,为白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大本曲唱段和本子,他常年深入广大白族农村演唱,汲取了大本曲南腔、北腔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对白族大本曲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被誉为大本曲艺人中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4.
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是法国现代杰出作家兼国务活动家,他一生传奇式地活跃在文坛和政坛。马尔罗与中国有三大重要关系:一是使他成名的两部早年作品都以中国革命为题材;二是他晚年是外国有地位的高级知识分子中见到毛泽东主席的第一人;三是在欧美方面,他对中国的看法有一定影响力。马尔罗不是坐在书斋中一心著书的职业作家,他一生充满了冒险精神。青年时期,他在大学里研究考古学,并对东方艺术,特别是高棉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20年代末,马尔罗出走印度支那,参与了“青年安南”的革命活动。在远东,他曾和当时一些越南、中国、苏联的革命者有过频繁的接触。1925年至1927年,马尔罗在中国广州居留,亲眼看到了蓬勃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所述之人白族"钜儒"李元阳,是大理白族历史文化星空中最为灿烂的明星,是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的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出仕为官,始终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理念,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廉洁自持,百姓为之立碑建祠,称颂其德政于不衰。他归里居家,急公好义,为家乡兴水利、建学田,主持重修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资助建设鸡足山寺宇,不一而足,民众至今依然口口相传。李元阳  相似文献   

6.
陈豹隐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之一,他留学日本的经历、救国救民的情怀以及与马克思主义播火者李大钊的亲密交往,对于他从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革命实践有着重要影响。陈豹隐以讲授课程、发表文章、公开演讲、著述翻译等方式,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豹隐一生留下了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参与革命活动、积极著述翻译、直接参与政治的进步行迹,他翻译和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播撒下思想启蒙的革命火种,众多青年和进步人士在他的影响下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大理白族民间的"甲马",亦称"纸马",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甲马以阳刻线为主,刻板后水墨印制,产生出简洁粗放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其内容和题材多出自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原始巫术等,散发着古奥、稚拙、质朴、遒劲、神秘、粗犷的艺术魅力。一在大理市湾桥镇,张文祥是个一直在忙碌奔走的白族民间艺人。三十多年来,他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之下,经过多  相似文献   

8.
罗素与中国     
伯特兰·罗素是本世纪英国声誉最著、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研究及著述以哲学为中心,并广泛地涉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的各个方面。他一生始终坚持把自己的理论付诸社会实践。1920年,罗素曾来中国讲学访问,传播十月革命真理和现代科学知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深入分析之后曾寄予很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杨世明 《大理文化》2012,(3):98-100
“禁忌”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犯忌讳的话和行动”。千百年来,以厚道和宽容的心态与其他民族和睦相处的洱源白族人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的历程中,与世无争,一生只求“平安”二字。在祈求平安的过程之中演绎出来许多禁忌风俗。  相似文献   

10.
杨春宇 《大理文化》2010,(11):96-100
马曜先生(公元1911年——2006年)是著名的民族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云南人民的骄傲,更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切怀念这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他一生的光辉业绩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伟大的理论将长期照射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含意.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4.
林超民 《大理文化》2012,(2):110-112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从学会成立20年来在《白族学研究》和《白族文化研究》两个期刊上发表的近千篇文章中,评选出50篇获奖论文结集出版,可以说这是白族研究和白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宾川有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宾居,宾居街西仁慈湖畔有座大王庙。庙里供的宾居大王姓张名敬,这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张敬是什么样的一尊神?有的说他协助观音降罗刹,开辟大理有功劳,观音封他为宾居大王。实际上,张敬是白族先民的宾居部落首领,南诏以后成为当地白族居民的本主。明代以后宾居坝区已经汉化,但村民仍按习惯崇祀张敬。宾居大王庙历经沧桑,现已经面目全非,但它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白族先民留下的一处古迹,它的历史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1823—?)的《自由与爱情》箴言诗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作为19世纪的革命诗人,裴多菲为了匈牙利的自由和解放,离开妻子和家乡,同俄奥联军英勇战斗;他短暂的一生,又写下了许多闪光的诗篇,充满革命激  相似文献   

17.
1943年,一位学识渊博的人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电台里广播了这则消息,报纸也登载了此事,杂志上还刊登了他的照片和介绍他的生平和著作的许多文章。大家都为有这样的人而感到欣佩和骄傲。许多人都感到失去了他这样的人实在是一件不幸的事。这个人就是卡弗博士,即乔治·华盛顿·卡弗博士。他是个黑人,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出身低贱,但他将他的伟大天资和一切财富都用之于为他人的利益服务上。博学善良的卡弗博士的一生是英勇的一生,是美德集聚于一身的典范。他的一生是激动人心的一生,努力奋斗的一生;是难能可贵的、高尚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无为 《大理文化》2014,(5):85-87
为了解剑川县白族学会工作情况和介绍剑川旅游.2014年1月23日,大理州白族学会赵济舟会长,和生弟、赵润勤副会长以及白族诗人李公一行来到剑川。他们到剑川的第一站行程是剑湖边。  相似文献   

19.
吴艳 《大理文化》2015,(2):103-112
大理,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明珠。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这块土地,历史悠久,神奇美丽,人才辈出。在苍山莲花峰下的湾桥镇,有一座周保中将军纪念馆,里面松柏苍翠,绿草茵茵,一座典型的白族三坊一照壁建筑前是将军高大伟岸的塑像,他身穿解放军军装,外披大衣,身材高大魁梧。左手叉腰,右手握拳,眺望远方。那明亮的眼神,坚毅的面容,仿佛是在硝烟四起的东北抗日战场指挥抗联战士浴血奋战。回想将军的一生,不由让人心生崇敬,这位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将  相似文献   

20.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