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这节课中 ,有关胚、胚乳的形成 ,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及基因型的判定等问题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易于接受 ,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深入浅出 ,讲清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有关被子植物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过程 ,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即可。我在复习完花的结构之后 ,边讲述边辅以板画进行教学 :当胚珠发育到一定阶段 ,珠心内便形成一个细胞———胚囊母细胞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4个细胞 ,排成一行 ,后来 ,靠近珠孔的 3个细胞消失 ,位于珠心深处的这一个细胞发育成胚囊…  相似文献   

2.
肖志平 《科学教育》2007,13(4):68-69
胚乳是被子植物双受精的特殊产物,是一个精子和两个极核的三核结合产物,结合被子植物特殊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和特殊的双受精过程,关于胚乳的命题一直受到各类考试的青睐。这类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得分率很低。在此我介绍两个经验公式,利用这两个经验公式就能够轻松的解决胚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教材中 ,有些概念从字面上看差别很小 ,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以下就三、四章的部分概念例举如下。1 极体和极核来源上 :“极体”在动物卵巢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二极体 ;而“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中 ,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大孢子 ,大孢子经 3次有丝分裂得八个核 ,其中有 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去向上 :动物产生的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 ,而植物胚珠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精子融合成受精极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名称的由来 :极体体积小 ,总附于另一细胞的一极 ,…  相似文献   

4.
有关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染色体数目和基因型的问题,是考试的热点,同学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往往感到棘手.下面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剖析,供参考.首先应弄清果实种子的形成.被子植物双受精以后,植物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是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逐渐凋萎,雌蕊的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为种子.其发育情况图解如下:其次应弄清楚精子、卵细胞、极核的形成.精子来源于雄蕊花药里的小孢子母细胞,其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的核内染色体数已减半,核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核,其中一个称为营养核,一个称为生殖核,…  相似文献   

5.
三倍体与3N     
中等师范学校《生物学》教材第313页关于染色体组和多倍体的概念中,其中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中,极核细胞受精以后形成受精的极核细胞以及受精的极核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许多胚乳细胞,其内含染色体数目均为3N。然而将3N与三倍体混为一谈,认为如果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为3N,就是三倍体。  相似文献   

6.
在遗传和生殖发育内容中,有关胚、胚乳的基因型,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下面从卵、极核及精子的形成和被子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微管和微丝是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植物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许多活动都依赖于细胞骨架的相互作用。本文总结了被子植物双受精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现象。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在初一生物第七章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植物胚珠着生的方式有直生、横生、弯生、倒生四种类型。直生胚珠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较直观易懂,但大多数被子植物则是倒生胚珠,教材中也选用了这一方式的插图,使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笔者在教学中,用纸板制作了动态的双受精模型,直观形象,演示方便,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玉春 《科学教育》2006,12(5):46-46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双亲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雌或雄配子(如aabb产生ab1种类型配子),杂合子通过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多种配子(如AaBb产生AB、Ab、aB、ab4种类型配子);而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子一代),其基因型就是雌雄配子的基因总和。利用上述原理,可通过配子去除法逆推亲本基因型。例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  相似文献   

10.
对非洲狼尾草(pennisetum squamulatum Freson)无融合生殖胚囊做了显微结构观察,一个珠心中常有几个无融合生殖胚囊,卵细胞高度液泡化,含大量小液泡,细胞呈现极性,但多数情况下细胞核位于中心位置,很少显示不均匀分布,中央细胞的极核总量与卵细胞相连接,珠孔区域有伸长的珠心细胞。  相似文献   

11.
据生物通网2011年9月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对卵细胞重编程的机制研究中揭示了DNA双加氧酶Tet3在卵细胞重编程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5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受精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受精卵)的过程,是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然而,受精并不是简单的精卵结合。为了形成一个具有发育全能性的早期胚胎,卵细胞需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过程雌蕊的大孢子母细胞经过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3个退化消失,剩余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再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细胞核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极核、3个助细胞和2个反足细胞。所以卵细胞和极核是同源的,其中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且基因组成也一样。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各种高考、会考、奥赛等复习资料上常会见到这么一类试题:1.下列细胞可由有丝分裂直接产生的是()①极体②极核③植物精子细胞④心肌细胞⑤植物卵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③④⑤2.下图为发育着的胚珠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②和③的发育起点相同B.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则④的基因型为AAaC.④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母体D.②将发育成子叶,①将发育成种皮这些题都涉及到了植物性细胞的来源及受精问题,我们知道,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尤其是高等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分裂。但不同生物进行减数的时期不一样,通常可分为这样几种:①配子减数分裂,如哺乳动物产生配子的方法,特点是通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精子和卵细胞。②孢子减数分裂,如被子植物进行的方式,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由孢子产生精子和卵细胞。③合子减数分裂,如低等植物进行的一种方式,通常由合子开始进行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5.
答:在有性生殖的生物中,一般都认为植物的原生殖细胞——孢原细胞(primordial spore cell)是体细胞(some),孢子(spore)和由孢子发育成的(?),♂配子(gemete)是生殖细胞(germ cell)。可是,对动物的原生殖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概念却较模糊。如小麦瘿蚊。它的卵的后端有特殊的极细胞质。在这种极细胞质里,有许多RNA含量很高的颗粒。卵受精后,受精卵分裂产生许多游离核。有的核移入极细胞质中,在  相似文献   

16.
对“植物个体发育”的教改探索陕西汉中市二中(723000)马建超植物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在植物界最高等的被子植物中,它具有双受精现象.其个体发育要比其它植物复杂一些。它包括;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  相似文献   

17.
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是世代交替的关键过程之一。雌配子体的形成可以划分为两个连续的过程,即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生。雄配子的形成则包括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分化,以及雄配子体的发生。同时,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中还受到先关的调控确保了配子体的正常发育,阐述了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相关的调控,并综述了这一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被子植物经开花和传粉后,成熟花粉产生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生长进入胚珠的胚囊中,其中一个精子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一步发育成二倍体的胚;另一个精子则与胚囊中的两个极核结合,发育为三倍体的胚乳。全世界60%的食物来源于种子中的胚乳,如玉米胚乳占籽粒重量的80%-85%。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河北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生物试卷中有一道涉及伴性遗传的题目,与课本中色盲伴性遗传相似,所不同的是:(1)这道会考题是设定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而课本中讲的例题是已知亲本的表现型推导子代的表现型;(2)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题目如下:“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只使雄配子致死而不能参与受精。(1)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与狭叶个体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和。(…  相似文献   

20.
正真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常因染色体分配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细胞,若此种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会形成异常的配子,此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受精后会形成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来说,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如果从染色体的角度来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1)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最终进入同一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