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懂得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三册第13页“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有三: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一种简便计算; (2)认识乘号,能读写乘法算式; (3)能准确地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根据这些教学目的要求,教学时,教师有时可采用无声授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追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三单元表内乘法(一)包括两部分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和“2——6的乘法口诀,.”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理解乘法的意义.现就如何教好本单元的知识提出几点建议:一、关于“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乘法的意义,难点是被乘数、乘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关键是通过直观使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1、弄清“相同加数”与“个数”的概念,为建立乘法概念奠定基础.为了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首先应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能够把同数连加的算式用“几个几连加”的形式叙述出来.教学时,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启发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实践中寻找到长长的加法算式可以变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明确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5.
建筑式结构数学第二册78页例1、例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堂课课外作业第2题:1+2+3,2+2+2,4+4十3,3+3+3+3,思考这些题都是什么算式?找出加数相同的算式,说出相同加数是几,各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在加法算式中,如  相似文献   

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丽苹教学内容:《实验数学》第三册第22-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会写乘法算式。3、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4、...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过程一、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入乘法的概念(一)有5盘苹果,每盘3个,怎样列式解答?1.列式:3+3+3+3+3=15(个)。2.实质上求的是几个几的和?3.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二)如果有20盘苹果,每盘有3个,怎样列式计算?1.同学们写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很辛苦?2.其实,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还有一种简便写法:乘法。(三)谁知道3+3+3+3+3=15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1.算式5×3=15中3表示了什么,5表示什么?2.3+3+3+3+3=15还可以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3.先写一写,再与同桌说一说2+2+2=6可…  相似文献   

8.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教材,主要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对学好表内乘法和解答乘法应用题,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对乘法意义的教学。下面谈谈我教“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肤浅体会。一、建立正确的乘法概念。我是通过下面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乘法概念的。1.复习有关的概念。因为乘法是“求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感悟乘法与加法一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过渡:(一)看图列式:1.书图 2 2 3=72.球图 2 2 2 2=8(二)提问:这两道连加算式中的加数,哪个算式的加数相同?2 2 2 2的加数都是“2”,也就是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它叫做相同的加数连加。“2”就是相同的加数。  相似文献   

12.
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并能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可按以下的思路来安排。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5、46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2.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算理的过程,掌握乘法的意义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表内乘法(一)”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式题和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 一、明确“表内乘法”在教材中的地位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表内除法、计算多位数乘除法和分析乘除法应用题数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一、二册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后,学生在运算和认识上的一次质的突破。初次接触乘法,学生会感到陌生,理解上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好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自然地弄清乘法的意义及来源,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尤为重要。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这一节的教学目标是:①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②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③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为此,我对这一…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的开始.通过本节教学,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建立乘法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进一步解答乘法应用题和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景中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经历乘法运算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教学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外,还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什么叫乘法呢?我们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认识它。  相似文献   

19.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109—110页“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社编)教学目的①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口述乘法算式表示的意思。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教具准备6张红花图,12个正方形纸片(每个学生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