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钟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钟在《红楼梦》中于第七回正式出场,第十六回去世,篇幅不算短,却留下了多处疑点。经考证,结论是秦钟的身世迷离凄凉,他与可卿不是同胞姐弟,却极有可能与可卿一样,是从养生堂抱养的;秦钟与宝玉同年,死时大约十二岁左右。秦钟的姓名曹雪芹借谐音法深藏寓意,谐音“情锺”、“情种”,即秦钟是一个“情种”,一个“锺情之人”,但对秦钟性格的具体描写却与之距离甚远。因为在《红楼梦》中“情种”一词是明指宝玉的,可见,曹雪芹是借“秦钟”之名写宝玉之实,二者名为二,实为一。秦钟死于第十六回,标明宝玉从深陷的“皮肤滥淫”的“情欲”中走出,升华为对纯洁爱情的向往和追求,那么“秦钟”的姓名还有一层谐音即“情终”。  相似文献   

2.
秦钟,字鲸卿,秦可卿的胞弟,《红楼梦》中昙花一现的人物。此少年在第七回登场,第十六回去世,戏份不多,却颇值得玩味。秦钟初次露面,形象极好,书中写他: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腼腆含糊。看来不像一般人物。连凤姐都说他,"把宝玉比下去了"。宝玉自己一见秦钟,也顿时自惭形秽,心里想: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相似文献   

3.
<正>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秦钟姊弟和贾宝玉、王熙凤同称“姊弟二人”,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虽然一为“姊弟”、一为“叔嫂”,性质两样——可卿与凤姐之间,贾母说她们”好了一场”(第11回);秦氏托梦时也说“娘儿们素日相好”(第13回)。足见她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卿与宝玉曾有“大虚梦”的微妙事件。秦钟与宝玉也极为友好。值得注意的是:秦  相似文献   

4.
在《红楼梦》中写了宝玉的同性之恋,分为宝玉与秦钟、蒋玉菡、柳湘莲等人的"情友"真情、"密友"柔情、"侠友"慕情等几种类型。贾宝玉同性之恋的根源,在于自恋的心理与孤寂的情感需求,他在同性友人的发现了反礼教求自由、重情重义等与自己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第二十回,写李嬷嬷在宝玉房中撒泼:骂了袭人;宝玉去劝,又和宝玉吵起来;宝钗、黛玉等好言相劝也没用,因为这老太太仗着奶过宝玉,又倚老卖老,谁也不能奈何她。正闹得不可开交,来了凤姐。她只几句话——软中带硬,恩威并济,便说得“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儿走了”。在《红楼梦》故事中,这不过是芥子般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中"宝玉哭灵"这一情节对塑造宝玉性格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了宝玉的伤心欲绝,但高鹗的续书表达相对简单,不够精彩;越剧和黄梅戏则通过唱腔唱词,传达了宝玉对黛玉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他对世俗的怨恨和叛逆;1977年版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侧重彰显其叛逆性格,表达悲怨心声;1989年版由谢铁骊改编的长篇电影《红楼》与两个电视剧版本,对这一情节的演绎比较简单。相比之下,戏曲版本的诠释较为成功和精彩。  相似文献   

7.
人性无非包括三种境界 :真情、矫情、无情。《红楼梦》中的人物大致也可归为这三种境界。真情者若黛玉 ;矫情者若宝钗、宝玉、妙玉等 ;无情者则似贾珍、贾琏之流。真情的人性在《红楼梦》中是一种寄寓了作者理想的脆弱的存在 ;无情的人性则显示出作者对社会最大程度的否定和批判 ;而徘徊在两者之间的矫情的人性却背负了作者几十年的血泪辛酸 ,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追寻。该文从黛玉之真情、宝钗和宝玉之矫情试探《红楼梦》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8.
人性无非包括三种境界:真情、矫情、无情。《红楼梦》中的人物大致也可归为这三种境界。真情者若黛玉;矫情者若宝钗、宝玉、妙玉等;无情者则似贾珍、贾琏之流,真情的人性在《红楼梦》中是一种寄寓了作者理想的脆弱的存在;无情的人性则显示出作者对社会最大程度的否定和批判;而徘徊在两者之间的矫情的人性却背负了作者几十年的血泪辛酸,寄寓着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追寻,该文从黛玉之真情,宝钗和宝玉之矫情试探《红楼梦》的人性世界。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的巨制《红楼梦》早入世界文学之林,但是曹雪芹诞生于何年,尚未发现直接文证。读了徐先生的文章,对关于曹雪芹出生的研究状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论点的作者是以史料和《红楼梦》中关于宝玉的生日为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以“宝玉出家”这一《红楼梦》中男主人公的最终结局作为出发点,探寻《红楼梦》中深层叙事的因果关系,可发现这一条因果关系链—黛玉之死直接导致了宝玉出家,而黛玉之死是由宝玉成亲一事造成,宝玉成亲又是封建家长们一手促成,封建家长们之所以酿成悲剧,是因为男权中心、男尊女卑思想以及拥有权力和财富是他们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手写了一首题为《(女危)(女画)词》的诗,内容是赞美林四娘的忠义精神,但其中有作者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宝玉反封建传统的异端思想,是与作者“赞美女性”的创作主旨相一致的。在情节上这首诗是宝玉在睛雯之死到制作《芙蓉女儿诔》之间的过渡,两诗一为引,一为本,相辅相成,都闪耀着民主思想的光辉,可看成是《红搂梦》反封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红楼梦》的前三回中,通过冷子兴、贾雨村之口从侧面对书中的主要人物,宝玉、黛玉、王熙凤等人物作了简要的介绍.如果说前面只是使人看见人物的影子,那么这一回就是人物正式走向前台作精彩的表演,把鲜明的个性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紧紧地吸引着读者.黛玉和宝玉是《红楼梦》整部作品的主人公,也是这一回作者所着意描写的人物.这两个人物的出场,作者通过细微琐事的描写,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问题.下面就来谈一谈宝玉和黛玉的出场.  相似文献   

13.
牟宗三的《红楼梦悲剧之演成》是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发表后20世纪30年代极少数对《红楼梦》悲剧问题再次进行研究的文章,一定程度上回应和发展了王国维的观点。牟宗三就《红楼梦》悲剧演成的问题提出"思想矛盾之冲突"和"人生命运之无常"两个维度的原因,并以黛玉之死和宝玉出家两幕悲剧为例进行说明。牟宗三从悲剧内涵方面对《红楼梦》悲剧的发展与深化,不仅做到了对《红楼梦》悲剧问题的本土化,更发展了中国早期的悲剧理论。  相似文献   

14.
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第二句是"不记金钗正幅图"。有人怀疑"正幅图"是"正副图"之误。钞本写的是"正幅"。《牡丹亭》里有"金钗"入"图"。对《牡丹亭.幽媾》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宝玉在梦中和金钗(小名"颦颦")的风流幽会。对《牡丹亭.写真》里的杜丽娘的题诗和柳梦梅的步韵,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了宝玉在梦中对金钗的题诗而步韵。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明义可能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宝玉、颦颦与柳梦梅、杜丽娘,皆为"情痴"。《石头记》第51回薛宝琴的《梅花观怀古》,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可能是宝玉写的"步韵"诗。  相似文献   

15.
明义《题红楼梦》第七首第二句是"不记金钗正幅图"。有人怀疑"正幅图"是"正副图"之误。钞本写的是"正幅"。《牡丹亭》里有"金钗"入"图"。对《牡丹亭.幽媾》的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风流幽会,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宝玉在梦中和金钗(小名"颦颦")的风流幽会。对《牡丹亭.写真》里的杜丽娘的题诗和柳梦梅的步韵,明义所见《红楼梦》将其变成了宝玉在梦中对金钗的题诗而步韵。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宝玉梦见的是一幅图,而不是多幅图(十五幅图)。明义可能运用了"正"与"整"通假的知识。宝玉、颦颦与柳梦梅、杜丽娘,皆为"情痴"。《石头记》第51回薛宝琴的《梅花观怀古》,在明义所见《红楼梦》里,可能是宝玉写的"步韵"诗。  相似文献   

16.
以“秋桐属兔”为突破口,论证宝玉与秋桐同年、元妃比宝玉大十二岁,得出元妃属兔的结论,进而解释“虎兔相逢大梦归”。又以“元妃属兔”为突破口,分析《红楼梦》后半部与曹雪芹本意不合之处,并列举六条论据,又辑录了曹雪芹的“增删”止于八十回的论据,得出后半部的作者不是曹雪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小说为无声之戏,戏曲为有声之小说。《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听到的十二支曲与戏曲中的家门一样是小说主体故事的总括和主要人物命运的总设计,《红楼梦》人物外貌的定格描写与戏曲中人物上场亮相近似;《红楼梦》人物视角中的人与景给人以生动的临场感。  相似文献   

18.
现存《红楼梦》诸版本关于秦可卿、秦钟姐弟之死的情节,差异较大。从这些差异中可以看出作者及修订者寓意的改变。关于秦可卿之死,通过甲戌本、庚辰本的脂批以及文本中所透漏的相关信息,可以确定作者将秦可卿由淫丧天香楼变成了病死宁国府,凸显她魂托王熙凤贾家后事一节,秦可卿之死所体现的寓意也就从"戒淫说"改成了"苦孝说"。关于秦钟之死,现存各脂本及程高本之间的差异较大。从异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及修订者对秦钟之死的寓意由"戒淫说"与"苦孝说"修订为"戒淫说"。  相似文献   

19.
闲来无事,又翻起了案头的《红楼梦》和《水浒传》,也许是平时读得太认真的缘故.我竟然没有发现在这两大名著中都经常描写人们吃饭的场景。他们吃饭吃出的味道截然不同。我虽不才,却把这两部书中的吃法大致总结为"红楼梦吃法"和"水浒传吃法"。"红楼梦吃法"最讲究文雅,上酒上菜一定要按顺序来。宝玉要吃冷酒,黛玉劝道"吃冷酒必用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中,"钗黛合一"具有两个层面的意蕴:宝玉角度的"合一"和作者角度的"合一"。首先,宝玉梦中所见可卿身上的二美合一,正是宝玉在初见黛钗之后产生的一种女性理想,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矛盾的幻象式解决。其次,作者对钗黛合一的处理则是表现了他的一种美学理想。钗黛二人是女性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女性两种不同类型之美的典型。钗黛二人的悲剧,是女性的悲剧,也是美的事物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