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尹鸿 《今传媒》2010,18(9):11-13
一、中国电视行业的格局 由于从1980年代开始的“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中国的广电行业是一个高度行政封闭但内部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广电内部,台与台竞争、网与网竞争、频道与频道竞争、台与网竞争,竞争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垄断利益;在广电外部,还遇到“狼即将到来”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写.编》2009,(4):65-65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中心辖两台一报一网,其中电台4个频率、电视3个频道,每天数十档广播电税翟露目播出近百个小时的节目内容。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广电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秉承“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理念,全面开创广电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湖南有“文学湘军”、“电视湘军”之称.近年来,湖南广电通过影视交流、内容输出、频道落地、演艺活动与合作办台等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走出去”的新路子。“主体变企业.内容变产品”.将成为未来广电行业海外拓展、文化“走出去”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一、湖南电视在中国电视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一个西瓜,两个苹果,一堆芝麻。”这是“坊间流传”的对于省台上星之后逐渐形成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的一种描述,形象简洁,不无谐谑,不尽准确,但多少能够反映电视媒体品牌深入人心的程度。“一个西瓜”指央视一家独大,其王者地位暂时无可撼动。“两个苹果”指湖南广电和上海文广。  相似文献   

5.
央视率先推出的“独播”策略,是央视应对电视竞争的重要举措,一些实力雄厚的省级卫视也积极介入,参与“独播剧”的竞争中,业界人士与学者对此的反映是:有的击节叫好,认为既可净化荧屏,改变“千台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又可提高频道识别力;有的则忧虑是否会造成观众的收视障碍,是否会造成电视竞争中的“马太效应”。但是,面对“独播”策略,业界还有一种看法是:“电视剧神话”何时可以休矣?作者张健针对电视市场上的“神话效应”现象,作了较为理性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视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但真正快速发展却是在改革开放以后。20多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竞争格局发生了几次深刻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电视台依赖其国家台的地位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快速崛起,确立了垄断地位。到了90年代末期,上星频道数量激增,跨地域竞争随即展开,传统的省级台各霸一方的局面被打破。刚刚跨入新世纪,各种专业频道增多,观众市场容量饱和,强势电视台和频道的市场份额成几何级数增长,弱势台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电视媒体竞争进入争夺市场、重新洗牌的发展拐点。从省级卫视面临的竞争格局来看:上有央视的垄断打压,下有强势城市台的崛起侵蚀,旁有境外电视媒体的觊觎;同时平面媒体的重新崛起,互联网、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严重威胁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电视媒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节目的竞争。除娱乐节目外,新闻节目仍然是立台之本、竞争之本。因此,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电视媒体要立于不败之地,有必要以面向未来的信念、博大的视野以及革新的勇气,重新梳理电视新闻历程,认清电视新闻走向。  相似文献   

7.
论电视频道的组合竞争策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前,两台合并,频道整合是电视管理操作层最热门的话题。我国电视业的发展从“四级办电视”到现在的有线,无线合并,频道资源从量的扩张逐步向专业化发展的质的转变,两台合并为改变电视频道在同一区域内的无序竞争,重复设置的状况带来了契机,也带来了一个电视台拥有多个频道的现状,如何对各频道进行合理区隔,变竞争关系为互补协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对电视频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资源最大化利用和优势资源共享提出了现实课题。本文从频道群操作层面出发,探讨在有线,无线合并的背景下电视台频道群组合竞争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资源整合的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6日,中国第一家省级广播新闻类型台——FM93.7江苏新闻广播开播,它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视资源共享、联合打造的电台。江苏新闻广播与江苏广电总台内部的强势电视媒体江苏城市频道强强联合,率先探索总台内部资源共享的路径、方法和执行流程,真正实践江苏广电总台资源整合、多媒体系统协作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9.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 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许敏球 《传媒》2010,(6):37-38
当前我国广电行业在政策、技术、竞争层面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趋势性变革.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广电业重要一极的省级卫视频道,其行业格局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竞争强度进一步升级,一些新的竞争态势正在出现和成型. 从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的竞争上升到系统对系统的竞争 由于中国广电体制的限制,省级广电集团和省级电视台面向全国市场的只有省级卫视频道这一个主平台,这也是承载市场压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业务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省级广电集团、省级电视台采取"举全集团(全台)之力打造卫视频道"的策略.同时又由于省级卫视频道是本省最重要的"宣传窗口",代表着本省的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加大对本省卫视频道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如何发挥优势,谋求发展,以全新姿态应对广电改革时期的新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新时期地市电视台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力上,地市电视台规模小,综合实力弱,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无法与中央台、省台相提并论。内在功力上,地市台的电视报道存在四个不足:写事的多,写人的少,或者可以说是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精神;受地域限制,考虑问题片面;跟风、赶时髦的多;报道形式单一,即常用“概念、数字加表态”的形式。而今又面临世界媒体的竞争,这就决定了地市电视台要在众多媒体的激烈竞争中,牢牢地把受众目标锁定在本地区的观众上。这就必须精办栏目,把栏目办出个性、办出特色;加大对电视品牌频道塑造的力度、强度,推出本地区自己的电视品牌。  相似文献   

12.
构建以中心制为主的混合式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传媒作为广电行业的核心主体,在广电系统的改革中,势必走在最前沿。为适应广电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需要,广电管理部门往往从电视台的组织结构的选择与改革着手。目前,电视台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两种:频道制经营管理模式和中心制经营管理模式。这两种体制各有利弊,在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体制集团化的发展战略从整合生产资源入手,无疑是一条振兴中国电视的治本之道,在集团化的体制下,原分属于无线、有线、教育三台的频道资源将被统筹、分工,进行初步的频道化改造。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全国各省广电系统中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电视传媒的竞争格局从节目阶段历经栏目阶段演变成现在的频道竞争阶段。无论是在什么阶段,提高节目质量都是电视管理工作的核心话题,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系统的职能作用永远是宣传管理的核心工作。从当前电视发展的实际来看,节目评价正在电视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王晓雄 《视听界》2010,(4):44-48
中国的电视市场恐怕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电视市场之一。其复杂性不仅源自294家电视台近3000个电视频道的激烈竞争,更源于事业和产业双重属性下的“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台的竞争格局。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依靠民生新闻和电视剧的双峰结构打下一片江山的城市台,再度面临“三网融合”、“三屏合一”和“三跨竞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在华语电视媒体迅速走向国际化的今天,电视品牌面临着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电视宣传片作为一个新兴的片种,正成为频道塑造品牌、提高收视率、增加广告价值、提高盈利能力的有力武器。2006年5月19日-21日,“华语电视宣传片春季训练营”在北京香山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宣传片训练营  相似文献   

16.
冷凇 《声屏世界》2013,(9):21-22
区别于传统行业中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与规律,电视观念几乎月月更新、年年颠覆。中国电视在经历了“制作人时代、制片人时代,如今正经历着向策划人时代演变”(胡智锋先生语)。古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说明了策划的重要性,新观念与好创意的实践对各级电视台的竞争已成为重中之重。一时间,策划案比比皆是,创新成为关键词,各台争相举办的创新大赛逐渐增多,很多台领导期待在众多的方案中沙里淘金,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17.
赵继光  曹军 《新闻天地》2002,(11):40-41
中国电视业的竞争开始走向国际化。面对内部同业之间的竞争和境外强势媒体的介入,地方电视媒体应当如何应对,才能在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办台思路,准确把握频道定位,不断创新节目内容,以"地方化、专业化、异质化"来了强化地方电视媒体的特色和竞争力。办台思路:地方化相对于抢滩我国电视传播领域的国际传媒业巨头而言,  相似文献   

18.
随着"限娱令"等广电新政频出,加上新媒体的挤压,电视媒体遭遇极大冲击,省级卫视经过洗牌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地面频道重回人们的视野。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被认为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各媒体争抢市场的今天,这已不再是电视媒体内部的此消彼长,而是混杂着多方力量的复杂棋局。地面频道如何应对广电新政的激荡?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下找到生存之路?地面频道面临四面楚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9.
张卫星 《视听界》2009,(4):66-68
在电视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电视台要立足于不败之地,首先要完成由“可看频道”向“必看频道”的转变,开发真正意义上的定制剧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0.
苗颖 《记者摇篮》2009,(10):53-53
如今,电视传播的发展已从“节目”时代、“栏目”时代,发展到“频道”时代,在此情形下,任何频道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除了在节目上下工夫外,科学、合理地编排节目,是决定其竞争胜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