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第一次下野后,蒋介石选择出游日本,其主要目的是想走东京路线,其次是为了宋美龄的婚事.在研究蒋介石出游日本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其一,当时的蒋介石为亲日派分子;其二,这次出游事件发生在东方会议召开后不久,中日关系正日趋紧张.在出游日本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在订亲、培植友谊等方面都比较顺利,但在访日的重头戏--田中会谈上,蒋介石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日本应支持他北伐,统一全国.因此,可认为,这次出游日本是失败的.在此之后蒋介石的亲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山舰事件前后》中,谈到中山舰事件发生后,3月19日深夜,毛泽东在同茅盾一起找过苏联军事顾问团之后,曾对他说:这几天我都在思考。我们对蒋介石要强硬。蒋介石本来是陈其美的部下,虽然在日本学过一点军事,却在上海进交易所当经纪人搞投机,当时戴季陶和蒋  相似文献   

3.
正七七事变前的几年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历了重大变化: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停止内战、合作抗日。为什么蒋介石的对日政策会在几年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他长期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因有二:一是看不到中国民众中蕴含着的巨大抗日潜力,并且害怕它,因而对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为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充满恐惧;二是对国内异己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疑忌太深。因此,总希望日本的侵略能够适可而止,并期望  相似文献   

4.
<正> “中山舰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国民党书刊历来污蔑说:这次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倒蒋阴谋”;我党也一直宣称:“这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反革命活动”。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弄清它,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一、事件前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山舰事件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至20日,故又称“三·二○事件”。总的来看,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在事件前还是比较密切的,蒋介石也确实以左派面目出现。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后,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镇压了商团暴动,进行了两次东征,平定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面对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采取了顽强抵抗的策略。与此同时,蒋介石又始终不放弃“和平解决”的幻想,这种事实上的“和、战双重策略”源于日本的诱降策略,也源于蒋介石寄托于美英调停下的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双重策略在本质上是抵抗中的“和平交涉”  相似文献   

6.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日报》高级评论员马立诚说话客气,温和,甚至有些小心过甚,好像害怕惊扰了别人。但实际上,马立诚一向以胆子大、敢说话出名,为他带来这种声誉的早先是他和凌志军合著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这本书;现在,则是《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这篇文章。该文后来发表在2002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第6期上,后来又被贴在网上,在这个冬末春初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这篇文章里,马立诚笔锋直插中日关系这个敏感领域的要害,其言论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他认为:国土狭小、能源贫乏却经济上高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是亚洲的骄傲;中国要有战胜国和大国的气度,对日本不必过于苛刻;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不必拘泥刻板的形式,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要有心理准备,“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马立诚还以“赵薇泼粪事件”、“姜文参观靖国神社事件”为例指责国内一些民族主义狂热是“义和团再度还魂”。马立诚认为,刚刚闭幕的“十六大”强调创新,在对日关系方面抛弃旧观念,启动新思维实为当前切要。据报道,2002年日本《读卖新闻》的问卷调查显示,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好感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人只有37%;而2002年11月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本“感到亲近”的只有5.9%。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从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到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完成了他从“左”派到右派直至反革命的转变。他的这几个反革命步骤既有他政治谋略的考虑,又是他阶级本质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夺取革命的最高领导权,在北伐的前夕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赶走了苏联顾问,共产党员被迫退出第一军,逼走了汪精卫。北伐军在江西战场取得胜利之后,蒋介石坚持“迁都”南昌同武汉国民政府抗衡。蒋介石推翻原定的北伐军事战略,实施东南战略打回江浙老家,在帝国主义和江浙买办资产阶级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月18日建立了反动国家政权。这也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当革命发展和他们的阶级利益发生冲突,对他们构成威胁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六年三日二十日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为了同无产阶级争夺革命统一战线领导权而制造的反动事件。事件发生后,共产党方面作了全面妥协退让,使蒋介石轻易篡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全部军权。不久,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共产党人再次妥协,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被全会通过,蒋介石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军人部部长和组织部部长。这就为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9.
一年多前,《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片中至今能让人记住的人物大概就是李仲生了。在片中,李仲生的经历招致了争议,有人嘲笑他,有人佩服他,但无论是谁,都为他在逆境中引吭高歌《我的太阳》时的激情动容。2000年10月1日,李仲生在获得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并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不久前,记者在首都经贸大学的一幢宿舍楼里——他的家中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0.
日参省乎己     
正2月13日晴《荀子·劝学》中有一名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在警醒着世人,那就是留一只善观的眼睛并不断地反省自己的重要性。历史人物如此。晚清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每次进谏时,应者如云。其原因不仅仅是他位高权重、为人亲和之故,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反省。过去的曾国藩并不擅长应酬周旋,所以难得风雨调顺,经常气闷。后来曾国藩便将白天发生的事情晚上写下来,并加以理性客观地评论,第二天早上,再将日记交与兄长友人评阅,其诚恳与大度渐渐赢得同僚的赞许。这正如唐太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后,一种新型的国际交往方式——中国近代出境旅游诞生。在其早期发展阶段中,以王韬于1867~1870年间的欧洲之旅最为典型。一方面是他的出游观光,体现了传统旅游活动的特点;一方面是他的思想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体现了旅游活动对旅游者的影响。旅游中的收获,使他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也使他的旅游活动升华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途径之一。从其旅游活动的积极意义来看,王韬的欧洲之旅开创了中国近代出境旅游活动的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从对日索赔到放弃赔款要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日索赔的态度一度是积极的,但随着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和蒋介石的反共内战,对日索赔一事曾不了了之。1952年,台湾当局与日本政府签订非法的《日蒋条约》,蒋介石集团擅自宣布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过程中,对日索赔问题再度被提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在复交谈判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记前嫌旧怨的宽大胸怀。  相似文献   

13.
试析抗日战争时期制约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几个因素沈绍根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上海抗战(1931.9—1937.8),先安内后攘外,对日退让,不抵抗;第二阶段,上海...  相似文献   

14.
1940年日蒋在香港、澳门的秘密“和谈”,日方代号称之为“桐工作”,又称“宋子良路线”。这次“和谈”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持续了近一年之久,是抗战时期日蒋“和谈”中的一次突出事件。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论述。抗战时期,日本为灭亡中国,在实施武力征服的同时,对蒋介石政府的政治诱降活动,始终没有间断过。1940年,因其推行“桐工作计划”而使诱降活动达到了高峰。日本之所以主动地开展诱降蒋介石的“桐工作”,同当时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5.
1924年5月蒋介石接任黄埔军校校长。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骨干力量,在平定商团叛乱,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蒋介石具有致力于国民革命进步的一面,但对联俄联共持中间立场,他是由一个以"左派"面目出现的"中派"。随着矛盾的加剧,蒋介石由中派向右派转化,导致了"中山舰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殿兴 《历史教学》2007,2(12):50-54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17.
罗珽 《贵州教育》2009,(12):18-20
案例一:新华网东京2008午6月8日电(记者刘赞)日本东京秋叶原电车站附近8日中午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一名男子在驾车撞伤路人后又下车用刀刺向路人及警察。据悉这名嫌疑犯名叫加藤智大,25岁,在事发地。他把卡车驶向了正在步行的人群,然后从车里冲了出来,用刀刺向人群,17人受伤,其中7人死亡。随后,他被警察制服。加藤告诉警察他厌倦活着,于是想到了杀人。此事件发生后立即震惊了日本,也震惊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次战争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日本与远东格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教材中没有系统的论述,笔者拟作一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9.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耙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20.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