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榜     
刘国强:辽宁省副省长因矿难停职 辽宁省主管工业和安全生产的副省长刘国强,2月23日被国务院勒令停职--这 是辽宁省阜新孙家湾矿难发生九天后,中国政府公布的对这起事故的处理。相比于去年 10月20日造成148人死亡的河南郑州矿难,以及11月28日造成166人死亡陕西铜川 矿难,国务院此次对相关官员的处理更加严厉。 发生在2月14日的孙家湾矿难,造成至少214人死亡,是中国煤矿史上最为严重 的一起矿难。 中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但中国煤矿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其死亡矿工数 占世界总数的八成。  相似文献   

2.
"死亡名单"真相大白后,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仍心有余悸。他说:"一个与事实不符的舆论场毁掉一个知名品牌的悲剧在中国早有先例。"幸运的是,完美公司还活着作为中国最大的直销企业之一,完美(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完美公司")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被一份"死亡名单"紧紧缠绕。2007年前后,这份"控诉"完美公司的"死亡名单"出现在国内部分媒体上,  相似文献   

3.
K2惊魂     
2012年7月31日,三名中国民间登山家共同登上了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八千米高山。K2峰登顶死亡概率约为27%,是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顶死亡概率的3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自道教,它与佛教文化、基督文化很不一样。典型的是对死亡的看法。基督徒相信人死亡后可以升天,佛教徒认为人死亡后可以轮回,而道教却强调“长生不老”。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有三个阶段:过去、现在和未来。而道教影响下的中国人是不谈未来的,他们强调无限地延长现在这种状态——也就是长生不死。同时,中国人对死亡会格外地迷茫和恐惧。  相似文献   

5.
杨艾璐 《大观周刊》2010,(37):51-51
中国现代小说以现代主义独特的语式营造了一种“死亡”意象,这是“生存精神”的“逃离”下“死亡”意识的一种“建构”,同时也使生命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人性思考。精神幻灭的悲剧,诠释着“死亡”的主题意象,也展现了现代主义维度下的独特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杨 《出版广角》2018,(1):47-52
死亡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缺位的一部分,儿童对死亡教育绘本的阅读有利于理解死亡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大陆死亡教育儿童绘本的出版属于小众出版,文章对大陆出版的62种此类主题绘本的出版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基本信息和绘本内容等要素,提出当前我国死亡教育儿童绘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而后从内容选择、人才培养、合作策划等方面给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10,(39):24-28
在有文字记载的绝大多数历史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在近30余年,由于政府力量的强力干预,这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发生了急剧转变,在短时间内让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模式,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近百年的人口增长转变。支持中国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良好的人口环境,实赖于此。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艾滋病流行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感染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最新的数据显示艾滋病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增感染者是通过性传播感染的,这也佐证了艾滋病的传播已由高危人群扩散到了普通大众,这也说明了针对高危人群的遏制策略失去了用武之地。①根据国家卫生部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15982例,死亡7743例,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名列第一,从2008年开始,艾滋病死亡病例已连续3年居于传染病死亡榜首。  相似文献   

9.
<正>个人简介范铭,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主编。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编导。曾任《新闻调查》编导、《面对面》编导。主要报道有《双城的创伤》、《陈丹青出走》、《一只猫的非常死亡》、《志愿者卢安克》等。其中,《一只猫的非常死亡》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中国纪录片国际选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书。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文人非正常死亡的书。书中详细述说了司马迁、李斯、何平叔、王猛、李太白,王安石、金圣叹等数十位我们所熟知的文人离奇之死。对于他们的死,曾经有着各式各样编排出来的说法,而作者从这些  相似文献   

11.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10,(8):14-14
38万起 国家安监总局表示,2009年全国共发生38万起事故,平均每天1000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83196人,大体一天要死亡220人。中国现阶段安全生产基础仍比较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仍严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政府开始出台遗体捐献的相关法规。这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走向规范的第一步。不过。除了学界对于“心死”.“脑死”的死亡标准之争外。法律与中国传统人伦之间的碰撞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13.
丁萨 《大观周刊》2010,(43):15-15
年内最后一部好莱坞分账大片,啥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也是完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将于11月19日与中国“哈迷”见面。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不知死     
中国人谈话有两大禁忌,一是“性”,二是“死”。“性”的话题开放了,但“死”的王国却依然紧闭。先人孔子说过,不知生,焉知死?古代如此,现代也同样。作为生命的终端,死亡对我们来说至今依然神秘。每个人都想知道临终前的感觉和一切细节,我们恐惧死亡,但死亡却独具魅力。因此关于死亡的话题也就显得格外别致。让我们从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小故事开始,来窥视关于生死的点滴内容。水没坪本是一个很普通的自然村落,隶属湖北荆门钟祥市客店镇,山高谷深,古树林立,千年银杏在路边经常可见。但1986年,客店镇委书记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地震灾害严重的地方,面积只占全球的7%,却发生1/3的破坏性地震。本世纪死亡一万人以上的大地震,中国就占了3/5。中国对地震的经验是靠血的代价换来的。对于地震灾害形成,地震防灾减灾专家,研究员张少泉解释说,有地震不一定成灾,关键因素并不是地震,而是人。人口的  相似文献   

16.
俗语说:得了癌症就算是与死神打上了交道,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每年新增癌病患者120万,死亡80  相似文献   

17.
王心文 《湖北档案》2011,(10):39-41
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熟悉爱戴的印度朋友。1881年,泰戈尔早在20岁时就很关心中国问题,曾写过一篇激烈谴责英国人到中国贩卖鸦片的文章《在中国的死亡的贸易》:"这种贸易和积累财富的方法,只有用客气的口气才能叫做贸易。它简直就是强盗行为。"1916年,泰戈尔访问日本途中驻足新加坡,见到中国的码头工人,从他...  相似文献   

18.
《全国新书目》2008,(23):6-6
《光绪之死大揭秘》光绪皇帝和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在一天之内相继死亡,引起当时国人的震惊。是天意?还是谋杀?在本书中,百年迷案清史专家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19.
政经资讯     
话语“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因此,中国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企业。”——郎咸平在其新书中断言“下‘死亡指标’是为了少死人。”——安监总局回应公众对死亡率的质疑“中国无人仅因网上言论被捕”——国新办称中国管理互联网符合国际做法“电站越建越多,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是一个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矿难大国。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但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而最让人痛心的是: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