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简祢“语常会”)决定动用两亿元语文基金.推行3年普通话教中文试验计划.每年批准30所小学、10所中学申请,逐级推行普通话教学。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语常会将召开大会,讨论普通话教中文的试验计划,经教育局通过,最快明年1月接受申请。语常会建议.第一年名额共40所。中、小学需提交计划书申请.参与计划的学校3年后必须达到40%以普通话授课的指标。语常会消息人士透露,参与计划的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中文、英文为书面语,以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为口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法定语文条例》,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因此,香港的中小学教育中有两门语文学科,即"中国语文"与"英国语文",相当于内地中小学的语文与英语。根据2000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发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6,(6):42-42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普通话、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香港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及香港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的特殊性,探讨香港未来的语言政策,指出:1.确立中文的官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2.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3.应把推行简化字和汉字规范化作为长期目标;4.英语的主要语言地位应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结合香港回归后的政治经济现状及香港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地位的特殊性,探讨香港未来的语言政策,指出:1.确立中文的官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2.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3.应把推行简化字和汉字规范化作为长期目标;4.英语的主要语言地位应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6.
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亟待改革,而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要提高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搞好普通话课程的建设.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这四个方面对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建设做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7.
香港推广普通话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消除方言隔阂,沟通各方言区人们交往的最好的交际工具,因此推广普通话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语言观念和粤方言的影响巨大,香港推普带有复杂性,在政策上需因势利导。主要是,宣传普通话的地位,增强民族认同感;确立学校为重点,抓住学生这一群体;学习他国经验,用政策去推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选定的频率普通话发音识别技术,由定义的输入普通话语音拾取的普通话语音识别腔共振曲线,通过对中文分词、韵母声母频谱识别,对中文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集成、输出的中文拼音词序列组合,形成句子的中文拼音序列。通过韵母分析方法进行单音节,频域幅频特性分析技术,不需要学习或培训事先要用于一个特定的人的声音,能够识别非特定的单词和句子的普通话语音,采用速率自适应梳状(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谱分析算法,只需极少量的计算,就能够确定地包含4个声调的普通话,具有响应速度快,所需存储空间小,能方便的移植到嵌入式设备的应用程序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国家制定的“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普通话”的方针,科学高效地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我们以普通话训练与测试系统”作为研究课题。它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实现对普通话训练与测试的自动化,解决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过程中的效率低、主观干扰严重和矫正不即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诞生和推行,标志着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开始向纵深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最近,国家又将普通话的考核工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之一,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因此,如何总结经验,采取措施,加快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进程,促讲语言规范化,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成为新时期语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是在逻辑话语系统中展开表述的。相应地,应用文的写作规范也必须与其写作的话语系统相匹配。按照"文系——文类——文种"的文体分类范畴,在逻辑话语系统中构建应用文写作规范,应该以"文系"和"文类"为重心。"文系"规范是所有应用文写作都必须遵从的规范,可以将其划分为基本规范、思维规范、书写规范和表达规范;"文类"规范是对应用文中各个大类而言的,它重点在"以类取法"的意义上对"文种"提出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或“小说何以成为小说的小说”,即:在小说创作的同时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这两种过程在形式上精密结合,从而打破了“创作”与“批评”的明显界限。使它们合并为“阐释”和“分解”的概念。海勒的《老年艺术家画像》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元小说,它在内容上形式上和语言上造成传统小说和叙述方式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骤然兴起,一种面对个体生命自身的意义和价值的"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成为突出的文学现象,它对当时的文学秩序和平庸的写作予以激烈的抨击,表达了自身的文学理想和纯粹的创作理念:拒绝普遍意义的话语实践,疏离意识形态化的重大题材和时代的共同主题,更重视个体感受力和想象力,以个人性、主观性、内在性为表现特征,以自言人身份进行书写的个人化叙事。"个人化写作"的创作实践试图通过对日常生活还原式的客观呈现来刺穿"常人"的坚硬外壳,表达了对经验遮蔽下人类生存的哲理化追问。但是在日渐强势的消费文化影响下,标榜"忠于自我"的"个人化写作"为我们呈现出的却是一种几乎无可避免的欲望化奇观。  相似文献   

14.
从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素质”培养,到专业性较强的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主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再到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性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具备与提高的教学模式,是专业《英语写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专业《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叙写娼妓的专书《青泥莲花记》,由于内篇的伦理叙写,至今备受争议。从文本形式、叙写策略与价值取向来看,小说集中确实存在着传统伦理思想与其他异端思想的交织,并兼容了其"佐公家章明大教"的伦理诉求及"重情"、"尊生"、"反道学"等的现实批判。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化、情绪化向学术化、理性化的转变,是前女性主义向后女性主义转变的主要标志,"她世纪"的中国女性主义也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她世纪"的中国女性写作从性别对峙走向多元化书写。在女性文学理论批评领域,"她世纪"的中国女性写作大都从喧嚣和骚动中走出,从解构转向建构,进入到一个相对平静的建设性时期。"喷发式"的发展势头减弱了,少见有出类拔萃的重头论著,但一批有创意的出版物和新著的问世,一批理论新人的登场,使这个领域充满了新的生机,我们仍寄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个人化写作方式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章通过对个人化写作特质的观照,描摹了个人化写作的独特风貌,即:写作内容的世俗化、写作对象的"小资"化、写作空间的都市化、写作语言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8.
“十七年”(1949-1966)是袁可嘉诗歌翻译的高峰期,他以深厚的英语文学与汉语写作的功底,将翻译作为展示自己诗艺的舞台,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处以“文化转向”为视角,将关注点投注于袁可嘉在这一阶段的译源选择与翻译策略,通过梳理发现他的译介活动是在当时政治语境、主流诗学及翻译政策等多因素规约和作用下发生的。而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这一特殊时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诗才。在相对逼仄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诗歌译介,力求达到“限制中寻求完美”。  相似文献   

19.
应用文的写作课程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定义不可以只局限在文化基础课的教育,而是要将其打造成为一门为职业岗位输送人才的训练课。一定要对应用文的写作课程建设进行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还使同学们提高的职业能力以及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表现更加突出,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丘浚在思想上扬朱抑陆,他坚持理与欲的对立,但又不完全否认利与欲,体现了理与欲的冲突。他对于“几”作了发挥,把“几”和“端”结合起来,强调把握“几”的重要性。丘浚哲学不是乡愿哲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