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靖雯 《广西教育》2023,(24):16-20
本文梳理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取得的成绩,并与云南、贵州两省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进行比较,结合广西自身特点,提出完善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教育交流合作平台的潜力、提升科技创新与教育合作交流融合的黏力、联合推动广西建设成为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的强区等广西推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合作交流合作的策略,助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贵州教育》2016,(5):49
2月23日,中国-东盟中心(ACC)、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CAECW)第四次三方会议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刘宝利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秘书长加多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杨勇。中国-  相似文献   

3.
徐妍 《神州学人》2009,(9):17-18
交流周盛况 继去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成功在贵阳举办,今年8月6日,来自东盟各国的27所高校和中国的43所高校,以及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国际大体联学校体育发展委员会等机构的近300名代表重聚贵阳,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代表们围绕“深化中国·东盟务实性教育合作”的主题进行广泛探讨和磋商,进一步落实首届交流周《贵阳声明》达成的共识,推进中国与东盟各大学之间在人才培养、学生流动、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4.
《世界教育信息》2008,(9):87-88
7月26日,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办,来自东盟国家和澳大利亚的33所国外高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4个机构以及国内多家高校参加了本次活动。“交流周”期间还举行了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教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夏令营和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5.
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彦 《高教论坛》2012,(11):44-46,53
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SWOT分析法认识和分析广西-东盟警察教育训练交流合作的内外部环境、优势和不足,以期实现交流合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视野     
☆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近日,由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市隆重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开幕式。本届交流周的主题是走向更加务实有效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打造开放创新的交流平台,推动贵州高校率先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东盟在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针对广西在此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和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区域文化特色和高职院校发展前景等多个层面论证了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可行性,提出广西高职教育在中国-东盟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机遇中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阿凤 《教育文化论坛》2009,1(1):119-120
8月7日下午,第二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闭幕式在贵阳花溪迎宾馆贵州厅举行。会议讨论并通过第二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校长论坛《会议纪要》,15所东盟大学和26所中国大学签署了80份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
携手共进 务实合作 互利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6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贵阳隆重举行,300名来自东盟秘书处、东盟大学网络、东盟10国27所高校和中国43所高校的代表及教育行政官员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博士作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0.
9月17日,由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市开幕。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发贺信。本届交流周以"开放创新"与"务实合作"为主题,力求进一步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201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迄今为止,中国在东盟国家的留学人员已超过10万人,东盟国  相似文献   

11.
8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首届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本届交流周以“合作共赢、和谐共生”为主题,东盟各国驻华使节、教育专家学者和青少年学生代表等近300人参加开幕式。这是近年来中国-东盟(10+1)合作框架下在教育领域举办的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2.
继续教育国际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诉求的应然选择,也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中国——东盟相互之间各个领域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但东盟(ASEAN)是个相对“松散”的国际组织,且其内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定然存在诸多不利于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合作的障碍因素。明晰这些障碍因素,探索切实可行的合作路径,对促进中国——东盟继续教育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是对教育全球化、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积极应对。政府主导、校际交流、校企联合,是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主要途径。合作模式选择、合作过程中,国家利益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追求,是未来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中不可回避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段风华 《神州学人》2008,(11):22-24
一 2008年7月26日,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盟秘书处等13个机构,东盟国家、澳大利亚以及国内65家高校的负责人、代表汇集贵阳.参加由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上,云南大学(以下简称云大)校长何天淳作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强与东盟高校的合作与交流》的主题发言,介绍了云大近年与东盟高校合作交流的经验与成绩.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为中国—东盟,特别是贵州与东盟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窗口,促进了贵州与东盟间教育资源双向流动,从而推动贵州教育乃至贵州整体经济社会的国际化进程。贵州的高校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多个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但是规模还不够大,数量还不够多,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双边的交流与合作,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广西教育》2013,(35):F0002-F0002
9月3日-4日,201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在广西科技馆举行,内容丰富多彩,包括201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交流巡礼、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成果展、职业院校学生技艺展演、职业教育装备展等,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市民前往观看。近年来,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正在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举办此类职教合作联展,对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职教交流、资源共享以及校际合作,无疑是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以来,五届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在贵州成功举办。"东盟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高层论坛,又有学生文体活动,还有学术交流。五届"东盟周"期间,各承办和协办单位举办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大学校际合作圆桌会议、中国—东盟国家大学校长论坛暨国际学生流动论坛、中国—东盟高校  相似文献   

18.
阿凤 《教育文化论坛》2009,1(1):117-117
8月6日下午,“中国-东盟教育行政官员研讨会”在贵阳花溪迎宾馆西内厅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高校的教育行政官员围绕“中国-东盟教育信息网的共同维护和信息提供”以及“《贵阳声明》与校际合作协议实施情况及未来合作建议”的主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9月19日上午,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构建职教共同体"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此项活动也是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现场,中国教育部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领导和东盟10国教育代表按下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启动按钮,共同为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启幕。据了解,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与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东盟自从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交往不断加深,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多领域的全面合作稳步推进。在国家层面的官方外交为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指明方向之后,民间外交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1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促进交往的规模最大的盛会,已逐渐摸索出一条服务我国"大外交战略"的教育外交之路,在深化双方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创造了教育外交的新品牌。认真分析"交流周"的教育外交经验,对推进我国民间外交模式的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