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到解放日报文艺部后,部领导黎家健同志是我的顶头上司和直接领导人,也是我从事文艺采访和编辑工作的主要引路人和师傅。他分配给我的任务,一是组织、编辑《朝花》副刊上的杂文等言论;二是参与重要的文艺战役性报道,如华东话剧会演、青年京昆剧团学员毕业公演等;三是机动采访,报道一些文艺界名人、新苗等。如巴金、刘海粟、林风眠、于蓝、沈扬、才旦卓玛、祝希娟等。  相似文献   

2.
指路人和师傅 我到解放日报文艺部后,部领导黎家健同志是我的顶头上司和直接领导人,也是我从事文艺采访和编辑工作的主要引路人和师傅.他分配给我的任务,一是组织、编辑<朝花>副刊上的杂文等言论;二是参与重要的文艺战役性报道,如华东话剧会演、青年京昆剧团学员毕业公演等;三是机动采访,报道一些文艺界名人、新苗等.如巴金、刘海粟、林风眠、于蓝、沈扬、才旦卓玛、祝希娟等.  相似文献   

3.
陈则周 《中国记者》2013,(1):101-102
个人的爱好、特长也是一种宝贵素养,艺术细胞何以助力新闻工作?作者颇有心得。我从小喜欢写写画画,对文学和艺术充满兴趣,执着追求,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走进了作家、诗人和书画家的行列,被列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书法家选集》《中国美术家选集》等,一百多种报刊对我做过介绍,并发表过我的文学、书画、篆刻、绘画等作品,共计3000多件,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了我的诗歌、散文、书画作品8本。新闻工作是我的职业,艺术是爱好,  相似文献   

4.
近来听新闻界的一些老兵、新人说,如今记者分四等,“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听到这种评定记者“职称”的议论,我的心弦就悠然响起电视剧《渴望》主题歌中探索人生是非之声: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的确,谁能告诉我,这样的说法,是戏言、编造,还是藏在心底深处的忌妒、牢骚,或是幽默鞭子的抽打、嘲笑? 在期待答案的同时,我也东想西猜一气。我想,这样评定记者“职称”,可能是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和初学者,去年开始订阅《新疆新闻界》。每期刊物来到,我总是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它是我的良师益友。特别是”新闻知识专题讲座”、“采写体会”、“通讯员园地”、“问题讨论”等栏目,对我的  相似文献   

6.
林邦栋(乐清细纹刻纸传承人,81岁,从事乐清细纹刻纸67年):我从事乐清细纹刻纸是祖传的,我是第四代,我的祖父、父亲是第二代、第三代。我是13岁的时候跟我父亲学的,开始时做大型灯彩,1970年的时候搞了《红楼梦》、《西游记》等灯彩的布景。我父亲灯彩、油漆画、细纹刻纸都会的,我的曾祖父也很喜欢这个东西,那时元宵节搞龙灯的时候都要用到的。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是我”“非我”的统一。“是我”,就是通过主持人的叙述、说明、抒情、议论,来完成播音个性形象的塑造。主持人的个人气质、播音风格、表达技巧,都以本色表现出来,“我”就是我,不同于任何的“他”。“我”以真实面貌出现,不加矫饰,姓名、面貌、生活阅历、衣着服饰等都是生活中我的原形。比如:你主持的节目内容是讲一位工程师的事情,而你是学文的,你就不能把自己装得好象通晓某  相似文献   

8.
我是图书馆战线的普通一员,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了十个春秋。十年来,我做过外借、分编、阅览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平平凡凡的,但我并不以平凡为借口来逃避社会赋予我的使命,推卸人生给予  相似文献   

9.
话中有画     
“当今流行的酒吧、蹦迪、吸毒、颓废、上床等内容,我是没法写好了,在那些新生代作家面前,我很惭愧。”——著名作家王蒙说“愧对”新生代作家。你们报社能给我多少钱?我写一个字5元钱,两千字就是1万元。”——上海《青年报》的记者近日向王朔约稿,王朔自报身价。“我是个音乐制作人。我做音乐只图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新闻工作开始,就进入新闻评论领域。从解放日报到人民日报,我一直撰写评论,组织评论,审改评论,历40年而不间断。这个时期,我主要是为党报党刊等主流媒体撰写新闻评论,从社论、评论员文章,到署名政论、时评、随笔、杂谈等。  相似文献   

11.
我不是上海人,但对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创作的电视剧大多是写上海普通人的.如早期的<家事>、<她在人流中>、<奋飞>、<深深的大草甸>、<结婚一年间>等,所以我每次去北京等地参加创作研讨会,人们都认为我是"海派"代表呢.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先后做过工会、教育、党务和安全等工作,工作变了多次,但我的业余爱好——采写新闻,却从没间断。近年来,我更把它看作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编辑的指导下,我的新闻采写能力由门外汉逐步上了轨道。作为业余通讯员,我的新闻线索来源是:从身边人中找、耳闻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的笔耕有了收获的时候,每当我的名字在报纸、杂志上出现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辛勤栽培我的义务播种者——浙江日报社编辑林永年同志。因为是他点燃了我的追求之火,是他帮助我提高了写作水平,是他扶我跨进了新闻工作的门槛。我原在浙江省武义县粮食部门工作,只有小学文化程度。1978年,我对新闻报道发生了兴趣。但那时候,我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连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专访等文章体裁都分不清楚。可我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只要稿件写得多、发得多,总会碰上  相似文献   

14.
1953年前,我做了约10年的新闻记者工作,从记者调作出版编辑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迈入华北人民出版社和1954年并入通俗读物出版社时,都是任编辑组长,不但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还要抓好全编辑组的工作,做好和出版、发行、美术设计等部门的协作工作。——这些对我这个出版岗位上的新兵来说,真不是一个轻松任务。可是我想,在党和上级领导与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加上自我奋斗,边干边学,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此,就硬着头皮挑起这副担子了。 我到华北人民出版社后,开头是负责编辑三组即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编辑组的工作,打交道的作家是赵树理、王亚平、任桂林等名家,处理的作品是《罗汉钱》、《张羽煮海》等名作。我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半年以后,领导上表示满意。有一天晚间,我正在办公室灯下夜读,领导来和我谈话,说现在社里的工  相似文献   

15.
我是创世界媒体责任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我们的公司主要为世界主流媒体服务,包括BBC和全球探索频道等。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我认为,在所有的变化因素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认识读者。我最初在BBC世界新闻频道工作,这是BBC最大的24小时播出新闻的频道,向世界2.4亿用户提供节目,涵盖手机、电视、网页、广播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16.
“假如我是一个顾客”,“假如我是一个病人”,“假如我是一个乘客”,“假如我是一个……”一些商店、医院、公共电车汽车等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行业、部门,都常常提出这样的口号,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我以为一个新闻记者,要想写出人民群众喜欢读并能从中得到启示、受到教益的报道,也应当学习这些部门的做法,时时想想假如我是一个读者,我需要知道什么?应该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我参加了两个比较重要的中国纪录片的活动,一是5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广电学会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电视纪录片二十年回顾”大型研讨会;另一个是7月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等主办的“关注纪录电影高级论坛”。我这里梳理两个重要理论问题,并表明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我调到广西日报工作。在这之前,我曾参与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等工作,接触过小平同志组织和领导百色起义的史料。出于对小平同志和左右江老区人民的特殊感情,我到报社不久,便带领记者去百色、河池等地,跑了9个县(市),翻山越岭,爬上了一些很少有干部去的山(山弄)、村寨。通过与地、县、村干部和山民们座谈、实地观察,给我的印象是,老区有变化,但困难仍然很大。这里是集“老、少、边、山、穷、打(仗)”六位一体。如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相信左右江革命老区还这么穷。我在田东县的定略屯、东兰县的果累屯、巴马的东山乡等地看到,不少人家吃的是玉米粥,住的是四周无墙房屋。  相似文献   

19.
我是报纸的忠实读者,无论工作怎么忙,每天都要挤时间阅读手头的报纸。出于我这个层次读者的需要,对如何办好地市报纸提出一孔之见。在日常工作中,我把报纸当作学习的重要阵地和指导工作的重要工具。我经常把报纸上有见地的改革论文、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有预见性的社会动向新闻、好的典型经验等,剪裁下来,然后抽时间仔细阅读和研究,从而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我还经常把重要文章复印交给有关部门和单位去研究借鉴,指导一个方面的工作。多年实践证明,上述两个方面的效果都是相当不错的,我立志要坚持下去。为此,我读报最感兴趣的是经济、理论、社会新闻、重要言论等版面。但是,我发现目前地市报纸在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84年开始业余新闻写作,我在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提高稿件命中率的几点体会: 一、学会钻“空子”。反映群众的愿望、要求、呼声、建议等读者来信,记者一般是极少顾及的,而报刊又需要这类稿件。因此,我就钻这个“空子”,主攻“读者来信”。平时,我利用出差、下乡等一切机会,处处注意观察,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