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大地的“网格”地貌和递变性气候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发生提供了自然地理前提;从考古成果看,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辽河、黑龙江等流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被学界梳理为六大区域系统等;从神话传说看,戎狄羌夷苗蛮遍布中华东西南北各地,学界由此提出“夷夏东西说”、“三大集团说”等。整合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获得的思考是:中华文化在史前满天星斗、多元发生,其中长江、黄河流域是文化发生最多的地区,而关中平原、燕山南北和环太湖区域是三个最重要的文化发祥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是学术界经常谈及的话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泛图腾论”,把考古发现的远古时期祭祀礼器或日用器物上面刻画的鱼、鸟、花卉等图案都视为图腾;二是“图腾否定论”,以张光直先生为代表,认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不能证明中国远古时期存在图腾崇拜。本文依据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调查,证明远古时期海岱地区的确存在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海岱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催生了中国文字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考古发现日益增多 ,在我国仅就新石器文化遗址来说 ,已是数以万计。这些遗址遍布于我国版图的四面八方。苏秉琦曾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文化分为六大区系 ,它们分别是 :1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 ;2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3 以关中 (陕西 )、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4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5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6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条块说》)。这是仅就人口密集地区划分的 ,并未包括新疆、西藏等地 ,若更全面地更细致地考察 ,就不是六大条块 ,而…  相似文献   

4.
离离 《学与玩》2023,(2):24-25
<正>即便是对考古届不熟悉的人,也会发现:如今的考古早已不是洛阳铲的时代了,“嗡嗡”作响的无人机、自带监控系统的考古方舱……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高科技都在挖掘现场齐齐“现身”。今天,咱们就以三星堆为例,先来认识其中的三位考古界高科技“明星”吧!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0):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  相似文献   

6.
“黄历”和“皇历”都是我国古时使用的历书,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三千多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6):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这些项目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夏商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时代,洛阳地区的夏商周考古遗存非常丰富,因而,洛阳开展夏商周田野考古工作较多,科研成果丰硕。唐宋时期这里或为“东都”或为“西京”,是一个建立礼仪制度、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中心。如今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遗迹、遗物在隋唐五代宋考古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河洛文化,特组织刊发如下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并热忱期待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9.
夏商周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时代,洛阳地区的夏商周考古遗存非常丰富,因而,洛阳开展夏商周田野考古工作较多,科研成果丰硕。唐宋时期这里或为“东都”或为“西京”,是一个建立礼仪制度、引领社会文化风潮的中心。如今的考古发现十分丰富,遗迹、遗物在隋唐五代宋考古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为进一步发掘和弘扬河洛文化,特组织刊发如下三篇文章,供读者参考,并热忱期待考古学界的专家、学者就河洛文化惠赐大作。  相似文献   

10.
一、杂 糅杂糅 ,是把几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糅在一句中 ,本想使句子简练 ,却使句子意思不明白了。(1 )第 4页 :“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器物、居住的房屋和死后的墓葬等等 ,有的保存下来 ,有的埋入地下 ,由后人经过考古发掘出来 ,就是文物、古迹或遗址。”(分析 )这一句想把文物、古迹和遗址三个不同概念都解释清楚 ,结果因杂糅而顾此失彼 ,含混不清。文物 ,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古迹是指古代的遗迹 ,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遗址 ,指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就文物而言 ,有的是传世文物 ,没有经过考古“发掘” ;有的是出土文物 ,是经考古“发掘”出来的 ;有的却是发现的 ,如钱币 ,有很多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田间地头或河旁山脚无意中发现的 ;有的文物还埋藏在地下 ,叫地下文物。后半句应为 :……有的留在世上 ,有的埋入地下 ,由后人发现、保存、整理修缮或考古发掘出来 ,就是文物、古迹或遗址。(2 )第 5 5页 :“铜器表面镶嵌金银丝 ,构成瑰丽的图案 ,叫作‘金银错’。”(分析 )“金银错”既不是图案名称 ,也不是“铜器表...  相似文献   

11.
徐美玲 《文教资料》2010,(28):89-90
“镇墓兽”是楚墓典型的一种随葬品。考古学家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实践中,发现了蕴含楚文化的“镇墓兽”。本文通过搜集文献和考古出土资料来透视“镇墓兽”对楚国丧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5):F0004-F0004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的全国性的评选活动。这次评选出来的考古大发现项目是最具学术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的。本丛书即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精选了若干项目,每个项目编为一本书。这些项目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曾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六大”是不同寻常的一次代表大会,它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下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执委第九次全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是“六大”的指导思想。“六大”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次代表大会,其正确内容和错误缺点都与共产国际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993年我国文物考古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年考古项目达500余项,被认定“九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为: 1.贵州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个遗址距今30多万年,遗址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保存完好。它的发掘,不仅仅是发现目前贵州所知古老的人类文化遗址,而且对研究远古时代东西文化的交流,古人类迁徙及恢复古人类生活的原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图腾崇拜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化事象,献记载与考古发现透露出中国远古也存在图腾崇拜的信息。但是,今人在复原中国远古图腾崇拜时存在一些偏差、缺憾:一是“泛图腾现象”,那些在日用器物或祭礼礼器上刻绘的动物纹样大多被目为图腾崇拜;二是在使用考古材料时存在拼凑与嫁接材料的现象。我们认为,在图腾研究上可以利用“三重证据法”。藉此我们可以证明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唯一可以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6.
游牧民族的自然形成,一般都要先后经过“畜牧部落”、“游牧部落”、“游牧民族”三个阶段。在我国北方地区所发生的由以农业为主的部落向畜牧部落的转变,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起了最直接的作用,不过从畜牧部落向游牧部落和游牧民族的转化,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北方游牧民族起源的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上,虽有考古发现和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许多古代城址全面勘查或局部发掘,本参阅一些考古和历史学的献资料。整理研究发现:中国明的历史何止五千年,华夏史前期的城池遗存充分说明中国明“肯定一万年”。本着重就中国“万年明”呈现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相互结合,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城池化上的史实进行了理论探讨,印证恩格斯“筑城,人类明标识”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18.
<正>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一书的《前言》中,将石窟考古分为六大类。今就此分类介绍敦煌石窟考古的现状。一、对沙埋土掩的遗迹和遗物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发掘。对窟前沙埋土掩的遗迹和遗物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调查和发掘是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配合崖面加固而进行的考古工作,1985年出版了《莫高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霍夫斯基同志(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近著“考古学通论”一书,根据考古发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充分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虽此书取材基本上以苏联境内的考古研究成果为限,但对我国的古史研究也有很多启发。兹将个人读此书后的一点体会提出来,向大家请教。一关于铁器时代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我国发掘所得的战国时农具,是用生铁铸造的,很脆弱,容易折断,因此就有人说这是铁器初期的现象。鉴定的人是专家,在我这一个门外汉当然没有反对资格。但总不免怀疑:一则农具的犁,在我国直至解放前为止都是用生铁铸造的,能说是初步使用铁器吗?二则所以看起来很脆弱,是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对华夏文明史之有关问题,大量的考古及其众多专家学者在对华夏民族早期历史的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史系特别是史前史框架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为此,本文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说”、“中原文明中心说”、“昆仑神话”等问题之质疑、透析的基础上,对重构中国史前史问题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