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绮琴 《广西教育》2012,(38):39-40
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对现代化技术需求的不断增加,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称为机测)系统应运而生,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区)运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所谓机测,是指应试人采用上机模式进行测试,第一题“读单音节字词”、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和第三题“朗读短文”由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自动评分,第四题“命题说话”由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或测试站调配测试员通过网络在线评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的实施和推广,"说话"项的测试增加了相应的难度,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文章对机测"说话"项进行了测评状况的调查分析,并对机测方式下的"说话"教学培训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国推广普通话的一项重要举措,测试的目的是"以测促训",这就需要切实加强测前辅导和培训的力度。在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背景下,测试机构存在弱化测试培训的倾向,应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体系和测试内容体系等方面加强培训,确保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瑾 《鄂州大学学报》2014,(5):43-44,49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技术在我省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广泛应用,高职院校机测背景下的九零后大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值得研究。不少学生对机辅测试缺乏足够的应试技巧,语感能力差,对语言缺乏足够的敏感是机辅测试中常见的丢分现象。普通话教学训练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语感。对九零后大学生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普通话语感是使用计算机智能评测系统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彭云帆  隋雯 《广西教育》2009,(31):4-5,11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PSC)中,命题说话测试项的录音出现了与应试人面对测试员人工测试不同的一些情况。例如,机测命题说话中不时出现应试人看错了话题或说错了话题,以及背稿或离题等情况。这些情况在人工测试时有测试员及时提醒而能尽量避免,现在机测评分应当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对应试人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测试。"上声"是应试人在学习普通话和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时产生问题较多的一种语音现象。本文重点论述准确应用上声的具体情况,上声变调的具体规范以及在朗读和命题说话中的规范,以加强应试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声调的规范程度,提高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说话"项评分标准的增加和细化使"说话"项的难度提高,在测试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对机测"说话"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机测方式下的"说话"教学培训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赫英娜 《广西教育》2012,(38):43-45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根据国家语委要求,于2010年发布《关于在全区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并确定桂林市语委办、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百色学院、钦州学院、贺州学院、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8个单位为首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单位”。笔者所在的广西大学语委普通话测试站是最早实施计算机辅助测试的单位之一,本人有幸多年从事计算机辅助测试普通话水平考试的培训和测试工作,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些个人的心得体会,在此,笔者主要谈谈自己对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题的应试技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测前培训围绕普通话水平测试而展开,存在着培训目标偏于狭窄、培训内容随意性较大、培训时间较短、培训对象针对性不强、培训方法和模式单一等问题,只有明确普通话测前培训的目标,建立完整的测前培训内容体系,探求以实践为主的测前培训模式,才能提升培训层次,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自适应性语言测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远程教育策略模式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国家级测试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也需要顺应时代需求,利用网络实现管理、测试、培训和研究的现代化。本文在对现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改进策略:①利用技术优势,改进"读单音节字词"和"读多音节词汇"的呈现方式,提高测试信度,并逐步向基于网络的自适应语言测试方向迈进;②对"朗读短文"和"命题说话"采取自动评分和人工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远程呼叫服务,实现准即时评分,以提高语言测试的反馈效果,同时避免计算机在语篇运用能力方面自动评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目前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评分标准进行解读.分析机测“说话”项的本质特征并探讨相应的应试技巧,以期为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智能测试和信息管理系统的结合规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程序,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促进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发展.但"说话"仍是依赖人工评判的测试项,新的测试手段、测试模式以及测试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影响测试的信度.因此,把人文关怀渗透到测试的方方面面,是进一步提高"说话"的测试信度,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水平测前培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测前培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测前培训是大力宣传推警方针、推普政策的重要渠道;澍前培训可以激发应试人认真学习和大力推广普通话;洲前培训可以让应试人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相关知识。从根本上提高普通语水平;测前培训是顺利进行普通话测试、提高测试成绩的有力保证;测前培训可以提高测试员素质和水平。为搞好测试工作。我们应明确测前培训的重要意义。从真做好测前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韦璇 《文教资料》2009,(32):37-38
2009年,广西因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语委办颁布了新的广西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新的细则细化了“说话”测试的扣分项.这无疑会使测试更加公平客观,但同时也对应试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探求在短期普通话培训课中如何辅助学生,以尽可能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苏濛 《文教资料》2013,(12):51-54
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是分值最高、难度最大也是失分最多的一题。在"命题说话"项测试中,暴露了应试者口语表达能力的各类问题:心理紧张、思维混乱、语音错误频出。本文旨在总结归纳"命题说话"项的备考方略,在正式测试前制定合理的口语表达训练方案,让应试者"敢说"、"会说"、"说得标准",通过"命题说话"项的准备切实提高应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效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级。  相似文献   

16.
姚若冰 《教育与职业》2012,(18):180-181
文章着重研究了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后(以下简称"机测")出现的新特点与新情况,通过分析传统的测试员在现场评分(以下简称"人测")与机测在应试状态、应试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及其对应试者产生的影响来探究机测后培训的内容、方法和策略,以期使应试者掌握机测的要领,切实提高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  相似文献   

17.
赵芳 《现代语文》2014,(3):116-117
近几年,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正在全国部分省市兴起,并将成为信息化社会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趋势。针对计算机辅助测试下"说话"试项出现的两大新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当今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机辅助测试是普通话测试采取的主要方式。计算机辅助测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结合普通话应试培训时的感受,指出在课时安排、测试分值分配以及测试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完善测试题目和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刍议普通话培训与水平测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话培训是关系到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的关键,如何开展普通话系统培训以有效保证和提高测试质量是本文的主旨。具体内容包括;一、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关系;二、科学、系统、发展地进行普通话培训:分为(一)测试员培训,包括测试员培养培训和继续培训两类;(二)应试人培训,包括应试人测前培训和测后培训两类;三、简述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管理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平、公正,提高考试的信度与效度,2009年国家语委开始在全国开展计算机辅助测试(以下简称“机测”)的全面铺开工作。广东省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后,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普通话计算机辅助测试工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顺应普通话测试的趋势,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采用机测。但实行机测以后,学院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的考生明显减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