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习作例文教学武都县莲湖小学赵彦芳习作例文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学习作文的示范性课文。每篇例文都是结合每组教材训练的重点设计的。与其它各类课文不同,它起着从阅读训练过渡到写作训练的桥梁作用。所以,抓好习作例文的教学,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习作例文”,首先要明确这类课文的编写意图,弄清它的性质和特点,以此确定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编写的说明,习作例文既是半独立的阅读课文,又是指导学生习作的例文,这就告诉我们,它既是阅读教材,用以指导学生阅读,又是写作教材,用以指导学生习作,它是读写结合的范文。这种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习作例文担负的教学任务。作为阅读教材,它有读的任务,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作为写作教材,它有写的任务,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通用教材中的习作例文,是一种新的课文形式。这种形式从三年级开始安排,它是阅读课文,属第二类课文,又是指导习作的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对促进读写结合,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较有帮助。这里,仅就三年级的习作例文,在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要抓住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教学一篇习作例文,要注意抓住基本功训练的重点。三年级有哪些重点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有个大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是  相似文献   

4.
一谈到写作,有的老师马上就想到习作例文,似乎只有习作例文才是写作训练的“范例”。叶圣陶先生早为我们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读”和“写”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一个个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关键是执教者要透彻理解教材,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使学生从中得到补益。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习作例文,就其本身而言,有着明确的训练之点,就小学阶段整个作文训练的链来说,又是其中一环。也就是说,每篇习作例文都体现着不同阶段作文训练的内容,将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串连起来,正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主线。而所有这些,都体现在每篇习作例文后面的习作要求中。所以,只有把握习作要求,才能扎实地完成每一次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6.
习作例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使用的教材,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典型例子。它具有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双重任务。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所以从培养的要求来看,习作例文还具有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读写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坚持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读写结合方法是以阅读教学为载体,通过对例文的阅读教学,学习例文的表达艺术,习得习作方法和策略,以丰富习作素材、提高习作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教材中精美课文的价值。具体到教学中,应从例文之中学立意、学构思、学表达、学策略,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困惑: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脱节 阅读与写作从教育方面讲应该是个共同体,但纵观现在的课堂,我们会发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严重脱节:一个单元的阅读之后会安排一个习作训练,而习作的安排好像与之前的阅读并无联系,导致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认为阅读教学就是阅读。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围绕文章内容指导阅读较多(如谁、怎么样),品味作者怎么写,什么地方写得好,这样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脱节。作文课上的这些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读写结合教学,就是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例文),与单元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习作例文)提供了作文范例,作文训练提供了实践机会。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读写结合教学,应根据教材的体系,抓住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循序渐进。先由德好一段到写好一段.再由读好一篇到写好一篇。由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或人物),抓住特点,全面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到选材立意,构…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习作例文的作用三年级安排的习作例文,是学生作文时的文章举例,是老师指导作文时的凭借。经过几轮教学,习作例文的作用已逐步被老师们所理解,但也有一些老师仍然把它当作单纯模仿的形式,这有拂安排习作例文的意图。习作例文可在下面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1.通过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有初步地理解。习作例文负有双重任务,一是指导阅读,一是指导写作。阅读是理解,从形式到内容;写作是表达,从内容到形式。要从读和写的结合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从而懂得文章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教材中的习作例文,是为了更好的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而编排的有别于看图学文、读写例话等类型的课文。它集中编排在三年级及四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篇数不多,但对学生的写作帮助作用不小。关于习作例文的教学,我想谈三点不成熟的看法。双重任务应向“写”的教学倾斜在整个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中,习作例文担负着培养阅读能力和指导写作的双重任务。换句话说,习作例文既是阅读课文,要进行阅读训练,又是写作范文,要为写作打基础。但是,我认为,习作例文的双重任务应该要有向“写”的教学倾斜的体现。这个“倾斜”,必须有具体的内容和规定: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写”的教学时间要多于全课书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习作例文的教学一般安排两课时);在“读”与“写”的关系上,阅读理解要为写作指导服务,根基要落在写作指导上。  相似文献   

12.
“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指导阅读和写作,同时确定重点课文作为“例文”。如何上好”例文”,充分发挥“读写例话”的作用,是完成阅读和写作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一组教材除了“导读”和“基础训练”外,安排了2~3篇讲读课文、1篇阅读课文和“读写例话”。为了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和“例话”对阅读、写作的指导作用,我在教学时经常重组教材。首先上好重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语文新教材是以单元专题统领的先阅读后习作的框架教学,阅读教学内容知识与能力的着眼点甚为宽泛,这就从知识结构上明确了阅读与作文的关系,也为教师驾驭教材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平台。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读书,体会文章的人文内涵,还应当让学生从读学写,阅读教学兼具指导写作的任务。因  相似文献   

14.
习作例文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双重任务,因此有必要对习作例文的教学进行探讨.下面就三年级习作例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习作谈点看法一、有重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基本功训练小学语文第六册(六年制)课文有八篇习作例文,这些文章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具体.对三年级学生怎样写简单的事物,怎样记叙一件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这八篇习作例文中,《金鱼》和《喇叭花》的训练重点是怎样观察事物,选择描写的内容:《松鼠》和《壁 虎》的训练重点是怎样抓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作文的达标,固然是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结晶,但就单元作文的主体要求而言,笔者认为,小作文是单元作文目标的导车.小作文指的是目标作文训练之前的尝试习作.任何一种知识的教学都应遵循“探求方法——复习巩固——提高能力”的规律.作文教学自然是不能例外的.《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因此,作文教学应从阅读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探求方法),尔后通过小作文尝试,教师给予讲评(复习巩固),再作大作文(目标之作)训练(提高能力).其中的小作文尝试和讲评,不但教师掌握而且学生知晓: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用上没有,用好没有.且差的怎样弥补,好的如何发扬,教师、学生心中有数,便于改正和进一步提高——达标有望.如果不做小作文,只将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作一次的目标性训练,不但缺漏者无机会弥补,就是成功者也无机会提高,一单元的目标达与不达皆一晃而逝了.因此,单元作文要达标,不能没有小作文.小作文不可不作,那么怎么作呢?既然“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小作文就得讲究和阅读配合的密切性.记叙文既要学习有关课文的特点,又要特别尊重读写例话或习作例文的指导;应用文则要从例文中学习写法.根据各单元目标的不同要求和学生的写作实际,小  相似文献   

16.
正往日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习作例文"的篇目。顾名思义,习作例文是为帮助学生作文时借鉴模仿,结合高年级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而安排的。一般来说,习作例文都比较浅显易懂,语言、情节和读写方法等,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习。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的出现,习作例文也随之消失。如今进行作文教学,教师通常在教材外寻找作文资源指导学生习作。这样不仅工作量大,有时还与教材脱节。于是,我们尝试利用现行教材,将文本的内容进行整合,作为新的"习作例文",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  相似文献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时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没有阅读时的吸收和积蓄,就谈不上作文时的表达倾吐。有人把作文比做人的一条腿,那另一条腿,就是阅读。只有两条腿协调配合,人才能不断前行。这说明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良好的阅读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因此,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基础上,以教材文本为媒介,让"习作"搭上"阅读"这一快车,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的阅读习作之旅。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依靠阅读积淀,培育写作素养,在生活、阅读体验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提高习作的技能,并通过对作文的修改提升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9.
习作例文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形式。它全部编排在中年级,在教材中有着特殊的地位.1.属于阅读课文性质,要求通过教师的指点启发,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式读懂课文。2.体现了写作训练的重点项目,是引导学生迈进作文大门的向导。中年级阶段安排了五个重点训练项目,即:仔细观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突出重点、抓住特点。每篇习作例文都体现了其中的1~2个训练重点项目。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作文基本功训练。3.习作例文和讲读课文、基础训练形成读写训练的序列整体。习作例  相似文献   

20.
命题作文就是让孩子根据教师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长期以来,命题作文一直是最为传统的,最为常态,同样也是最为重要的训练方式。它有利于直接体现教师的作文教学意图,有利于让参与者的写作思路迅速集中,在短时间内朝着一个目标思考,有利于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也有利于密切配合阅读教学,巩固和发展阅读收获,服务写作。很明显,命题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习作的态度以及完成习作的质量,理应成为习作训练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