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学教师工作绩效评估,要从当代时代特征出发,高度重视“二元”价值观对教师劳动绩效的影响,同时,要科学认识教师在劳动中具有学术性、行政隶属性、主体间性三方面特征,把握教师劳动绩效作为高等教育四大职能的具体实践的本质属性。唯此,评估工作才能明确“历史方位”、评估对象关系和评估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背景下教育行政绩效包含综合发展绩效、职能绩效和结果绩效。准确核算行政绩效,评价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行政能力,是各地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动力。本文主要探讨行政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朱云  树成旺 《天中学刊》2006,21(3):7-10
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评价政府、提高政府绩效、强化政府及行政人员自律、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效政府管理工具,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仍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重塑行政组织文化,合理设计绩效评估指标,坚持主体多元与过程、结果公开,建构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才能使政府绩效评估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校评估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部组织的两轮评估交替之际,本文结合公办和民办高校评估的实际,对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尤其是民办高校评估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构建以政府行政评估为主导、社会评估为主体、高校自我约束“三维一体“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的两种模式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自上而下的行政评估模式和政府宏观调控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评价模式.本文分别从代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论证了两种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和两种模式所具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职能转移的促进者与主要承接者。发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政府直接经营社会服务应转变为政府购买,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行业协会的发展;资金筹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募捐为辅;建立以专业社工认证机构为主体,以政府监督和评估为主导的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特性以及当前发展现状要求建立完善的民办高校行政监管绩效评估体系,从而提高行政监管的绩效,保障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发展。科学的监管绩效评估体系应该包括评估理念体系、评估主体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体系、评估方法体系几部分,实际上就是解决谁来评、评什么乖怎么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绩效评估运行机制是保证公务员绩效评估有效开展和有序运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公务员绩效评估主体机制、公务员绩效评估程序机制、公务员绩效评估责任机制、公务员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公务员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机制和公务员绩效评估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部组织的两轮评估交替之际,站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大众化发展的角度,结合公办和民办高校评估的实际,对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尤其是民办高校评估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构建以政府行政评估为主导、社会评估为主体、高校自我约束"三维一体"的教育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存在着只求数量、不问质量的倾向。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需要引入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评估体系应体现政府的主要职能,充分考虑评估的原则、主体和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制度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与行政问责制度在内在理念、实现机制、现实功能方面存在着相似与趋同性.积极推进政府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的制度整合,有助于实现政府绩效评估问责功能的完善,有助于实现两者的协调推进和优势互补.然而,两者在制度层面的整合,面临来自权力上的协调、内容上的整合和法规上的衔接这三个方面的挑战.当前,推进这两者的整合,可从树立整合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的理念,实现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两者体系上的衔接,健全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整合的制度保障,逐步开展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整合的改革试点这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问题仍然是公共管理领域中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当中公民介入有了长足的进展,表现为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度逐步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逐渐显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化开始出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有所探索;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建议重点从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坚持群众路线和加强政府绩效评估公民参与的法制化建设两个方面促进中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13.
选择2010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河南省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2011至2015年的财务数据,分别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选取了13项财务指标,构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样本公司经营绩效。实证结果显示:样本公司综合得分普遍偏低,综合绩效得分大于0的公司有19家,综合绩效得分小于0的公司有30家,河南省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仍有待提高。河南省上市公司应该通过全面协调发展、注重产品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扩大销售收入、控制经营成本、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等路径,提高其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14.
行政体制改革促使行业协会提高自身竞争力,完成从政府职能向市场功能的转变。文章按内容、对象不同集合成政府服务与行业会员服务两大模块,提出调适服务模块的“对象体验”“文化表达”品牌评估CE模式,并概括出呈现形态、工作方式统一,量化可操作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需要新的视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硕果累累,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亮点,但研究成果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应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五个课题:政府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学理层面的阐释;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心理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研究;特定政府层级、特定政府部门和特定政府管理项目绩效评估的研究.深化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应从宏观上着力,注意正确处理政府绩效评估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凸显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在服务中求支持,在贡献中求发展、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学术平台的搭建等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讨论主要从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入手,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发生的扭曲做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全面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进而促使微博营销成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而旅游政务微博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微博营销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政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旅游政务微博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运营评估体系。文章以旅游政务微博营销的特征为研究基础,从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方角度出发,以覆盖度、活跃度和影响度等三个关键因素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性地构建起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效果评估体系,最终根据旅游政务微博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绩效评估是当代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积极提高政府能力建设,不断进行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在总体上与其他地方政府具有一致性,但在具体环节中,民族地方政府还具有独特之处。因此,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政府在绩效评估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具体情况,构建起适合这些地区的政府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我国对于政府绩效评估进行了有效探索,随着政府改革的深入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运用一般地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来考核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忽略民族自治地方在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心理状态等方面独特性,对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工作产生负面影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需要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特殊性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The benefits for children at the Pittsburgh site of the federal Comprehensive Child Development Program (CCDP) were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family welfare status (Aid to Families with Dependent Children; AFDC) and SES. The CCDP was the largest attempt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two-generation, case-managed, comprehensive services to low-income families. Participating families could set their own goals and choose services to achieve them, but relatively few services were directed specifically at children. Results showed that more Pittsburgh families in the CCDP treatment group (N = 120) left AFDC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N = 120),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CCDP.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were on AFDC regardless of treatment group had lower mental test score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family SES, a result suggesting that AFDC receipt over and above income level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er child mental performance. The CCDP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hildren's mental scores plus improvements over time in achievement scores only for children in families who were not on AFDC,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SES. Such par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choose parenting and child goals and services, which in turn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child mental scores. In contrast, parents who were on AFDC tended to choose adult-centered goals and services, which did not benefit children. Therefore, in contrast to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which found no benefits of the CCDP for children, thes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CCDP did produce benefits for children whose parents were not on AFDC, who tended to choose parenting and child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