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怎么样更好地发挥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包括批评报道),是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问题。邯郸地区邱县陈村回族乡在通往县级公路之间有一条2.5公里的乡间公路。这条路修铺成柏油路后。使用仅四个多月,就坑坑洼洼不象样了,行人怨声载道却无人过问修路。今年四月,邯郸日报记者经过一番实地考察之后,写了一篇批评稿《这条柏油路为何如此短  相似文献   

2.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同志认为搞批评报道违反了这个方针,也有人提出取消批评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这是当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他指出:“批评报道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和改进的问题。”一切事物的组成都有两面:正与反。而且又是矛  相似文献   

3.
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记者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记者适当地采写一些批评报道,对于抨击时弊、伸张正义、激浊扬清,具有积极的作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三等奖作品《四家竟有三家不灵通》(刊于《河南日报》2004年9月8日第7版)就是记者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好文章。那么,这篇通讯是从哪些方面来做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呢?心装政策,耳听民声写好新闻批评稿,前提之一就是记者要能抓住党和政府重视的、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又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换句话说,记者要心中装有国家政策,耳朵能听到群众的呼声。这样写出来…  相似文献   

4.
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谈到“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问题时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学习了这篇重要讲话,受到很大  相似文献   

5.
党报除了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外.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舆论监督.实践证明,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搞批评报道时.讲究不讲究宣传艺术,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如何讲究舆论监督的艺术性呢?  相似文献   

6.
孔绍谦 《青年记者》2003,(10):28-28
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开展批评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鉴于批评报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开展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批评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7.
党报必须贯彻执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党报应按党的要求,发挥自己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政治优势,为搞好舆论监督做出贡献。根据以往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发挥党报优势,搞好舆论监督,应该做好几个方面、几个层次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需要批评报道 电视新闻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但要实现舆论监督,扶正祛邪,批评报道也是不可少的。尽管电视新闻中正面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也取得良好社会效应,但无庸讳言,影响大震动大的,往住还是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9.
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强化报道的两种有效方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当然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方针。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新闻报道还必须承担起针砭时弊、大胆批评社会丑恶现象的责任,我们只有在抓好正面宣传的同时,辅以舆论监督,正确开展批评报道,才能确保正确舆论导向机制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0.
李瑞环同志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一文中指出:“批评报道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和改进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南通大众报对改进批评报道进行了一些探索,倡导记者、通讯员写一些现场批评报道,开展积极的新闻批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现场批评报道,以笔者之见,就是运用现场新闻的写法,对某些必须批评并适宜揭露的消极、丑恶现象给予揭露和批评,以明辨是非。去  相似文献   

11.
加大舆论监督力度讲究批评报道艺术———创办《舆论监督》版的体会与思索柏松青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十五大报告强调“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近几年,辽宁日报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  相似文献   

12.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强化导向的两种有效方法,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当然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方针。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作为社会生活真实反映的新闻报道,还必须承担起针砭时弊、大胆批评社会丑恶现象的责任,我们只有在抓好正面宣传的同时,辅以舆论监督,正确开展批评报道,才能确保正确舆论导向机制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中央制定了明确的方针,这就是:第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第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那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好的批评报道对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必不可少的。问题在于,批评报道应该遵循怎样的方向,把握在什么“度”上。近几年来,我连续发表了10多篇指名道姓的批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较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学习中央的方针,总结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批评报道要取得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就必须服从于三个“有利于”的大局,即: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扶正压邪,化瘀活血,使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为此目的,记者需要做到六个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舆论监督≠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画上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舆论监督并不是批评报道的同义词。舆论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政府、国家公务员的舆论监督,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对报纸舆论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监督。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职责,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媒体扫描     
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时统宇、张婧在《让舆论监督成为整治商业贿赂的利器》一文中指出,整治商业贿赂,舆论监督要把握建设性立场:正确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学会“两点论”,处理好宣传的分寸、力度、口径、时机等问题。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批评报道为  相似文献   

16.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们国家新闻工作的不可动摇的主方向,可是,有的人就以为“正面宣传”就是新闻媒体的一切,不允许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不让发“批评报道,认为“批评报道”是揭露阴暗面的,是“反面报道”,并使出种种“条条”加以限制。其实客观事物总是存在两重性:成绩与缺点、主流与支流、正面与反面等等,所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舆论的监督作用不能偏废。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群众对新闻单位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议新闻多,上层活动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少;二是批评报道少,有不少批评不痛不痒,流于形式。舆论监督不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党委和党政领导对舆论监督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没有要求,没有任务。而同时又对新闻单位其他方面管得过死,干预过多或出面直接指挥,使新闻单位不方便行使自主权,按新闻规律办事。二是有些新闻单位片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舆论监督持消极态度,顾虑重重,怕批评报道多了出问题,出偏差,惹麻烦。有些记者愿多写表扬稿,不愿写批评报道。三是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报纸在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同时,应恰当地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揭露和批评阻碍改革开放的人和事,以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新闻同行都感到舆论监督难搞.从客观上讲,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舆论监督深入开展的外部环境:被批评者当地组织不予配合;被批评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种种手段和方式干扰舆论监督.从主观上讲,记者的批评报道不准确或批评的方法欠妥,以致带来无休止的扯皮或引出“官司”.舆论监督外部环境的改善,是一个渐进过程.我们要探讨的是舆论监督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提高记者采写批评报道的艺术水平.近5年来,我在编辑《舆论监督》(原《读者来信》)版稿件的同时,采写了42篇批评报道.这里,仅就采写批评报道如何选择题材,寻找角度以及方式方法,谈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党报在认真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敢于大胆进行舆论监督,这是办好党报的重要一环。那么,党报应该怎样进行舆论监督?重点监督什么?达到什么效果?是我们党报办报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党报必须坚持舆论监督 党报进行舆论监督,坚持发  相似文献   

20.
高致贤同志的来信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记者、通讯员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方针时,还要不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和腐败作风?要不要写批评稿件?怎样写批评稿件?对这些问题,请读者联系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