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9高考已落下帷幕,只等苦熬了多年的考生和教师出来谢幕了.新一轮“演出”的序幕已经拉开.在'99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我们的学生怎样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新世纪的语文高考的舞台上呢?  相似文献   

2.
美国也有多如牛毛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里面包含了对一个学生评价的种种方面。这里面有没有我国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3.
“上海卷”2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锋  马方路 《上海教育》2005,(6A):12-15
高考指挥棒不变,学生负担就减不下来:高考指挥棒不变,素质教育就无法真正实现;高考指挥棒不变,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就不会改观……这样的话在社会上流行着,似乎教育领域里出现的某些过程性问题都可以归结为这根指挥棒惹的祸。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素质教育”一词,纯粹是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创造物。那么,何以在20世纪末会在中国教育界出现“素质教育”的概念呢?首先,“素质教育”概念及其理论的出现,本质上说,乃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在教育...  相似文献   

5.
都说今年寒假过得好,为什么?因为在今年的寒假里,学校补课成了件非法勾当,是被严厉取缔的。从此,素质教育拉开了序幕。“减负”真的好吗?家长们对此则贬多褒少。“学校不补课了,孩子成绩不就掉下来了吗?考不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怎么行?”我们呢,也并不觉得特别好。玩的时间在名义上是多了,可家长们有对策,他们会控制,会安排。没有补习班,却有铺天盖地、前赴后继的学习参考书,难怪今年寒假考试书店的老板乐得合不拢嘴。虽说是上头指示要减负,但千千万万的学生还是在围着高考指挥棒转。还得争着过独木桥,挤大学门。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6.
校长的评课就像一根指挥棒,怎样评,教师就怎样教。那么校长如何使用好这根指挥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调动教师积极性呢?我认为校长的评课可采用以下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7.
评价考试是根"指挥棒",指挥着课堂教学的走向。那么,由谁来指挥这根"指挥棒"呢?毫无疑问,是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明确要求"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提出"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确定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制订的,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集中体现国家的教育培养目标,对学科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的依据,是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估教学成绩的准绳。这是人们共识的。考试命题,特别是高考命题是“指挥棒”,是指挥教学的棒,这也是人们共识的。两者对教学都起“策力”作用,那么,两者应处的地位关系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几年,可应试教育还是愈演愈烈,为什么不能很快进入新课改要求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呢?我想,这与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考试制度就是教育的“指挥棒”,对教育的发展有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透视美国“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美籍华裔学者黄全愈出版了新书《高考在美国》。从这本书中我们了解到,美国也有许多的考试,也有高考,甚至高考录取标准也是初、中等教育的“指挥棒”,但这是一根与中国高考截然不同的“指挥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书中摘编出若干章节供读者思考。  相似文献   

11.
纸笔测试是语文考试重要的形式之一。可以说,在现阶段,纸笔测试依然是教学的“指挥棒”。这根“指挥棒”该指向哪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并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教学工作来说,高考试题可不可以成为一根指挥棒?我看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如果把我们的教学改革比作是一支宏伟的交响乐,那么国家级的考核或测试,理当成为一根使全体乐队队员专注于统一目标的指挥棒。问题不在于它该不该充当指挥棒,而在于这根棒指挥的是不是得当,它所指示的是不是正确的方向。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同志,每年高考一过,也总要认真地来研究高考试题,有人把这叫做“窥测方向”。这样做对不对?需要不需要?我认为做得对,也完全需要。问题也不在于该不该“窥测”,而在于“窥测”的是题面形式还是试题所体现的关于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上对高考“指挥棒”的一点认识,是我下面讨论今年高考作文试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这一提法,确实是非常的好,非常的科学,但很多时候,我们在高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做的还是原来的一套。这一方面与我们旧有的观念有关;同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没有确立一种新的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完整而又确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理论。“不立不破”,教育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就阅读教学而言,问题尤为严重,也最为关键。尽管教法五花八门,但现实的情形是,教来教去始终是围绕着教学用书转,甚至是把教学用书的评点、分析硬塞给学生。这不仅不是什么素质教育,而是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它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认识事物,而是将成年人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数十年的研究成果灌输给学生,这就不难怪教授“参加”高考不及格了(及格才怪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我们所作所为依然是为了“知识”,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能力”,为了“素质”。看来考试的内容、考试的制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尽快研究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就难予确立。但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明确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方向。方向不明确,努力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根“指挥棒”,如果这根“指挥棒”能正确地导向,就可以发挥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借此来“疗治”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弊病。那么,小学语文考试该如何来改革呢?我认为小  相似文献   

15.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如何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富民强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我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切肤之痛,一定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为此,要弄清基础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是什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不同?“应试教育”是选拔少数人士大学,为考试而培养人才。素质教育则是全民教育,教会做入,坚持全面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  相似文献   

16.
<正>森林里有一棵奇特的树。这棵树一年四季都长着红红的叶子,动物们很喜欢在这棵树下玩。一天,猴子和松鼠来这棵树下玩耍。它们看见兔子正用一根绳子在树干上绕来绕去。猴子问:“兔子,你在玩什么游戏?”兔子题,我正在想办法解决呢。”猴子和松鼠异口同声地问:“是什么思考题?”兔子5圈则差30厘米,你们知道这棵树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吗?这根绳子长多少厘米呢?”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障碍是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根子在高考指挥棒。这几乎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点。于是,因为有高考指挥棒的存在,素质教育似乎就很难摆脱目前的困境,中学基础教育似乎就难以改变目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诚然,高考是一根指挥棒,一根诱惑力极大的指挥捧,因为它影响着千千万万考生的职业道路,关系到对数以万计的教育工作者劳动成果的评价。既然高考还将长期存在,那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显示自己的才华,接受祖国的挑选,当然要进行适当的应试教育。这里不存在  相似文献   

18.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19.
记得张志公老先生说过: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能力呢?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历史书上描写的智力超常的“才子”那种“出口成章”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他们需要用口头语言指挥机器于活,处理工作;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写出要写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通常会在“三八妇女节”前后隆重地说起母爱,现在,多了一个母亲节,让我们有了更多书写母爱的机会。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一般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今年的母亲节刚刚过去,大家有没有写一些关于母亲、母爱的文章呢?如何写好这一类文章呢?“母爱”究竟需要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