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笔者曾在1994年发表的“兰科植物区系中一些有意义属的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 此新亚属——显柱舌唇兰亚属的分布格局及其与舌唇兰亚属的区别。现将它正式发表。此新亚属含12种,其中1种为新组合种。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北美火烧兰 Epipactis gigantea、卵叶火烧兰 E.royleana和大叶火烧兰 E.mairei之间的异同。过去被许多作者认为是北美火烧兰 E.gigantea和卵叶火烧兰 E.royleana的中国植物实际上应是大叶火烧兰 E.mairei。卵叶火烧兰在中国仅局限于西藏东南部。  相似文献   

3.
对间断地分布于北美西部和喜马拉雅-中亚的一对替代种———北美火烧兰Epipactis gigantea和卵叶火烧兰E.royleana进行了分类学与植物地理学方面的讨论。提供了一幅形态图、一份地理分布图以及它们之间形态区别的表。  相似文献   

4.
在江户时代中后期兰学兴起,一大批兰学家翻译外国书籍、引进外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向现代化靠拢.兰学家们通过兴建新式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以后的社会改革培养了骨干人才,对当时乃至以后的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兰科新种泸水兰(Cymbidium lushui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产云南西部泸水,与莎草兰(Cymbidium elegans)相近,但本新种具向心开放的花序,唇瓣上的2条纵褶片在顶端合生且略膨大,褶片下部两侧各具1条长3-5mm的狭披针形附属物.  相似文献   

6.
王兵 《科教文汇》2007,(2X):190-191
在江户时代中后期兰学兴起,一大批兰学家翻译外国书籍、引进外国先进文化,推动了日本社会向现代化靠拢。兰学家们通过兴建新式学堂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以后的社会改革培养了骨干人才,对当时乃至以后的日本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兰科新种泸水兰(Cymbidium lushuiense)作了描述与绘图。此新种产云南西部泸水,与莎草兰(Cymbidium elegans)相近,但本新种具向心开放的花序,唇瓣上的2条纵褶片在顶端合生且略膨大,褶片下部两侧各具1条长3-5mm的狭披针形附属物。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我国传统医学四诊“望、闻、问、切”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舌诊方法主要依靠医生目视,主观观察诊断病情.这种方法缺乏客观评价依据,制约了舌诊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舌诊,使其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已成为舌诊研究的必然方向.本文介绍了中医舌诊客观化在舌体分割、舌质舌苔识别、舌体胖瘦和歪斜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发展现状和舌诊的主要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9.
对爱尔兰"凯尔特虎"经济膨胀期的产生背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段时期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境况、爱尔兰的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爱尔兰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对爱尔兰的"凯尔特虎"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为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政策制定思路,以期发掘金融危机下两者的合作领域,实现两者的互赢.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贵州兰科2个种。贵州杜鹃兰Cremastra guizhouensis Q.H.Chen&S.C.Chen系一新种,与杜鹃兰C.appendiculata(D.Don)Makino相近,区别点在于本新种具长达10-14cm的圆筒状假鳞茎和在唇瓣中裂片上有1枚平滑的胼胝体。另一个种为线叶美冠兰Eulophia siamensis Rolfe ex Downie,首次报道也产于中国。  相似文献   

11.
披碱草属Elymus L.是小麦族Triticeae Dumort.中最大的属,全世界共有150多个种,广泛分布于   温带地区。我国约有80余种(包括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是披碱草属的重要分布区和多样性分   化中心。由于披碱草属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生境多样以及形态变异较为复杂,导致该属在分类上   存在许多问题。同时,由于地域的局限和地区间交流的缺乏,致使同一种披碱草属植物被不同的学者多   次发表及同物异名现象的出现。本文对E.antiquus和E.burchan-buddae这两个曾多次被订名的披碱草  属物种进行了分类订正。  相似文献   

12.
朱丹  肖天贵  谌芸 《资源科学》2010,32(10):1910-1917
利用四川地区1960年-2004年12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定义,以及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区域对四川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960年-2004年,四川地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定量的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非均匀性。整个四川地区降水的降水集中度呈减小趋势。东部盆地和西部高原的局部地区,枯水年出现旱涝的可能性很大,南部地区降水的可预报性较强。四川东部降水逐年减少,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人干旱时期,西部降水短期内逐年有所增加,南部将转人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陈超  庞艳梅  潘学标  张殿芳 《资源科学》2011,33(7):1310-1316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四川省气候资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必将对该区域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四川省1961年-2009年3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年代间该区域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热量资源增加,平均气温、≥0℃积温和≥10℃积温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经向带状特征,由西向东逐渐升高;气候带移动特征明显,亚热带向西扩展的面积高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全省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减少,以盆地东北部减少最为明显;降水量在川西高原和攀枝花地区升高,而盆地大部减少;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下降,减幅小于降水量的变化,盆地大部地区的年参考作物蒸散量低于高原地区。  相似文献   

14.
佘振华 《科教文汇》2013,(19):139-140
本文拟在中法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高校法语专业发展越来越繁荣的背景下,试图在应用型法语教学研究领域做出一些探索。以四川师范大学的教改项目"法语专业高年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为基础,以四川师范大学法语专业的教改经验为案例,具体分析四川省高校法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意义,尝试在西部高校法语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模式,为培养适合西部人才市场需要的法语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题组 《软科学》2002,16(4):68-72
区域特色产业是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产业分工而发展的,是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开放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必然要求。四川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快四川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要坚持以国内外市场需求导向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东部(川西)生态脆弱带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庆 《资源科学》1999,21(5):81-84
简要介绍了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和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地区农牧生态脆弱带的生态环境概况;将该区生态脆弱带划分为4个类型,包括林草交错带、农牧交错带、农林交错带和小流域农林牧交错带;总结了川西农牧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对川西农牧交错带的农牧业生产力恢复与重建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兰科植物中一些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典型分布属(或亚属的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提出此两个植物亚区在我国四川省境内是以峨眉山和岷江为其分界,及这条线的走向是从南坪(九寨沟),松潘(黄龙寺)、茂汶、灌县(光光山)、宝兴、二郎山(天全以西)、峨眉山、石棉、西昌、德昌、米易至攀枝花市。  相似文献   

18.
 橐吾属Ligularia Cass.是菊科千里光族款冬亚族的一个大属。在款冬亚族中本属与大吾风草属 Farfugium Lindl.亲缘关系最近,但进化程度较高。本属包括6组,11系129种。所有种类均分布在 亚洲,仅2种扩散至欧洲。在东亚地区有119种,占该属总种数的96%。高度集中在横断山区的有4组、 6系67种,其中61种为特有种,占该属总组数的66%,总系数的54.5%,总种数的52%。这个事实 表明了横断山区是该属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通过性状分析,伞房组伞房系Sect.Corymbosae, Ser.Calthifoliae叶肾形,具掌状叶脉,头状花序大而少,排列呈伞房状,总苞半球形,被认为是该属的 原始类群。原始种齿叶橐吾L. dentata和鹿蹄橐吾L.hodgsonii的分布区从我国四川东部经过湖北、湖 南、安徽、福建等省至日本。这个分布格局与近缘属大吴风草属Farfugium一致。     根据共同起源原理,这两个属的祖先极有可能就发生在这一地区。因此我们推测东亚地区从中国四 川东部至日本这一地区是本属的发源地,然而根据地质历史和现代分布,作者认为中国中部(包括四川 东部)是本属的初始起源地。该属起源后,基本上沿亚洲南缘的山地扩散,少数种类向东北至亚洲东北部。本属起源时间至少不晚于中白垩纪。  相似文献   

19.
裴伟征  李嘉  王欢  李永 《软科学》2012,26(4):44-47
在综合分析川西北地区自然、经济、生态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功能定位,提出了该区域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生态恢复与保护等发展战略,从构建开放式生态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绿色GDP制度等方面探讨了配套环境政策选择,对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机遇,促进四川各区域协调发展,保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洋  鲁若愚 《软科学》2011,25(2):89-93
以潜在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环境四项指标为基础,构建综合评价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纵向比较四年间四川省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横向与全国、西部地区以及其他省市间进行比较,找出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