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的削球打法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乒乓球打法中的中坚力量,许多乒乓球世界冠军就是用削球打法取得冠军的成就。培养乒乓球运动员时,要注重从青少年开始培养削球打法技巧,这是当前乒乓球训练的重点。培养运动员快速移动能力是培养乒乓球削球打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乒乓球削球打法进行了回顾,分析和阐述了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削球打法成功的原因,提出加强我国削球打法的后备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探讨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来由于受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反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及应采取的措施提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就削球打法濒临消失的原因对我国部分乒乓球专家进行了访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削球打法濒临消失的原因是科研、器材、意识、技术、训练、政策、选材等方面,重振削球打法需要所有乒乓球爱好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浅谈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出路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经为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削球打法,近几年到2002年由于弧圈球打法的冲击,导致了 使用这种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从回顾削球打法的历史开始,从正返两方面探讨培养削球打法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并 对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与应用采取的措施提些分析看法,但随着"大球时代"的到来,新赛制的出台,乒乓球比赛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球的质量,体积极的发变引发了速度、旋转等一系列的变化,同时改变了比赛的节奏,这些变化的出现 使得一种频临灭绝的打法一消攻,重新再回到乒乓世界的百花园中。同时通过2003年47届世乒赛韩国削球手朱世赫的 技术统计分析打法。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乒乓球削球打法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阐述,提出提高削球技术的三种方法和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削球打法发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况录像进行技战术统计和实战观察方法,对优秀削球选手的前4板技战术、削球技战术、削中反攻技战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削球打法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乒乓球攻削结合打法再攀高峰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各种类型的打法增多,工具也有所改进,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推动着世界乒乓球运动迅速向前发展。削球打法是我国传统打法之一。它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历届世界锦标赛中和国际比赛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因此,应大力培养和提倡。目前在世界比较强的队当中,很多国家都有比较好的削球选手,充当团体赛的主力,关键场次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32届世界比赛中,男子日本的高岛、匈牙利的鲍尔赛、西德的绍勒尔等,女子队中南朝鲜的郑贤淑、日本的横田和滨田、匈牙利的基什哈齐、罗马尼亚的亚历山德鲁等,在世界锦标赛中都有一定的成绩。所以说以削球为主的打法是大有可为的,是可以攀登世界高峰的,要树立这个雄心壮志。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形势来看,以削为主的打法面临的主要课题,是对付  相似文献   

9.
1.削球打法仍然有存在的必要百花齐放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多年来涌现出来各种打法的运动员。在他们当中,两面快攻、左推右攻、弧圈、快攻加弧圈、反拍拉弧圈等各种打法层出不穷,正是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造就了中国乒乓球运动长盛不衰的春天。在中国的各种乒乓球打法中,削球一直是一支重要力量。张燮  相似文献   

10.
怎一个“削”字了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宏达 《乒乓世界》2003,(10):10-11
自43届天津世乒赛丁松灵光偶现之后,“削球”两个字在中国乒乓球界乃至世界乒坛沉寂了八年之久。这八年间,以弧圈球为代表的攻球技术又有了长足进步,对弧圈球的发展与制约,成了中国乒乓球的核心话题。无论是中远台相持能力的强调,还是直拍反面技术的革新,都没有脱离这一范畴。相比之下,削球这一防守型打法沦落为少人问津的偏门,这在代表最先进技术的男子领域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打法主要分为快攻型、弧圈型、削球型3大类。削球打法在乒乓球运动的早期是主流打法、在20世纪60-80年代起"奇兵"的作用。削球打法随着球台的加宽、球网的降低、比赛时间的限制、海绵拍和弧圈球技术的发明,从1952年第19届世乒赛开始,开始步入长达50多年之久的下坡之路。在攻球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削球打法将如何突破和完善自己,摆脱当今的困境并拓展生存空间,本文试图从削球打法的内部规律和外部环境入手,对该打法的发展趋势做一探讨,并通过对其特点的研究,兼论技战术应用艺术。  相似文献   

12.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几点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雁雁 《山东体育科技》2004,26(1):22-23,41
大球,11分赛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等新规则的实施,为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世界性影响。对中国乒乓球界来说,重要的是认清规则变革的宗旨及趋势,调整思路,研究新的对策。其中涉及技、战术方面的问题,包括积极倡导横拍弧圈球打法,直拍打法必须创新,积极支持削球打法,技战术创新应该注重实效等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影响乒乓球削球打法的不利因素,认为削球打法训练中应注意转、稳、低、变、攻,攻和削,凶练与稳练等关系,提出改进削球打法技战术的建议:提高削球的稳健性;降低削弧圈球的弧线;接好弧圈球;用好反拉技术;提高反手进攻能力;提高攻削结合能力;结合上旋球防守。  相似文献   

14.
张渤  杨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5,(3):235-236,220
削球打法众多打法中的一种,在世界乒坛有着"秘密武器"之称,为中国乒乓球队征战世界各种大赛中屡立奇功。随着乒乓球项目的发展,削球打法走入困境,削球打法的可持续发展,要从青少年削球选手中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过程中对于削球运动员的步法训练则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削球打法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削球打法在前4板的争夺中,得分能力不强,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抢攻使用率和得分率与进攻型打法相比较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削球打法在相持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较高,相持段的技战术非常重要;正手削球的稳定性亟待加强.国际乒联对兵乓球做出规则和器材的修改,诸如球拍两面覆盖不同颜色、无遮挡发球、40mm大球、11分制、无机胶水等等,给削球打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2011年11月6日我校输送队员范瑛获得乒乓球女子世界杯团体冠军。范瑛是名特殊打法的削球手,近5年来对外国选手保持不败,而国家队选派大赛人员时,这是很重用的一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削球打法不失为一支奇兵,只要不断创新,适应时代要求,完全可以重放异彩。提高削球打法的技术,当前应注意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7.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18届欧洲选手占有绝对优势,夺得了绝大部分冠军,当时的器材状况:球台窄、球软、球网高,对削球打法有利。所以当时以削球打法为主。自1937年第11届世乒赛后,规则作了很大变动,球台加宽、球网降低,为攻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加之1952年,日本人成功地利用了奥地利人发明的海绵拍,使快速进攻成为可能,并一举在世界乒坛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削球 慢一拍的风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的确有那么一段时间,削球选手在世界乒坛星罗棋布。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欧洲乒乓球的黄金时期,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也很高,各地的球馆大多爆满。像理查德·伯格曼这样的削球手。不仅赛场内独步天下,赛场外也人人皆知。1952年孟买世乒赛,日本人佐藤博治带着一种全新的武器——海绵拍出现在赛场上。也就是从那时起.削球打法开始步入长达50年的下降通道。乒乓球技术日新月异,削球的风景却渐趋凋敝。时至今日。削球手已经沦为形单影只的落伍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削球专家,多次斯韦思林杯队的成员,现任国家女子队教练——译者)。由于1950年日本人发明了震惊世界乓坛的弧圈球,以及六十年代早期,中国人以其快攻打法做为乒乓一强的出现,曾一度在全世界乒乓球运动员心目中,被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6,(2):85-85
纵观整个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选手们向球台逐步靠近的历史。早期的乒乓球,欧洲的削球防守型打法曾盛极一时.随后日本长抽打法的兴起迫使欧洲出现了站位更靠近球台、更为积极的削球.而中图队的崛起.则把乒乓球彻底推向了近台为王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