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抓好阶级教育 使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 去年秋,我担任二乙班班主任。当时,在“四人帮”干扰下,有许多同学无心学习。特别是有两个同学,经常迟到、早退,不做作业,我虽然五次去家访,四次找他们谈话,但效果总是不大。当我第五次找小黄同学谈话,教育他不要忘记贫下中农在旧社会没有书读、受尽欺凌的苦难,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机会时,他说:“老师,你不要用过去的事来哄我,我爸爸没有书读怎么会识字?”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经过谈心,才了解到他不相信解放前穷人孩子  相似文献   

2.
从于永正老师的课中从专家的报告及评课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于永正老师在上《圆明园的毁灭》时,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细节:教学完课文之后,练习写字时,于老师这样说:“现在,我找一个同学,请他把我们班的书法家找出来,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字。”话语不多,也很朴实,但语言亲切,暗含着鼓励。同时还尊重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当学生写完字之后,于老师又对学生写的字进行仔细、认真、公正、客观的评价。这一点,让所有听课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班主任经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重要方法。怎样提高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教育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营造轻松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  班主任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学生普遍存有这几种心理:一是揣测心理。谈话前,学生因不知道谈话的内容,往往作出种种揣测:老师为何找我谈话?我做错了什么?谁告了我的状?等等。二是防御心理。有的学生做错了事,而又幻想老师可能还不太了解,故谈话时表现得很“镇静”,面对老师的提问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或推脱,或搪塞。三是对立心理。…  相似文献   

4.
李菲 《辽宁教育》2022,(4):92-93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老师,但一路走来,我这个“笨”老师也下过一番“笨”功夫,这“笨”功夫也算是我做教育的一种姿态吧。“笨笨”地做,注意教育小细节为了让孩子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丰富的知识,我会查阅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然后记在课本上,用在课堂上;为了向学生推荐名著、整理知识点,我会将不同版本的图书都找来,一一阅读与比较;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我几乎不找家长,而是花时间逐个找学生谈话解决;谈话中,我会慎重思考,小心道来,以免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每期的“优秀生”都由我亲自设计颁奖词,颁奖词或长文或短诗,形式不一。  相似文献   

5.
李小青 《教书育人》2000,(17):43-43
教师要了解情况或做学生思想工作,找学生谈话是经常采用的方式,其中办公室是谈话的常用地点。然而,就谈话的效果而言,有时收效并不大。分析其原因,除教师的谈话语言缺乏艺术性外,有时也与把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与学生的心理反应有关。那么,将办公室作为谈话地点有哪些“宜”与“不宜”呢?我认为,这主要视谈话内容、目的及谈话对象而定。 首先从谈话内容来看。如果找学生谈话是一些比较严肃的内容,例如老师向班干部了解情况,布置工作,或对学生批评教育等,倘若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解决,选择办公室作谈话地点一般是适宜的。因为办公…  相似文献   

6.
当一个学生违反了学校纪律,或犯了错误的时候,班主任总要及时找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明白道理,认识并改正错误。但找学生谈话必须讲究方法。 (一) 让学生先讲。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一见面就打“杀威棒”,如: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误吗?你的问题在班级和学校造成了多坏的影响……这样的谈话,把学生置于受审的位置,谈话就变成了教师高高在上的训话,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的缄口不言或对抗顶牛。即使学生惧于老师的威严当面认错,也是口服心不服。因为这样的训话,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应特别留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学生欲言,不妨把话停下来,给机会让学生先讲,不要制止学生说话,或摆出一副要学生认  相似文献   

7.
和学生谈话,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怎样才能谈得拢,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是每个教师都应重视和研究的学问。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和学生谈话的: 有个学生偷了同学的两元钱,当老师准备追查这件事时,学生悄悄地把钱扔在地上,然后又从地上拾起对老师说:“是谁把钱扔到这儿了?”这一切老师都看到眼里,但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时,应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不管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有优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为了不使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与教师发生对立、争执、顶撞,班主任在找学生谈话时不妨先指出学生的优点,予以表扬、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老师不光是盯着自己的缺点,也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待学生情绪稳定、平静后,再指出其缺点和不足,进行批评教育,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了。班主任要善于创造与学生谈话的有利环境,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谈话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包括情绪、神色、举动等,分析谈话可能引起的学…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让两名同学汇报自己的身高。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学生疑惑时,故意找班上较高和较矮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学生回答,当学生说出不高不矮的某同学身高作标准时,老师及时…  相似文献   

10.
郑学志 《班主任》2009,(12):35-41
我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无记名调查,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有20%的学生认为被老师找去谈话很没面子;还有超过10%的学生非常反感老师找他们谈心,并明确表示“别烦我”。另外,在遇到烦恼时,80%的学生选择找同学和朋友倾诉而不是老师。都说教育是呵护心灵的事业,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为难,我该怎样和孩子们交流呢?  相似文献   

11.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少不了要与学生接触谈话。谈话,不外乎是老师找学生谈或学生找者师谈。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前一种谈话有时不融洽,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后一种效果比较好。于是,我就在班上要求同学们一学期至少找我谈一次话,我随时热情接待。  相似文献   

12.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求新的知识,不要生拉硬拽,强迫他们学。好比走路。假如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再往前走,选择哪条路呢?必须找一个识途的人给指引一下才行。没有人指引,我们就会迷路的。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当老师的就是学生的“向导”。这个“向导”怎么当,大有学问。有的老师,往往不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指点,而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硬拖着学生走,你想学也得学,不想学也得学。好比牵着“鼻子”走,那个难受劲就甭提了。  相似文献   

13.
常见一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动辄大动肝火,火药味十足,其效果颇不如人意。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也稍有一些体会,在此与诸位商谈。老师找学生谈话,一是探究学生学习得失情况,二是调查了解班级学生思想行为,三是调整个别学生的情绪,四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等。一句话,谈话是为了育人。这就要求老师把握好学生的心理,采用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谈话方式,以便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公共关系学上阐述到:谈话是双向的信息交流,交往的双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一个班主任,面对几十名学生,怎样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工作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找学生谈话。俗话说:“药到病除,言至心开。”通过谈话,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情述说个人的思想感情、意见要求,反映自己的情况。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找学生谈话并不是有良好的谈话意愿就能取得良好的谈话效果,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谈话收效甚微,就像一阵不着边际的…  相似文献   

15.
教鞭,课堂教学之辅助工具也。看起来似乎十分平凡,但我对它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它常常勾起我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小时候我很顽皮,时常在课堂上搞一些恶作剧:趁同学不注意将上学路上捉的蚯蚓放进他们的书包或口袋里,让他们吓一大跳;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将自己折叠的飞机从教室的一边飞到另一边……我还经常迟到、旷课,跟老师顶嘴,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老师找我谈话,我却充耳不闻。久而久之,老师们看到我就头疼。以后每次违纪,我的小手就会成为老师“发泄怨恨”的目标。起初,每当老师拿出教鞭让我伸出小手时,我的确害怕,尤其不敢直视…  相似文献   

16.
现在课堂总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精彩时,老师总是面带笑容地“一声令下”:“鼓励他一下!”或“表扬他一下!”随即便是学生有节奏地3次拍掌,并伸出大拇指:“棒、棒、你真棒!”老师的这种做法无可非议是为了鼓励学生,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但这精彩由谁说了算?是老师。有没有顾及其他同学的思维呢?也许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回答或是更精彩的妙语,可被我们的老师这一声令下给止住了,他们就认为那位同学的回答很好,自己的没有他好。无形中封死了其他同学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个别谈话,是教师教育学生常用的方式,也是做思想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成功的谈话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失败的谈话,弄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与学生谈话之前要备课。一备目标找学生谈话,要明确谈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是了解情况,还是指导方法,明确责任;是鼓励进步,激发向上,还是化解矛盾,排忧解难;是交流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还是批评错误,树立正气。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实践中,常发生这样的场景:每堂课、每节自习,老师总是特别关注几个学生,看他们是否在搞小动作或看小说玩游戏;每次找学生谈话,都有几个头痛的对象;每次外出活动,总要叮嘱几个特别放心不下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会"捅娄子"。当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当老师心烦意乱时,老师就会怒火中烧,对学生一阵数落和批评。过一段时间,同样的错误学生一犯再犯,老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学生  相似文献   

19.
彭水云 《湖南教育》2004,(24):27-27
一、准备充分,有的放矢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在谈话前,要确定谈话的对象,谈话的目的,考虑谈话步骤,选择有说服力的材料,还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详细的调查了解。必要时,还要准备学生的成绩册、作业本,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  相似文献   

20.
教师应警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调查指出 :“刚入学的五六岁学童 ,约有80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 ,而当他们16岁时 ,这一百分比急降为18 %。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重新面对学习时会有无力感。”据北京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学生眼中的老师形象又如何呢?调查显示 ,学生中有46 8 %承认“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 ;37 4 %“害怕老师向自己的父母谈自己的情况” ;52 5 %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29 2 %头脑中的班主任形象“很严肃” ;18 2 %觉得班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