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年末岁首,首都新闻摄影界议论改革的气氛相当活跃。面临宣传改革的任务,原有的一些摄影报道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每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创新、突破,探索新闻摄影改革的新路子。 1987年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首都新闻摄影学会和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就以上问题,分别在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和工人日报联合召开了三次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妇女报、中国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和《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20多家报刊、通讯社的近200名新闻摄影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一些外省、市的青年摄影记者也到会参加讨论。出席会议的同志交流了新闻摄影改革的体会和经验,并结合十三大精神,对深化新闻摄影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日益繁荣,新闻照片“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新华社摄影报道首当其冲。不少报界人士对模式化的会议新闻照片常有议论,甚至拒绝刊登这类照片。不可否认,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有着光荣的优良传统,但也确实存在着某些模式化的东西,很不适应现今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改革那些模式化的会议摄影报道和阻碍摄影事业发展的陈旧观念,已到了刻不  相似文献   

3.
新春伊始,《新华社新闻影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了。举办这样规模的新闻影展在新华社还是第一次,但它是成功的。那些既有新闻价值,又有艺术魅力的新闻照片,深深地吸引了各界观众。这次共展出110位新华社记者的214幅(组)作品,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廊,表明我们国家在改革中前进,新华社的新闻摄影水平也在改革中提高,新闻摄影的内容正向生活的深度、广度开掘,表现手法和风格正向多样化求索。这个影展也显示了新华社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相当好的新闻摄影队伍。他们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拍摄出大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相统一的优秀新闻照片。看了这些照片,能激  相似文献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新闻摄影提供了新的报道领域,也给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捕捉改革大潮中的精彩瞬间,使新闻摄影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为此,我们请一批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同志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以便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1、您认为自己近几年在以摄影报道改革大潮中做了哪些比较成功的努力?有哪些比较好的作品? 2、您认为近几年新闻摄影报道改革大潮方面主要成绩何在?有什么新突破?还应在哪些方面努力? 3、您在从事这类报道中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最苦恼的是什么?您认为新闻摄影在这方面的优势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办法在哪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4、您认为近几年来反映改革大潮的成功照片有哪些(请举出四五幅作品即可)?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的题材,也就是构成新闻摄影作品的材料,即新闻摄影作品中具体报道的事件或现象。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不仅要考虑力求与读者兴趣相结合以加强宣传的效果,而且应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强读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艰难的,对改革的摄影报道要想在已经习惯了的方式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也是艰难的。但新闻摄影界终于有几个勇敢地投身改革潮流的年轻人,经过苦苦探索,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照片,打破了新闻摄影在改革报道中的沉闷局面。这些年轻人当中,有中国青年报的郑鸣、经济日报的邓维、中国妇女报的陈炼一和新华社的李锦。1986年9月3日,当中国青年报在头版以七寸篇幅发表郑鸣的新闻照片《倒闭后的滋味》时,新闻摄影界的同行们不禁为之振奋,发出一片叫好声。郑鸣反映的是一个倒闭了的工厂的厂长,暂时连领救济金证的资格都没有,他抹搭着眼皮,坐在那里抽闷烟。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图片报道,作为直接、简洁的报道方式,已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快节奏。形象地报道,很快就会让人了解到一条新闻。并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摄影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报纸版面上。为使新闻图片达到新意境,报社各方面还应通力配合,对新闻图片进行一番再创作。技术上的再创作新闻摄影报道同文字报道一样是以突出主题来达到宣传目的。图片的构图直接  相似文献   

8.
在向世界性通讯社进军中,新华社的摄影报道和文字报道正在比翼齐飞,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谈起摄影报道之成果,人们不会忘记,其中也有中国照片档案馆(原新华社照片档案室)工作人员的一份耕耘。这个座落在新华社院内的照片档案馆建馆6年多来,不仅首先保证了新华社新闻摄影报道的需要,而且为国内外的报刊、摄影展览、画册等提供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在我国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闻摄影怎样在反映当前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实现自身的改革创新;报纸怎样充分运用新闻图片这种形象手段,更有力地反映改革——这是最近一个时期新闻摄影界和各家报纸都很关注的话题。10月5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就经济日报夏秋之季在摄影报道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解放军报、中国报刊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十余家报刊、通讯社的专家和摄影记者出席了研讨会,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和总编室摄影组的同志,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青年专业摄影工作者,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期策划图片报道精品是这样产生的,旨在挖掘和汇聚新华社出色的国家摄影队摄影报道的成功经验,及打造摄影精品力作的必经之路。我们相信,站在世界新闻摄影高峰之巅的回望、回想和回思,必然能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进行新闻改革。怎样使这一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新华社近来连续召开探讨新闻改革的座谈会,新华社社长穆青在会上提出,新闻改革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新闻报道要及时地、正确地回答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我们的报道更加接近群众,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经常对话的一条渠道。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新闻报道要回答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新闻工作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一方面要宣传党的路  相似文献   

12.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报纸要做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新闻工作党性的一种鲜明、形象而科学的表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不是不要正确实行舆论监督,不是不要讲究宣传艺术,不是不要新闻工作的特点要继续坚持新闻改革。新闻改革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而是怎样改的问题。这种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用资产阶级新闻观对待新闻改革,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新闻体制和模式当前新闻改革要做好的工作,一要完善新闻单位内部领导体制;二要把新闻报道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三要改革新闻宣传内容;四要改革新闻宣传形式我们的新闻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可以信赖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提高新闻队伍素质,是一项战略性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这次有机会到银川来,同这么多报纸的总编辑和这么多新闻摄影高手在一起开会,研究、探讨新闻摄影问题,感到很高兴。这次来是两个任务,一个是祝贺,代表人民日报祝贺这次会议的召开;第二是取经,这次各兄弟新闻单位带来了很多好的经验,我们来向大家学习,以提高我们人民日报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宣传。我相信,这次会议对我们的新闻摄影工作一定会有推动作用,对改进整个报纸宣传也会起促进作用。会议要我发言,我即席讲一点看法,主要讲一讲重视新闻摄影的工作和提高新闻摄影作品质量的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报纸越来越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报纸上的社会新闻也越来越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的作用。我们的实践说明,社会新闻不仅不能视作禁区,而且必须纳入党委机关报的视野,给予应有的重视,并着力抓好;抓好社会新闻的报道,也可以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能有效地增强可读性,使人们感到亲切,喜闻乐见。首先,搞好社会新闻的报道,可以更好地推动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毋庸置疑,党委机关报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全面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报纸版面的增扩和信息容量的加大,新闻摄影自身也不断改革和发展,新闻系列摄影这一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更多摄影者的关注和参与,证实了它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可能。 为了更明显地显示  相似文献   

16.
●现代战争新闻摄影给我们的启示作为一名军事摄影记者,整个伊战期间,我每天都非常关注新华社编发的所有伊拉克战争的新闻照片。这些新闻照片,估计大多来自与新华社交换的美、英、法等西方新闻媒体。我使用的电脑因为保密的原因不能上互联网,所以无从看到更多的其它渠道有关伊战的相关图片。但是,仅从新华社所发和国内新闻媒体所刊用的伊战新闻图片,我们也可以从现代战争摄影报道中得到很多的启示。启示之一:关注人类命运,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是战争新闻摄影永恒的主题。尽管美英对新闻媒体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封杀来自海湾阿拉伯世界和其他国…  相似文献   

17.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李鹏、乔石、宋平、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新华社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对于指导新华社工作乃至全国新闻战线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我们的新闻实践学习这些讲话,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报纸宣传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始终如一地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始终如一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当前办好党报的根本所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如一地以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如何做好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作为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电视新闻宣传如何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做到领导满意群众也满意,一直是电视新闻改革努力的目标。近期湖北电视台以《湖北新闻联播》栏目改版为切入点,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为突破口,以前所未有的创新态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新闻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通过对会议新闻和领导  相似文献   

20.
新闻背景运用得好,可以使新闻价值增值,增强报道的宣传效果。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恰当地、巧妙地运用新闻背景,就能有力地阐明报道的主题,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1999年7月26日新华社电讯稿发表了我采写的《长江口外出现一块新生岛屿》全文只有400字,但较好地运用了新闻背景: 新华社南京7月26日电 位于启东长江与黄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