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初中生必读》2012,(5):2-F0002
法国的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占地面积约为45公顷。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分为新、老两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时期,新的建于拿破仑时代。这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始建于1204年,当时是用作防御目的,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I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  相似文献   

2.
1516年9月12日;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夏宫举行盛大的生日宴会。余兴节目中,在假山的大帐幕下,身着美丽服饰的24位少女并排演奏大提琴、中提琴等乐器,迷倒了当时在座的绅士淑女。尤其是其中一位拉中提琴的少女丰姿绰约、技艺高超,  相似文献   

3.
童趣漫画     
老师问多多: “多多,查尔斯六世的父亲是谁?”“查尔斯五世。”“对了。弗朗索瓦一世的父亲又是谁?”“那当然是弗朗索瓦零世。”  相似文献   

4.
干邑是城市。这是一座很小很小的城市,距离巴黎不到500公里,离波尔多仅120公里。干邑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出生的地方。这里有着中世纪古老的城池,还有许多狭长蜿蜒的小街,夏朗德河从小城中流过,河的两岸有青翠的山谷,有多石的红土平原,还有丘陵与沼泽。Cognac按字面应该读成科尼亚克,不知谁将它翻译成了干邑。  相似文献   

5.
弗朗索瓦·摩里亚克是法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小说主题多是关于金钱婚姻和“爱的沙漠”。本文就其题材作以简明扼要的论述 ,目的在于帮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他和他的作品 ,帮助他们认识并欣赏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题材  相似文献   

6.
195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位蜚声法国文坛的当代著名作家,而他的代表作《苔蕾丝·德斯盖鲁》在法国更是家喻户晓的作品,现就《苔蕾丝·德斯盖鲁》的艺术表现手法,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苔蕾丝·德斯盖鲁》是莫里亚克于1927年发表的一部中篇,这是作者用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手法,以法国波尔多农村土地资产阶级的家庭悲剧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女主人公苔蕾丝豆蔻年华时感情丰富、耽于幻想,生活在陈腐、滞闷的氛围中,渴望真正  相似文献   

7.
弗朗索瓦·拉伯雷(约1494—1553)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是继薄伽丘之后具有全欧影响的杰出人文主义作家。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是他的代表作。 拉伯雷主于法国中部名城施农一个富浴的法官家庭。据考证,他的近祖原先为农民。他父亲是一殷实地主,拥有田庄,是个“穿袍贵族”。拉伯雷在父亲的田庄度过了幸福的童  相似文献   

8.
提及18世纪前半叶的钢琴音乐,人们往往更多的关注于德国的巴赫与亨德尔,意大利的斯卡拉蒂,而对法国的弗朗索瓦?库普兰的重视及研究程度远远不及前几位作曲家。与巴赫对巴洛克音乐时代的总结与里程碑意义相比,弗朗索瓦?库普兰的两百多首古钢琴标题小品则是洛可可音乐的精华。  相似文献   

9.
《国王寻欢作乐》尽管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浪漫戏剧,却涌动着现实生活的血液,对时代的要求作出了积极的反响。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小丑特里布莱及其女儿白朗雪的行动和命运都有现实根据,都可得到现实的合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伏尔泰(1694——1778)原名弗朗索瓦·阿鲁埃,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在启蒙运动中享有很高声望。他的一生,是在反对封建制度政权和教会反动势力中渡过的。伏尔泰知识渊博,著作丰富(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他的哲理小说。这些小说之所以保持了艺术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根据启蒙思想内容的需要,找到了适合的艺术形式。它们一般都是以滑稽的笔调,通过半神话式的或传奇式的故事,影射讽刺现实,阐明某种哲理。 《查第格》(1747)、《老实人》(1759)和《天真汉》(1767)是其哲理小说方面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
丢失的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小群老兵回到他们在法国的小村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设法过上了好日子,除了弗朗索瓦·勒博。勒博在战争中曾中过毒气,此后他的力气再也无法恢复——这使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最后他变得穷困潦倒。但由于他个性高傲,并不愿意接受村里人给他的施舍。  相似文献   

12.
法国学生全国独立联盟要求教育部长弗朗索瓦·贝鲁实现他改革法国大学的诺言。这个联盟是法国最大的学生组织,1996年10月它采用下述行动作为新学年开始的标志:公布了一项全国请愿活动以竭力主张向所有学生提供资助和制订学生权利宪章。“总统希拉克在他竞选期间曾允诺制定一部学生权利宪章,但是至今没有为这件事采取什么行动。”学生联盟主席说,“政府为这个允诺采取行动的时机已到。”  相似文献   

13.
遗失的金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法国退伍老兵回到了他们的村庄。他们大都过上了还不错的日子,只有一个例外——弗朗索瓦·勒布。他在战争中中过毒气,后来一直没能彻底恢复缝康,因而不能正常工作。他逐渐变得穷困潦倒,可又不肯放弃自尊心接受村民的救济。  相似文献   

14.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法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坛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小说创作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贪婪、自私、吝啬,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以及人的孤独、寂寞、相互隔膜等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而且,他的创作无论在形象塑造、心理刻划,还是在景物描写以及语言方面,都有重要的特色,本文试图就这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以求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画家:皮埃尔·苏拉热(PierreSoulages,1919—2022)1919年12月生于法国南部城市罗德兹,是法国画家、雕刻家和雕塑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被亲切地称为“黑色画家”。苏拉热早在童年时代,就展现出对艺术的非凡热爱,家乡的罗马式建筑、史前洞穴绘画、雕塑等等都成为他日后的创作灵感。他对黑色依然痴迷执着,不断探索,让黑色变幻出光,赋予其“黑暗精神”,更倾注了情感。苏拉热毕生致力于用黑色进行艺术创作,留下了一件件带着光魂的艺术墨宝,他创作的黑色作品如黑夜的星光,神秘而深邃,亦为当代艺术史添上了一页浓墨重彩。其作品被全球上百家美术馆所收藏。  相似文献   

16.
成功小语     
为自己与为别人法国大革命中,一位英雄横空出世。经土伦堡一役,他由一名士兵迅速发迹为法兰西的执政者。他就是拿破仑。革命初期,拿破仑三次击退普奥联军,大军纵横欧洲大陆,所向披靡。但辉煌的事业却在他称帝后,迅速走向低谷。入侵西班牙的失利,莫斯科城下的失败,最终莱比锡一战,全军覆没。拿破仑的一世伟业,毁于一旦。即使复出,也只有滑铁卢的惨败。为什么?人们在感叹英雄末路时也许会问。其实很简单,是人民。拿破仑在法国人民心中,是民主与共和的象征,但他的称帝,却击碎了太多人的幻想。没有了人民的支持,拿破仑也就丧失…  相似文献   

17.
名作欣赏     
乌东(1741—1828)是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最伟大的肖像雕刻家,虽然他身处法国艺术上的洛可可时代,可他的风格却与那纤巧、精致、华丽而娇弱的洛可可艺术判然两样。他一生作有数以百计的肖像雕塑,其中著名的有《狄德罗像》、《伏尔泰像》、《佛兰克林像》等。“他的肖像艺术是对人类信心的最崇高的表现,这种信心鼓舞了启  相似文献   

18.
我与刘开渠     
我与开渠共同生活55年,而与他相识,是在我就读国立杭州艺专的时候,那时他从法国留学刚刚回来,执教于雕塑系,我是艺专绘画系高年级的学生。他沉默寡语,可内心深处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他为人忠厚正直,与人相处从不争雄;对于艺术,他执著追求,不断探索完美和新鲜感的魅力;对于 雕塑事业他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为之奋斗,使濒于泯灭的中国雕塑获得新生,开始定向辉煌。在这一艺术历史进程中,他作出了自己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代君主伊丽莎白一世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女王。她凭借柔中带刚的高超领导艺术,在一个女性普遍受到轻视的年代里成就了自己的赫赫声名,也使都铎王朝晚期的英国避免了分裂的命运,由弱转强,走过近代化的关键阶段,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伊丽莎白一世赢得了国民、朋友和敌人的普遍尊重。本文分别探讨女王与人民、与上层统治者、与教会的关系,对其统治技巧进行概述与分析。伊丽莎白一世政治上的现实主义与女性独有的坚忍不拔的力量是其统治成功的基本要素,本文试图从伊丽莎白一世的血统与早年经历探讨这些统治特质的形成之因。政治家的个性素质往往对历史有一定影响,伊丽莎白一世的某些领导艺术也值得今人学习,因此对这位16世纪女王统治技巧的回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让·弗朗索瓦·特鲁瓦(1679———1752)是法国十八世纪洛可可时代的又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以装饰、肖像和风俗为特长。所谓洛可可时代,是指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建筑风格,它在十八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欧洲。这种风格在绘画上的表现是色彩的力求奢丽、华美,描绘对象,力求精致、纤细、繁缛。洛可可绘画的题材,大多是贵族的享乐。不过,他们在表现豪华的场面、纷繁的人物上,确有高超的技艺,能够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画家们对这种奢侈的生活场面并不是向壁虚构,凭借想象所得,而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缘故。特鲁瓦就是这样一位生活在贵族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