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南北朝初唐,写边塞诗的题材古已有之,而繁盛的时期则是在盛唐。盛唐边塞诗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盛唐气象”。即乐观高远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内容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多是英雄主义的赞歌。风格上没有纤弱之气,充满了阳刚气概。以高适和岑参为领袖,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边塞诗人所形成的边塞诗派,是对盛唐众多诗歌创作流派中与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齐名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它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盛唐之音”。在艺术上,具有永恒不灭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文学流派     
1.山水田园诗派:盛唐诗歌流派,继承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以来的田园山水诗的传统,诗歌多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留恋、对大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代表诗人王维和孟浩然,又称“王孟诗派”。2.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诗歌多表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以及边境的荒凉艰苦生活。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相似文献   

3.
盛唐边塞诗派是盛唐两个影响力最大的诗坛流派之一,集中反映了盛唐的气质与精神风貌。本文以岑参的边塞诗为观照点,并以其诗所反映的时代性价值、地理文化价值、社会生活价值、传统文化价值为切入点,以求多方面考察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岑参与高适齐名,向来以边塞诗称于世,被推为盛唐边塞诗派之双壁。但是,无论就岑诗的数量比例还是总体成就而言,“边塞诗人”的称号,都不足以概括其诗歌创作,尤其不能全面地反映岑参在盛唐诗坛上所起作用和应占地位及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岑参对于盛唐边塞诗的繁荣和发展付出了创造性劳动,从而赢得了边塞  相似文献   

5.
边塞诗四首     
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尤高。这些诗人大多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不同的诗人对同一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写出了题材相近、主题相似的诗歌,盛唐的边塞诗派便是伴随着开元时期的开明政治,国势强盛和扩边政策导致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而形成的。由于边塞战争的频繁,盛唐的边塞生活成为诗人所歌咏的题材和主题。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的卓越代表,诗史上以“高岑”并称,他们的边塞诗从各方面深入地表现边塞生活,以豪迈雄壮的风格著称。  相似文献   

7.
作家并称     
晓秋 《语文知识》2001,(9):38-39
一、同名并称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因而并称“李杜”。宋代文学家梅尧臣和苏舜钦以诗齐名,故称“梅苏”。二、同派并称王维和孟浩然都擅长描山绘水,风格也有近似之处,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故并称“王孟”。高适、岑参两人善写边塞诗,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故称“高岑”。宋代词人周邦  相似文献   

8.
高适传     
高适,盛唐著名诗人。为人崇尚义气节操,狂放自负,早年游历于梁宋之间,郁郁不得志。奔波二十多载,仕途毫无进展,但是这都没有消磨掉他的勇气与信心,却使得他有机会了解社会现实。后为哥舒翰书记,仕途渐渐亨通,官位终至散骑常侍,后人称他为“高常侍”。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多有边塞题材的诗歌,人们把他与盛唐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并称为“高岑”,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9.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诗派纷呈,各炫异彩,盛唐奠定的边塞诗派即其中之一。边塞诗派的掌门人和主将,当然应推高适、岑参、  相似文献   

10.
陈瑛 《现代语文》2006,(2):35-36
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异军突起,成为唐代诗坛的大流派。高适和岑参,就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无疑是唐代诗苑中的两枝奇葩。不过他们的诗风虽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在题材、思想和表现形式上,也各有自己的特色。本就高岑诗风的不同及其原因,作一些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盛唐诗歌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以创作题材为依据把王维、孟浩然划归山水田园诗派,而将高适、岑参列进边塞诗派。题材的区别固然导致王孟诗风与高岑诗风的差异,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就其作为盛唐气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言,在美学追求乃至诗学思想方面都呈现出某种共同性。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王孟诗派与高岑诗派都存在着崇尚建安风骨的倾向,在倡导和实践“风雅”观上也有一致之处。认识到这种共同性,显然有助我们更真切地理解盛唐之音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 述了在诗歌全盛时代唐诗的创作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还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李顾等人参与的边塞诗派,他们凭借着各自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边塞诗派在唐代众多的诗歌流派中,独树一帜,边塞诗人所创作的边塞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真情实感,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边塞诗的和,犹如异卉奇葩,给唐诗盛开的百花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在盛唐诗坛的众多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是其间的一个重要派别。而高适作为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其边塞诗的创作,大致以天宝十一载秋受田梁丘之荐,入哥舒翰幕任掌书记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差异性比较明显,主要成就,集中于前期。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辅导》2008,(Z2):67-69
提到李白,就不能不说到盛唐,盛唐使唐诗发展到顶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诗的盛唐"。当时,诗坛上名家辈出,灿若群星。主要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而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则是盛唐诗坛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圣"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似文献   

15.
边塞诗非始于唐,但至唐方盛。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国力强大,疆域广阔,对外不断用兵,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唐也时有侵扰。广大下层士人向往边塞生活,把立功边疆作为自己的仕进之阶,因此以表现征戍生活为主题的边塞诗应运而生,形成盛唐时期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边塞诗派。岑参(公元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祖籍南阳(今属河南),早岁独贫,从兄受书,能自砥砺,遍览经史。天宝三年中进士。安史之乱起,受杜甫等引荐,任右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歌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盛唐边塞诗是唐诗中的奇葩。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虽然没有共同的旗帜,没有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创作理论,但是他们却创作出了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熔铸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格调的盛唐赞歌。盛唐边塞诗是国力强盛的体现,是盛唐人自信心的体现,是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从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方面做了探讨。重点论述了岑参诗歌中“奇、壮”的特点及对新疆现代诗歌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在盛唐的诗苑里诗作颇多,独树一帜。历来学者探讨其精妙之处,对其翻译的文化价值却乏人问津。通过对比原诗与其翻译文本,分析译本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期引起更多有关诗词翻译的探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盛唐诗坛的众多诗歌流派中,边塞诗派是其间的一个重要派别。而高适作为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其 边塞诗的创作,大致以天宝十一载秋受田梁丘之荐,入哥舒翰幕任掌书记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差异性比较明显。主 要成就,集中于前期。  相似文献   

20.
岑参边塞经历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杰出的边塞诗人,当首推岑参。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中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经历最丰富,写作边塞诗最多(约有七十多首,其他盛唐诗人的边塞诗多则二十几首,少则几首),成就也最突出,其若干名篇至今传诵人口。这位诗人两次出塞、先后五年的经历,按之其诗篇及有关史料,历历可考。而今人论述和注释岑参边塞诗者,对此常不甚了然,往往年代舛乱,前后混置,以致背景不明,难以作出确切的评价。闻一多先生的《岑嘉州系年考证》(载《闻一多全集》卷三)和李嘉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