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沉浸式体验、跨媒介叙事、数字戏剧与交互设计为代表,一系列数字技术的使用将从根本上改变对诸如文物、历史遗迹、历史文化艺术表达在内的文明结晶的对外传播。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下,融合文旅产业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发展,以数字技术升级为支撑的叙事体验作基础,通过沉浸化、剧场化、互动化的文化艺术传播实践,将实现中华文明承载信息与观众认知、体验之间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全球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给中国对外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外文局旗下五家出版社近几年对外数字出版转型实践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我国70多年来对外出版的发展历程、国内国际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现状、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提出大IP运营模式、有声读物模式、在线教育模式、知识服务模式、出版+技术+渠道(资本)模式、人才引领模式六种对外出版转型模式,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强力创新引擎。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竹编技艺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体现在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竹编制品被生产速度更快、产量更大的工业用品所取代。该文结合非遗竹编技艺的文化背景,分析竹编技艺的现状及其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竹编技艺的创新应用与实践策略,数字媒体技术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通过创新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推动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增强竹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竹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该研究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设计及制作具有独特魅力的竹编艺术品及文创品。  相似文献   

4.
姜旭  郭富锁 《文化学刊》2023,(7):160-163
随着网络与智能设备大面积普及,知识经济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在“互联网+文化产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网上交易和数字化传播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数字版权产业蓬勃发展,但数字版权保护却面临着比传统版权保护更加严峻的挑战。紧随其后的是对数字作品侵权行为的急剧增加,保护数字版权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单靠政策的号召对侵权行为的影响力下降,技术保护手段的创新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目前,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数字时代的需要,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数字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版权的溯源和交易记录的可追溯,从而有效保护数字版权。虽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案还存在一些挑战,但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相信这一方向的研究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健康教育,着重关注数字化学习方式对社区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并促进了健康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数字化学习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促进数字化学习方式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持续发展与创新,为社区健康水平的改善提供可行的路径。这有助于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推动社区健康教育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在实现自身进步的同时,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方案,位于顺德区勒流街道的黄连社区通过推动文化建设纵深发展,带动乡村各项事业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该文对黄连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其对本村文化资源挖掘、活化及转化的先进经验,分析乡村的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升级改造的关系总结乡村文化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向作用和路径选择,为顺德区内其他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7.
王恒胤 《职业圈》2012,(36):131-132
在当前金融危机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应将压力转变为动力。紧紧抓住机遇和挑战,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对如何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以全面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出几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服务内容创新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该文深入阐述了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价值,从服务内容、参与主体、服务形式与文化发展整体性角度进行了探讨,农村公共文化需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新的发展,在供需匹配与精准定位中发挥真正价值。多元主体共存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与功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应通过强化数据要素、加大资金支持、协同资源供给,为数字技术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提供稳定良好的环境,为农村文化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国家大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影视艺术、数字动漫、视频直播等领域,赋能数字文化产业对外传播。面对新形势,传播者应挖掘中国优秀文化,并转化为可对外传播的数字资源;增强自身专业技能以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冲击。此外,人工智能丰富了数字文化传播内容,但应警惕内容创作趋于模式化。在未来的数字文化产业国际传播实践中,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原创优质文化IP数字化开发能力,把握国际传播受众新特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的发展,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广度、融合深度将会发生颠覆性变化。5G技术如何融入数字出版领域,值得出版从业者深思。编辑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同时,在5G背景下,编辑还应当坚持融合创新。作为新时代的编辑,只有将文化自信与融合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快出版业深度融合的步伐,早日实现出版业的强国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新兴企业应运而生,融入市场。一方面,其有效完善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增加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出版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在新发展模式的冲击下,也面临着发展转型、发展创新等挑战。出版企业要想在此背景下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强化对新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将企业文化与群团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出版企业内部向心力、外部创新力。本文就群团工作助力出版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展开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下数字出版主体日益多元化、产品内容日益多样性、传播方式向多维度方向发展,这对原有的数字出版产品营销模式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互联网大环境层面入手,分析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阐述数字出版产品的营销原则,并从创新思想观念,构建精准营销体系;构建互动平台,加强沟通与反馈;加快人才创新,培养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整个文创产业的业态发生了数字化变革,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开始变得碎片化。数字化带来的碎片化,需要文创从业者具备更加全面的数字素养,其中包括整合碎片化资源的能力、融合碎片化传播的能力、精准满足碎片化需求的能力等。传统的文创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文创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所以,需要将数字素养培养融入文化创意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通过专业内部优化协同融合、专业之间跨学科联合、校企间产教融合等举措,优化原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未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成为现代生活的主体。数字时代的到来翻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西兰卡普非遗文化的传统传习方式亦受到数字化影响而发生了改变。“共享+协同”的理念、数字化的展示形式、创新的数字化营销模式、开拓性的数字化推广平台机制不仅推动了西兰卡普传习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内涵的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推动、乡村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可见,西兰卡普非遗数字化的传习亦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现状复杂性、改造渐进性、功能不确定性等问题,其更新面临诸多挑战。城市更新设计需要兼顾文化传承与功能再生,以实现空间活力的修复。以往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在复兴城市空间中具有协同促进作用。以苏州阊胥路创业园与仓街三官弄更新项目为例,应用设计研究方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语境下探索以“数字+文创”引导城市更新的相关设计策略,以及通过在地化的场所营造和创新场景设计,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活力复兴的实施路径。通过对“数字+文创”设计策略的适应性、协同性与可实施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为同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控保地块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时代,网络游戏不仅是人们的重要娱乐方式,更是网游爱好者的精神乐园。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思维习惯、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网络游戏也已逐渐变身为一个新型的“文化载体”,依靠该平台的巨大吸引力,寓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于游戏娱乐之中,将有助于推动游戏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积极、正向的引领作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数字媒体愈发重视,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文章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层面阐释了网络游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并以中医药文化为蓝本,创新现代网络游戏设计,以挖掘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嬗变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数字科技变革和传播格局演化的新态势下,文化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深入。全球传播格局的“多极”转向和全球性的数字消费文化生态为我国数字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文化产品获得全球受众的认同和亲近。同时,全球用户对多种媒体信息形态的需求也为我国依托数字技术所形成的文化产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赛道,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18.
文明交流互鉴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世界人民对于人类文明的共同期盼。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数字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日益频繁、成果接连涌现,中阿人民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民心相通、思想相融,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日渐深入人心。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是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点领域。目前,中阿双方在数字文化产业的合作主要围绕文化论坛、游戏产业、社交平台、视听内容和数字出版等领域。中阿双方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未来可拓展合作空间广阔。当下,双方可加强在人才交流、产业园区、流行文化和新锐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以期共同繁荣中阿双方数字文化产业,促进中阿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视野是当下可以反哺元宇宙热潮的重要参照,通过溯源人类学神偶的认知路径,探讨数字化身在元宇宙环境下被赋神的思维惯性、赋神路径及传承后果。数字化身根据使用情境及秩序可以将其分为角色扮演化身、数字孪生化身和身份共生化身。数字化身的赋神过程则是经历了主体与化身之间的“自交流”、数字化身与主体关系的交感过程和数字化身获得“自视角”三条彼此渗透,历时性叠加的关系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动画产业的发展格局中,中国动画亟待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在互联网与数字时代,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市场化趋势。传统剪纸动画的发展面临困境与挑战,探讨和研究中国剪纸动画的发展创新与现代转化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文着眼于当前中国剪纸动画发展现实和主体诉求,通过对中国剪纸动画的艺术风格、审美价值与民族文化意蕴的阐释,以及其内容生产方面的研究,尝试在探寻自身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拓展剪纸动画生存空间的方法,提出有效推动中国剪纸动画创新发展的可行方案,以期为中国剪纸动画的艺术创新与现代转化提供路径参考,助推中国动画工业化和产业化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