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萍 《职业圈》2007,(8S):114-115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中英诗歌及诗学思想的对比分析,旨在挖掘重审中国诗歌深层的隐喻概念和思想,并从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角度证实西方隐喻理论的普遍认知观.研究表明尽管存在着中西文化差异,但在诗歌语言的基本认知观上已有共识.中国学术史上缺少隐喻研究的统一理论框架,但中国诗学传统从不缺乏对隐喻认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认识业已摆脱语言现象的窠臼,走向更深、更广阔的视域。隐喻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隐喻绝非是只拘泥于语言字面的含义,或者说它不仅仅是词语。人的思维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隐喻性特征,基于此,探究隐喻的源头,着力分析隐喻与思维、身体及文化间的关系,旨在较为全面地揭示隐喻的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脱离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转换进入译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者认知心理和认知方式的限制,所以正确地理解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是译者与原作者沟通思想、形成契合的重要前提。该文从认知隐喻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概念结构,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概念隐喻的三维度,即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不同隐喻特点及翻译方法,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翻译,研究隐喻的工作机制映射,总结出省略喻体、保留喻体、本体式翻译方法,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多思路,丰富概念隐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对汉语与韩语中的人体词“脚/足”进行对比研究。两个民族对“脚/足”特征的认识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并把这些特征投射到相似或邻近的概念域。但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不同,在选择事物特征投射到其他概念域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体隐喻概念在汉韩两种语言中也会出现不对应的情况。通过对人体词的语义转移对比研究,可以从微观上对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提供语言实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中英禁忌语中的个性和共性进行分类比较,并从隐喻视角研究中英禁忌语异同的认知动因。运用隐喻理论探讨中英禁忌语之间一系列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认知机制、隐喻模式、认知环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为探寻中英禁忌语背后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通过具象认识抽象、有形认识无形、熟悉认识未知事物的重要认知方式,重视认知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身体经验。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人类认识周围事物的媒介。草是植物中的重要一类,汉日双语中与草有关的词汇都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汉日语言中"草"的隐喻表现的分析,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比研究,探究中日两国在语言文化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意象图式投射、隐喻化和转喻化是人类形成与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和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人体词的范畴化的理论基础、认知模式和认知特点,进一步了解人体词意义发展变化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身体修辞文化角度,解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割舌筋"情节。在作品中,"割舌筋"具有两个隐喻功能:华裔初涉美国社会时以沉默抗拒语言;作为华裔意识觉醒的标记,寻求文化与种族身份。笔者从身体修辞角度进行文本分析,为解析汤亭亭对种族、文化、身体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隐喻旨在用源域的经验来理解与建构目的域的经验。星象隐喻是古人在认知和建构天空时产生的,具有文化差异性,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中星象隐喻的翻译一直比较困难。认知翻译假设尝试将隐喻按照映射条件进行分类并据此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然而,本文通过对已有中国古典诗歌中星象隐喻的英译进行分析,发现认知翻译假设并不能完全解释已出现的星象隐喻英译现象,主要在于认知翻译假设没有注意到隐喻在具体语篇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经验体验。概念隐喻在诗歌意象方面可以增强感染力、提升美感。认知对比分析反映出英汉诗歌中的概念隐喻体现了一种精化的思维。文化对比分析揭示出了不同的人类经验体验会形成英汉诗歌中不同的概念隐喻内涵和不同的隐喻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Forceville等学者将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这对我们的认知、艺术审美及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影响。因此,该文聚焦墨西哥的儿童绘本发展,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作为理论框架,以4本墨西哥经典儿童绘本为研究语料,探究墨西哥儿童绘本中隐喻表征的意义构建,研究其蕴含的多模态隐喻类型,理解绘本中的各种模态所要传达的隐喻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墨西哥儿童文学与民族文化,同时为我国的绘本创作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所反映的乃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将揭示出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依从关系及变化动态。所以,应对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文化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思维、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界之间所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联系。文化学的前景是:它必须从新的角度思考文化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全部历史,并详细研究生态文明等当代全球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4.
蔡光 《文化学刊》2008,(3):34-39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源起于初民对万事万物的认知,某些词语,如山顶、山腰、山脚、桌腿、门鼻、锁眼等等,已经固化为词语,不经分析,我们已经意识不到它们是古人隐喻思维的结果。而隐喻与民俗语言的结合尤为紧密,举凡丧葬  相似文献   

15.
杨琳 《文化学刊》2014,(5):50-63
本文对文化语言学的内涵及其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语言变化的根源在于使用它的人,在于社会文化,而不在语言自身;语言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加以研究,这可以弥补从形式角度研究语言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使我们对语言现象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相互依存的。语言学家博厄斯和萨丕尔也未能就三者之间的关系给出明确的答案。语言不仅是文化的基本方面之一,更是人类思考和认知客观世界的关键工具。它构成了人们理解世界的基础,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文化又通过社会和历史进程对语言产生影响,并提供了使用和解释语言的背景。语言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看世界的视角产生变化。语言、思维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能够明确指出人类语言能力的来源和思维的本质之前,三者处在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状态下,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认知,构成了人类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7.
隐喻能够潜在构建语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形式的隐喻构建能够对人的认知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将新闻语篇为语料,探索新闻语篇中隐喻与生态的关系。以生态话语分析及隐喻为基础,初步构建生态隐喻分析模式。根据生态隐喻分析模式,将隐喻分为破坏性隐喻、中性隐喻和有益性隐喻,探索不同形式的隐喻在新闻语篇中对生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还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活动,目前,翻译研究范围随之扩大到了政治研究层面。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一直是研究、争论的焦点,其研究成果数不胜数,但从政治角度来分析归化和异化的文章则很少。本文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研究翻译策略,旨在揭示翻译策略和政治的关系、异化与归化的政治性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语音隐喻即借助语音相似性,用一个象征单位喻说或激活另一个象征单位。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包含大量语音隐喻,分析这些语音隐喻能帮助人们理解主流审美和文化价值导向。该文拟对2012—202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中的语音隐喻做统计分析,根据其特点及产生原因,将语音隐喻分为7小类。研究发现,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充斥着大量只考虑两个象征单位语音相似度,不考虑其语义联系是否紧密及语义是否契合语境的语音隐喻,这些语音隐喻缺乏艺术价值。今后春晚应加强对语言类节目的审核,向观众输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语音隐喻。  相似文献   

20.
底层文化资本是近年来阐释底层子弟高学历成就的创造性概念.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发现了其概念的拓展、多样化的表现式样、与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及在社会流动中的特征.展望未来,该文从底层文化资本的角度剖析教育不均衡,提出拓宽底层文化资本发挥的社会流动效用的教育阶段,避免底层文化资本被神化等,以推动底层文化资本的学术研究向纵深方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