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可以有效促进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大力传承与发展湖湘红色文化,将有效促进乡村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解决区域性绝对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同时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灵魂。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与湖湘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能有效实现区域乡村振兴和湖湘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理念,既为我国乡村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也为农村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是今后一段时期统领我国农村发展的总纲领。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新要求,对如何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新方向。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振兴乡村文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乡村发展的精神力量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在实现自身进步的同时,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方案,位于顺德区勒流街道的黄连社区通过推动文化建设纵深发展,带动乡村各项事业稳步提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该文对黄连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案例分析,梳理其对本村文化资源挖掘、活化及转化的先进经验,分析乡村的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环境升级改造的关系总结乡村文化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正向作用和路径选择,为顺德区内其他文化底蕴深厚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成为当代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文化振兴渗透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只有促进广大农民思想和文化层面的进步,才能够真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稳定实施。该文针对乡村文化振兴内涵进行详细分析,探究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势与职能,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农业社会中,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中,形成于以熟人社会为基本建构基础的农村地区,对塑造农民精神世界、稳固农村社会形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其传承载体上也突显出刻板、枯燥和陈旧等不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丰富和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与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紧密相连,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石家庄政府不断加大对石家庄丝弦的保护力度,推出一系列振兴丝弦艺术的具体举措。本文从石家庄丝弦的发展现状入手,提出了一些在石家庄丝弦传承过程中可行的措施,让石家庄丝弦这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发展下去,并且成为石家庄地区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文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对乡村振兴中的经济振兴、乡村的规划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振兴中文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文化自信、传统的文化载体逐渐消失、文化传承人才基础匮乏等。只有解决文化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从而促进乡村的振兴繁荣。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具有多元价值。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本文将从重塑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乡村全面振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优秀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对高校思政教育还是对乡村振兴都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在此背景下,深挖和运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构建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路径,发挥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自信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功能,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立足国家和时代发展大势,勇担时代之责,反哺社会,为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该文从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的角度出发,立足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全面梳理高校智慧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架构,探讨高校智慧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以期为高校智慧图书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议,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需要在乡村充实乡贤文化,并将其进一步传承与发展,这对于培养乡村文明新风、建设美好社会有重要意义。如今全国不少乡村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有着丰富的乡贤文化传承的好办法,但依旧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在探讨乡村文化内涵与作用的同时,以安徽为例,深入探讨新时代乡贤文化的传承发展,并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俗文化对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对象、目的和灵魂。同时,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也能促进民俗文化进一步得到保护与传承。本文以处于浙闽赣三省边界的江山市为典型,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开发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有机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深刻揭示民俗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之互联互动的共生关系,为各地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与智慧源泉。文化振兴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对乡村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本文从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现实阻碍入手,有针对地探索文化振兴的路径,以期对更好地满足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进良好乡风文明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乡村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是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文化资源,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对实现乡村经济转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同样具有深刻的发展启示。对此,我们要坚持乡村文化自信、发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文旅发展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等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创新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绝佳路径。该文以浙江舟山奇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探索多元主体协同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助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16.
文旅融合背景下,作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中坚力量,基层图书馆是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有效“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基层图书馆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经费保障和文献资源建设、管理规范及乡村人群阅读意识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该文在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基层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资源保证体系;保护传承好乡土文化;推进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做好人才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图书馆社会影响5个方面对基层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红军长征中活动时间最长、区域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融合发展和运用好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对弘扬长征精神、提升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品牌感染力和知名度、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立足于当前贵州长征文化资源开发的实际,从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与贵州长征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以贵州长征文化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的多条路径,以期为贵州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是广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整个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区域性落后、交通闭塞不畅、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总体规划编制缓慢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文化生态保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交通先行、加强非遗专业型人才培养、协同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健康养老产业"等路径选择,期待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后疫情时代,数字化成为现代生活的主体。数字时代的到来翻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西兰卡普非遗文化的传统传习方式亦受到数字化影响而发生了改变。“共享+协同”的理念、数字化的展示形式、创新的数字化营销模式、开拓性的数字化推广平台机制不仅推动了西兰卡普传习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内涵的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推动、乡村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可见,西兰卡普非遗数字化的传习亦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栗子 《文化交流》2015,(3):67-70
特色是美丽乡村的生命,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凸显了浙江农村乡村气息和自有个性—德清县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向农村"输出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农村古已有之的建乡贤祠传统,在各村全面推行既有时代精神、又契合乡村认知的"和美乡风馆"建设,成为新时代的"乡贤祠"。乡村的历史文化、古树民居与旅游、影视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目前,永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