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生产力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乃岐 《天中学刊》2006,21(1):50-54
现代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认识、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系统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自然生产力是其前提和基础,社会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自然生产力中,自然界的自然力是其基础和要素,生物的生产力是其主体和核心;在社会生产力中,物质生产力是其基础和条件,精神生产力是其关键和先导,人才生产力是其主体和主导。生产力系统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发展着的统一整体,有机联系、重心转移、互动发展的生态规律是生产力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法则。  相似文献   

2.
人才生产(即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们为了使人类社会后继有人所进行的生养、培育后代的过程,人才生产可分为生、养、育这样三个相互连接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人才生产具有本能性、计划性、家庭代际性和人本综合性等特征。人才生产力(人类自身生产力)是指人们生殖、养育人才的能力,它包括生殖能力和养育能力两方面,养育能力又进一步可以分解为抚养能力和教育能力。社会的人才生产力由人的生殖能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教育能力共同决定,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是教育能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社会培育人才的能力是提高社会人才生产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而不是目前认为的“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马克思所论及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如科学)”,是精神生产力,是诸多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统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论文的第二、三部分,论证了“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第一”。“第一生产力”同马克思所说的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一脉相承。恩格斯指出,作为重要生产因素的人的劳动,不应只看作是肉体劳动,还应包括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科学技术在内。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实践能力是什么实践能力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从当今时代的要求来看,它既包括生产劳动,也包括各种社会实践;它不但包括物质形态的实践,而且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实践。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学习应用知识、动手操作(制作、实验等)、自我服务、一般生产劳动、人际交往及有关…  相似文献   

5.
人们为认知世界和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所进行的探索、创作活动即精神生产,它具有抽象性、创新性、传承性、长效性等基本特征。精神生产力,作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的能力,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生产改变的是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互作用、互促发展;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精神生产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是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就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生产力是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的,既有科技生产力又有绿色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民族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产力的定义问题,无论从广义的角度还是狭义的角度都有多种不同观点,这些对生产力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发展的认识。而“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这一观点则成为我们对生产力概念理解的主流观点。但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我们的发展正陷于一系列的“发展危机”中。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物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生产力”及“生产力”的发展.从而确立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探讨生产力标准应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又要运用辩证法方法。文章指出:生产力标准既是真理标准又是价值标准,既具有一元性又具有多样性,是真理与价值、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生产力标准的多维性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生产力,也要重视社会生产力;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力,也要重视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才生产力三种生产力理论问题;论述了三种生产力的概念和各自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以及运行与发展条件;阐明了研究三种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方位现代化”,是对社会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积极成果带来的两种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现代化建设统一过程的勾勒。对这种表述的含义应该理解为: 第一,物质和精神两种生产不是一般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而是两种生产的一定历史形式。换言之,即物质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而“精神生产方式是精神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