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有一个鱼杆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眼看着所带的食物没有了,而要返回是不可能了。正在绝望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人。老人手里拿着一个钓鱼  相似文献   

2.
多活一小时     
年根底下的一天,有十个人由于年老、疾病、意外事故等等原因,失掉时间,死掉了。不管他们生前热爱还是厌烦生活,却都一样地渴望返回到世界上来,这当儿他们碰到掌管人们寿命的天神。天神手里刚好还富裕十个小时。他对这些恋生的死者起了恻隐之心,决定给他们每人一个小时。但天神在使他们复生之前,很有兴趣想了解一下他们将怎么利用这短暂又珍贵的一小时的时光。下面是十个死者依次的答话——一:“我想把我办过的一件缺德事告诉亲人们。我一直没有决心这样做,现在反而有决心了。原来这种事带在身上,死了也是一种累赘。”二:“我盼望在这复活的…  相似文献   

3.
行程问题是应用题中最基本而又较复杂的题型 ,正确理解题意 ,找出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前提条件 ,下面就同学们初学时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此类应用题进行举例说明。一、返回问题返回问题基本的相等关系是 :1、往返的路程相等 ;2、出去的时间与返回的时间的和等于总时间。例 1 有一架飞机 ,最多能在空中连续飞行 4小时 ,飞出时的速度是 950千米每小时 ,返回时的速度是 850千米每小时 ,这架飞机最远飞出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答案保留到百位 )分析 :设这架飞要最远飞了x千米就应返回 ,那么返回时也飞行了x千米 ,飞出的时间是 x950 小时 ,返回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多活一小时     
时间有时像尘土,需要打发掉;有时确实比金银财宝还要珍贵,但它又和流光一样,抓也抓不住。活者和死者之间的区别,就看有没有时间;没时间,生命就结束了。年根底下的一天,有10个人由于年老、疾病、意外事故等等原因,失掉时间,死掉了。不管他们生前热爱还是厌烦生活,却都一样地渴望返回到世界上来,哪怕一会儿也好,这种感觉是活着的人不曾体会到的。这当儿他们碰到掌管人们寿命的天神。天神手里刚好还富裕10个小时。他对这些恋生的死者起了恻隐之心,决定给他们每人一个小时,回到人间享用——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10个死者欣喜若狂。但天神在使…  相似文献   

5.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找工作了。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轻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端详着面前…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艘轮船从甲港驶向乙港,它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航行,4小时到达乙港。返回时,因为逆风,这艘轮船2小时才航行了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计算,这艘轮船返回甲港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与解]这是一个行程问题,我们可以用算术法和比例法两种  相似文献   

7.
鱼竿和鱼篓     
《好同学》2005,(2)
在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有一个鱼竿和鱼篓的故事广为人知。 两个年轻人外出旅行,因为迷路而越走越远,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地方距离最近的村镇也有几百公里。眼看着所带的食物没有了,而要返回是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8.
巧求速度差     
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75.5千米,6小时到达;返回时用了5小时,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一般解法:要求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就是求返回和去时的两次速度的差,只要知道两次的速度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9.
石头汤     
三个士兵疲惫地走在一条陌生的乡村路上。他们是在打完仗返回家乡的途中。他们又累又饿,事实上,他们已经两天什么东西也没吃了。当这三个士兵接近一个村庄时,村民们开始忙活了。他们知道士  相似文献   

10.
你相信梦游吗?你看过梦游的人是如何梦游的吗?你知道有个方法会让人梦游吗?我相信梦游,我也看过梦游的人,我还知道如何可能会让人梦游!梦游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它可怕就是在于梦游之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梦游。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我上大学一年级时,我就看过寝室里一位室友梦游,当时可怕的情景,我现在还心有惊悚。我还是从头说起吧!一天下午,我与那位室友陈伟一起去打篮球。到了篮球场时,已经没有地方了。我们就想溜到学校附近医院的院区篮球场去玩。那里是个旧院区,有个荒废的篮球场,四周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杂草。到了那里,只见已经有几…  相似文献   

11.
10月14日 ,射阳县城合德成凤批发部发生一起抢劫杀人案 ,两位受害人一个被当场杀死 ,一个被刺成重伤。两天后案破 ,谁也没有想到 ,抢劫杀人者是两名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 ,一个18岁 ,一个19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公安人员讯问他们有没有想过这种行为是犯法时 ,19岁的犯罪嫌疑人顾建新说 :“我以为这就像我做学生时抢同学的一支铅笔一样。”这句话令人深思。这句脱口而出的供词为我们勾勒了他从一个纯真无瑕的儿童变成一个杀人罪犯的可怕历程 ,当他抢来一支铅笔时 ,他满足了幼年自私的欲望 ,也许从此就在心中滋长了巧取豪夺不劳而获…  相似文献   

12.
教法一 假如我们按“平推式”教学方法上《“你们想错了”》一课,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先指名学生读完这一自然段后,提出三个问题:(1)敌兵发现方志敏是红军领导人后想什么?(2)敌兵是怎样搜身的?(3)敌兵搜身的结果怎样?学生把书一念就可以答好:第一题是敌兵“满心希望能从方志敏身上搜出大洋来。”第二题“是他们把方志敏全身都摸遍了,从衣领直捏到袜底。”第三个问题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找到。”这都是书上的话根本不需要思考,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语言。如:第四自然段,分析到最后一个句子时,提出“他们错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时,学生不读下面几个自然段是答不出这个问题的,它必须联系下文才能回答清楚。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我出席了一个由中国地方政府举办的晚会。在从晚会现场坐车返回饭店的途中,我无意间听到坐在我后面的两个8岁小女孩儿谈她们在中国的经历。讲到中国人时,一个小女孩说: "我真讨厌他们随地吐痰……还有,他们开车也很没有礼貌!"  相似文献   

14.
行程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同学们解析。现举例如下: 一、相遇问题例1 A、B两地相距12千米,甲从A地到B地后休息半小时,又从B地返回A地,乙从B地到A地后休患40分钟,亦从A地返回B地,若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经过4小时在他  相似文献   

15.
正一这几天我去了一个地方看朋友,很久没有去这么偏僻的地方,两个半小时的飞机,又坐了两三个小时的汽车,一路颠簸,才到了那个地方,那里马路上没有什么车。我打开所有的打车软件,无一例外地写着:本地区没有开放。跟出租车司机说我能跟你付支付宝吗?师傅冷冷地说:"别整这些没用的,现金!"  相似文献   

16.
今天主要讲一下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据说某个山上有一位德行很高的长者,他收了两个徒弟,他对这两个徒弟说,你们应该远离我这儿、到很远的海边去,到那里学习生存。那个地方非常远,所以我给你们准备了两样东西,其中一样是一筐鱼,你们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另一样是一个渔网,拿着这个到海边以后就可以捕鱼,你们每个人自己挑一样东西。  相似文献   

17.
王伟东 《教书育人》2012,(32):42-43
亲情体验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无数成功和失败的教育先例证明了的。前几年,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两个十几岁的留守孩子把一个一直都在照顾他们的邻居老爷爷残忍地杀死,自己却像没事一样,而这两个孩子长期不和他们的父母在一起。不久前,全球震惊的挪威奥斯陆的惨案,一个三十二岁的罪犯,一下子杀死七十几个人,资料表明,这个人十二岁到现在没有见过他的爸爸,这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8.
友情的颜色     
一直为一个古老的故事所感动: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两条鱼是同甘共苦的“夫妻”,但我认为,它们说不定是两个共患难的“朋友”呢! 于是想起另一个故事: 两个朋友一起在北极探险,不料在返回途中他们迷路了,身陷冰谷。天气仿佛忽然间变得恶劣无比,寒风像刀子一样刮着两个人的身体。他们知道,如果不尽快回到宿营地,即使不被饿死、渴死,也会被冻死。好在,  相似文献   

19.
游览大野口     
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浏览了大野口风景区。那天早晨十点多,大姨带我上了车。我一路欣赏着田园风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奔波,我终于看见了大野口水库。我们下了车,在水库边,我看见许许多多的蝴蝶在飞舞,有的还热情地停歇在游客身上,一伸手就能抓住几只,仿佛所有的游客都是电视剧里的香妃一样,能让蝴蝶飞向自己。游览过水库后,我们又乘着车,找了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停下来。下车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像置身于茫茫大海中一样,感到无比的惬意。大姨指着身旁的河水说:“这水是祁连山的雪水,这儿的人都喝这水,身体可好了。”爬山时,我们个个奋勇争先,很…  相似文献   

20.
在解小学数学较复杂的应用题中,常常用到假设法。运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假设的数据应尽量简单,假设的条件应尽量完备例:一辆汽车上山每小时行驶30千米,下山(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驶40千米,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这道题看上去缺少路程和时间这两个条件。我们先把路程这个条件假设出来。假设的路程是多少最简单呢?假设路程是往返速度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单。即假设路程为120千米,那么上山的时间就是120+30=4(小时),下山的时间是120+40=3(小时),这样,路程和时间这两个条件就完备了,根据往返总路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